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闺秀中能写诗的人很多,为什么今天却没有了呢?我在江宁为县令的时候,有松江女子张氏二人,寓居在尼姑庵里,自称是文敏公的族人。姐姐叫宛玉,嫁给淮北程家,和丈夫合不来,私自逃跑了。
山阳令行文关提,我在审理点解时,宛玉堂上献诗说:“五湖深处的素馨花,失误进入淮西的估客家,遇上了江州白司马,敢将自己的幽怨用琵琶诉说出来?”我怀疑是别人替她写的,她请求面试。
我指庭前一枯死的树为题,该女说:“明府既然允许我吟诗,诗人没有跪的礼节,请给我拿纸笔让我站起来吟诗。可以吗?”我答应了。她靠着几案奋笔疾书道:“孤独地立在庭院很久了,天天向着太阳。什么人能亲手种它,移它做后院的花?”
不久,山阳冯县令来了,我问他:“张女的事怎么办?”他回答说:“这事不应判离婚;可是才女嫁给俗气的商人,不相称,因此应该免去她背离逃跑的罪名,放她回去吧。”我又问:“凭什么知道她有才?”回答说:“她献诗说:‘哭着请求神明来做主,让我回到故乡。’他年化作蜀地的鸟,也要衔枝来到你的身旁报答你。”冯县令是四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