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编科技知识全书:神秘海洋与生物
16173900000022

第22章 巨大的能量资源(5)

辽阔的海洋里有着极为丰富的鱼类资源。在那万顷波涛之中,金灿灿的黄鱼,银闪闪的带鱼,急驰如箭的旗鱼,成群结队的鲱鱼,广舒双“翅”、凌空滑翔飞鱼,体色斑驳的髭鲷,凶相毕露的鲨鱼,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鱼类,构成了海洋生物资源的主体,它们是人类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渔业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食品工业,并被誉为“解救人类饥馑的主要武器”。五十年代,世界每年的海洋鱼产量不足2000万吨,至1971年,鱼类年产量猛增至7000万吨,1984年和1985年全世界年产量在7800万吨左右。

鱼类混身都是宝。自古以来,他类就是人类餐桌上的佳肴、令人喜爱的美味食品。早负盛名的鲨鱼翅,被誉为三大名菜之一。鱼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它含蛋白质10~30%,其中包括人体所必须的八种氨基酸,还有易被吸收的脂肪和钙、磷等重要矿物质及主要的B族维生素。鱼肉和其它动物肉相比,最容易被消化和吸收。

除食用外,鱼类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几乎全身都是宝。鱼磷可以制做鱼磷胶、尿素、磷光粉等。鱼皮可熬胶,作木材加工的粘合剂,鲨鱼皮还可以制革。鱼头、鱼骨及其它废弃物可加工成鱼粉,用作家畜的饲料和农业用肥。鱼油可以制造肥皂和润滑油,并用以鞣制皮革。鱼鳔既可作美味的“鱼肚”,也可以炼制鳔胶或作外科手术的缝合线。鱼肝可以提取鱼肝油,垂体可以提取激素,鱼白可提炼脱氧核糖核酸等。海产鱼类中还有不少可作药用。

鱼的种类很多,但有些种类数量很少,真正成为捕捞对象的约有200种,其中年产量不足5万吨的占多数,为143种,5~50万吨的41种。50~100万吨的10种,超过100万吨的有6种,即秘鲁鲤鱼、大洋鲱、鲐鱼、毛鳞鱼、狭鳕和大西洋鳕等。

对鱼的捕获量上,不同海域的不同纬度也各不相同。首先被开发的是北半球(20°N以北)海域,以后热带和南半球的渔获量不断提高。近海区的渔获量大于其它海区的。

太平洋海域辽阔,岛屿繁多,条件特别优异,适于海洋生物生活,所以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得量最高的渔域,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52%左右。著名的秘鲁渔场,盛产秘鲁鳀鱼,产量曾高达135万吨,占世界鱼获量的1/5。秘鲁渔场长约1300公里,宽约50公里,海流垂直流动,底层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极为丰富、为鱼类提供良好的饲料条件,生产力很高。北太平洋西部的北海道渔场和我国舟山渔场,盛产重要的鲑、狭鳕、太平洋鲱、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等,产量高达1861万吨,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29.7%左右,在世界各海区中居第一位。

大西洋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渔场有挪威沿岸到北海的大西洋东部渔场和纽芬兰渔场等。其中东北海区的鱼产量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洋的渔业资源也很丰富,但由于印度洋国家渔业不发达,所以产量不太高。印度洋地区的底鱼和中上层渔业资源均可大力加以开发。西部的塞舌尔群岛,有广阔的水域可作拖网渔场。如果进一步开发利用,年渔获得量可望达到1400~2000万吨。

南大洋(环绕南极洲的水域,即三大洋的南部)在1976年以前除捕鲸之外,其他资源利用极少。南极洲磷虾丰富,蕴藏量10~50亿吨,估计年产量可达2亿吨以上。

世界上海洋捕鱼量超过100万吨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共18个,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74%左右,其中日本年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一直居世界首位。其次是前苏联,年产量900万吨左右。中国年产量在500万吨左右,美国和加拿大都在350万吨左右。这五国的鱼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3强。按人口平均计算,冰岛鱼产量最高,人均每年产4459.6公斤,挪威第二,平均634公斤。世界最大的鱼产品出口国是加拿大,1984年向国外销售65万吨鱼产品,价值高达16.8亿美元。最大的鱼产品进口国是日本,其次是美国。日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渔船队,每年的捕鱼量是整个西欧国家捕鱼量的总和。

世界渔业的增长幅度比其他农业部门都要大,从1950年至1960年的增长速度平均为5%,1960年至1970年的增长速度更快,平均为7%。但从1970年以后,由于捕捞过度,所以产量一直徘徊在0.7亿吨左右。

(2)无脊椎动物

海洋里除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如对虾,海蟹、扇贝、海蛰等,它们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同样是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佐食佳肴。如果把鸡蛋的营养价值作为100,那么牛肉为80,鳕鱼为78,虾蟹都为95,干贝为92,贻贝为98,龙虾为86,海参为95。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分布非常广泛,从浅海滩到万米深海都有。

海洋中甲壳类动物种类很多,有2万种。如对虾、龙虾、螃蟹等。全世界年产甲壳233万吨,占渔业总产量的3.2%左右。我国海域中的甲壳类资源非常丰富,仅南海就有200种以上。对虾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海鲜珍品,主要分布在南美、中美、欧洲南部、北美太平洋沿岸和中国、朝鲜、日本南部外海等地。龙虾是现代虾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最大的可达20斤重,堪称“虾中之王”。

在南极还生活着一种虾叫磷虾,外形同龙虾相似,栖息于100米以上的水层。南极磷虾体内有一类叫做糖蛋白的物质,能使体液的冰点下降,可抵御严寒,始终在南极的环境里生机盎然。南极磷虾的储量据估计可达50亿吨。但是,磷虾世居遥远的冰封王国,与世隔绝,甚至两个世纪以前还被视为幽灵。实际上,磷虾那丰盈的体态,鲜美的滋味完全可以与名贵的山珍海味媲美。它的肉中所含的蛋白质中,蕴藏着人体极容易消化的氨基酸。如果每年捕捞7000万吨磷虾,可为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每天提供20克蛋白质。虾仁还含有丰富的脂肪、维生素甲、乙和磷钙等矿物质。磷虾可望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流行食品。

海参是一种高级滋补晶,它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八珍”之一。海参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1100多种,可供食用的约40种。我国海域约有100多种,北起渤海,南至南海,都有出产,特别是西沙群岛。

海洋中的贝类数量巨大、种类繁多。1977年世界生产各种贝类272万吨,占软体动物总产量的64%以上。像牡蛎、鲍鱼等被誉为海中珍品。牡蛎肉含蛋白质45~57%,脂肪7~11%,被称为海中的“牛奶”。

头足类在海洋中极为丰富。大王乌贼是最大的种类,身长可达1.8米,重约30吨。乌贼与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列为我国四大鱼类。大西洋西北海区是世界上捕捞头足类最多的地区。大西洋中东部是第二大捕捞区。我国和日本也是重要的产区。

(3)海中之兽

海兽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包括鲸目、鳍脚目、海牛目的全部和食肉日中的海獭。

海兽中,鲸类的种类、数量最多,经济价值也最大。它构成了海兽的主体。全世界共有鲸类90种,从近海到远洋,从南极到北极,到处都有鲸上下出没的身影。鲸类中以蓝鲸最大,已知最大个体可达33米长,190吨重,比陆地上最大动物——象还要大三、四十倍,堪称“兽中之王”。南极海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鲸渔场,捕鲸量几乎占世界上总捕量的80~90%。

海狮、海象、海豹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它们分布广泛,世界各海区都有。

(4)五彩缤纷的藻类

海洋中的藻类种类很多,数量巨大,可分为11类,其中浮游藻类最多,几乎占所有藻类的99%以上。藻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宽。有的不怕热,在80℃的高温条件下,可以生活;有的则能适应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环境,有的在几乎没有阳光的深海中也能照常生长。有的藻类长达100余米,重几百公斤。它们生长快、产量高,有些水域每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每年平均可收获5000公斤海藻干品。全世界海藻产量约150万吨,有70多种海藻可食用,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20多种维生素,用途广泛。

海带是沿海人工养殖的主要藻类之一,它是一种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海洋蔬菜。海带中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还含有褐藻类所特有的褐藻黄素和黑竭色色素。其叶绿素比一般蔬菜中的叶绿索不易破坏,可制成原汁海带罐头。

海带属低热量食品,仅含脂肪0.1%,粗纤维和蛋白质均为8~10%;它能助消化,防止人体肥胖和便秘。它的矿物元素含量高,品种齐全,存在着人体必需的所有常量元素和绝大部分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其它天然食品所不能相比的。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B特别丰富。

紫菜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藻类,其它元素如钙、碘、钾、磷以及维生索B1、B2、B6、、、等含量都很高;还含有某些可以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物质,无怪乎日本人民在食品组成中,紫菜占有很重的地位。

大型经济海藻如海带、紫菜、马尾藻等用作饲料添加剂,对家禽、家畜如鸡、羊、奶牛等的生长发育有着特殊的效果。鸡吃了掺杂着海藻粉的饲料,可使鸡的生长速度加快,鸡肉和鸡蛋内碘的含量大幅度增加,蛋的薄壳率下降,蛋黄色泽加深;在用羊做试验时,饲料中添加海藻粉后,发现羊的产毛率增加而且增加羊毛的光泽,并有效地防止了羊的某些疾病。

褐藻胶是海藻制碘过程中的联产品。它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物,无毒,具有多种性能。在美国、日本、挪威等国,广泛用于食品、印染、铸造、电焊、造纸、橡胶、冶金、建材、陶瓷、水处理、石油、农业、医药等行业。如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美国凯尔高公司,年产8000~10000吨,其中60%用于食品工业。美国人称褐藻胶为“奇妙的添加剂”,日本称它为“长寿食品”。这些国家开发的褐藻胶食品种类已有二三百种。褐藻胶所具有的胶粘性、稳定性、增稠性、成膜性、絮凝性、成冻性、耐油性和保健疗效性,对提高现有的食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善食品结构是有积极作用的。此外,还可在纺织工业中用于轻纱上浆,提高纺织品的质量,使花色鲜艳,花纹清晰;用于造纸工业,则可提高纸的耐柔性、吸墨性和产品的光洁度。

蓝色保健箱

海洋中有许多生物都有极高的医药价值,在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称海洋是“蓝色保健箱”倒是名符其实的。

我国最早记述海洋药物的,是成书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叙术字以乌鲗骨作丸,饮以鲍鱼,可治疗血枯。沿海有许多海洋生物,可以作为药物,往往有奇效;在这方面,还等待着人们去开发。下面举一些例子。

河豚,是产量较高的海底层鱼种,有时进入江河,肉鲜美无比,但有剧毒。特别是鱼籽和肝脏更具剧毒成份,误食微量,也会中毒死亡。它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250倍,但又能以毒攻毒。经适当处理后,在中医治疗上,它有补虚、去湿、理腰、去痔疾、杀虫等功能;在西医中,用此毒素制成的药物,可起到松驰肌肉痉挛和减轻癌症患者的疼痛;临床上应用于止痛、麻醉均有奇效。据说100克河豚卵巢中,至少可提取1克河豚毒素,而1克河豚毒素价值5~7万美元,相当于国际市场上几千克黄金的价格。

有一种鲨鱼叫双髻鲨,从来不得癌症。这一特性引起科学家的注意,他们还发现,当研究人员诱导它患恶性肿瘤时,也不会得病。后来,他们弄明白,这种鲨鱼的细胞能分泌一种化合物。这种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虽然还没有彻底搞清楚,但是,它不仅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还能使癌变过程逆转以至消失。现在,有关科学家已经试图从双髻鲨的细胞分泌物里提取抗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