书城文学看完烧毁
16170200000001

第1章 我爱你,吃饭吧——电影《空房间》札记

我一直不喜欢滔滔不绝的爱情,甚至我也不喜欢滔滔不绝的女人。如果你非要坚持说女人最喜欢听的是男人情话,或者你非要说爱情靠情话的分养才能成活,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推荐你看一下金基德的《空房间》。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于韩国的金基德是个电影天才,他曾经因为执着于拍暴力和性而闻名电影界。

在电影《空房间》里,男主角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台词,他有的只是动作和眼神。而女主角也只有两句台词。一句是“我爱你”,一句是“吃饭吧”。这两句话仿佛是一个隐喻,把饮食男女曲折又缠绵的爱情简化成两句话。

当大家都热衷于将电影台词的流行当作一个电影的生命去经营的时候,电影怪才金基德却回到了电影的最初。他只用影像来完成故事的讲述。

当年,我曾经惊讶于日本导演北野武用两个聋哑人完成了经典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的讲述,可是,金基德却连聋哑人也不需要,他根本就不需要台词。

是我们这个现实世界让无话可说,还是他所要表达的爱情观点不需要话语来支撑。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的人,无法来解释。

是的,《空房间》是一个可以反复无数次观看的电影,它大量的留白使得他在生活和感情的维度上有了不同的侧面。

我无数次地看这部电影,向朋友推荐此电影,差不多,我的朋友都会由此电影进入金基德的映画世界,从而找齐金基德的所有作品。

《空房间》讲述了孤独与爱。是的,男主角泰石是个来历不明的流浪者,他每天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往锁洞里塞传单,在确定别人家里没有人在家时,他便会悄悄打开门锁,进入别人的家庭里寻找家的感觉。有一天,在一个偶然打开的房间里,他见到了一个全身淤青的女人善花,她长期被丈夫虐待,过着幽灵一样的生活……故事从此拉开。

没有台词,甚至连音乐也没有,能省略的艺术手段都省略了,可是,这部电影却依旧是一部干净又温暖的文艺片。在影片里,金基德每安排男主角打开一扇门,都是一种家庭类型或者爱情标本的比喻,有猜疑的家庭,有暴力倾向的家庭,有抛弃老人的家庭。是啊,空房间,虽然主人外出,但是故事却永远在房间里盛开着。

那丰满的孤独,马不停蹄的孤独,在影片的各个角落里停留。泰石每到一户人家里,都会修已经损坏的物什,用手洗衣服,给植物浇水,在主人家的全家福前面拍照留念,这些镜头语言都指向了男主角的内心里的孤独,他盼望一个温暖的家。他甚至不惜到跑到别人家里来偷盗这样一种荒诞的暖意。而女主角善花婚前曾是个人体模特,婚后遭遇丈夫的猜疑,并经常遭到丈夫的暴打。所以,她常常一个人在家的角落里哭泣。直到有一天,泰石打开她的门,打开她内心里温暖的门。

这部电影的最初雏形源自金基德一次看到自己家门的钥匙孔里贴着传单,他立刻想到那些一直贴着传单的门户一定是没有人居住的空屋。由此激发他拍摄一套有关孤独、与世界疏离的故事,金基德渴望表达一个男子透过进入这些空屋并把它注入温暖的故事。《空房间》的英文片名《3-iron》,翻译为汉语为“三号杆”。“3 iron”是一枝较少人使用的高尔夫球球杆,因其较一般球杆长,导致打击时的倾斜度相对较低,难以瞄准入洞;金基德对此做了很有趣的解释,他说很多人买了三号球杆,却只知道放在球袋里蒙灰,“你有个家,有家人,却只知道留她(他)在家里,和空房子有什么不同?”

2004年末,在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上,金基德凭借《空房间》一片获最佳导演奖银熊奖。在颁奖台上,他调皮伸出手掌向观众示意,他手上画着一个睁开的大眼睛。那也是《空房间》中的一个桥段,男主角在手上画了一只眼睛,并把这只眼睛当作了假想敌,练习隐身术。但是,我宁愿理解为导演的暗喻:这是一个需要多看而不需要多说话的世界,爱情也是。

电影的最后,泰石真的练成了隐身术,他逃出监狱,又来到善花家里。于是,观众们惊艳地看到了那个在网络上流传至广的剧照,泰花和她的老公拥抱,却和站在她老公后面的男人接吻。

“没有人知道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现实还是梦境。”这句电影中最后浮现的字幕,烙着金基德个人的深深的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女主角是2004年度因为拍摄慰安妇写真而成为韩国公众非议的一个女星。她在风波时曾经多次自杀未遂。

她真的很漂亮,我那么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