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6197900000011

第11章 金银花

清热解毒药是以解热毒、火毒、疫毒等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包括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板蓝根、穿心莲、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熊胆、绿豆等,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鼻疖、痄腮、热毒下痢、痈肿疔疮、丹毒、虫蛇咬伤、水火烫伤等。现代研究分析,清热解毒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并且可抗多种菌类,不易产生耐药性,部分药物还具有抗炎、解热、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此类药物时,如果患者火热炽盛,应与清热泻火药配伍同用;如果兼有湿邪,应与利湿、燥湿或化湿药配伍;如兼有气血亏虚,应配予补气养血类药物等。另需注意,清热解毒药多数性寒凉,易伤脾胃,故不可多服久服,病愈即止。

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心经。

清热解毒之圣药

金银花初开时洁白如银,2~3天后变为金黄色,新旧黄白映衬,故而得名,其能清热解毒兼透散表邪,又是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症的要药,因此古人也称金银花为“药铺小神仙”。《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金银花可以用于“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并能够抗炎、解热、增加胃肠蠕动,降血脂、止血等。

金银花小档案

金银花又叫生银花、土银花、金钱花、银花,常生长于丘陵、山谷及林边,也可人工栽培,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属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药用部位为干燥花蕾,一般在夏初花未开时采收,晾晒或阴干,生用;或用硫黄熏,再干燥现代研究发现,金银花中主要含有绿原酸、鞣质、肌醇、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十八碳二烯酸乙酯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1.用于温病初起,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等症。2.用于痈肿疔疮属于阳症者。3.用于热毒血痢者。

“真伪鉴别”

正品金银花为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页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五裂,裂片有毛长约1毫米,开放花冠筒状,其先端呈两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

伪品之一华素馨花,呈高脚碟状,上粗下细,表面浅黄白色,花萼绿色,被柔毛,裂片条形与萼筒等长,花冠无毛,裂片5枚,短圆形或披针形。

伪品之二鸡骨香花,呈高脚碟状花,表面黄白色,花萼无毛,裂片线形,裂片8~10枚。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药膳养生”

1.养阴清热,解毒利咽

金银花麦门冬蛋:金银花10克,麦门冬10克,鲜蘑菇100克,猪肉丝100克,干香菇适量,鸡蛋3枚,油、盐、味精各适量,拌匀,隔水蒸15分钟。适用于慢性咽炎患者。

2.清热解毒

金银花粥:金银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粳米,煮粥。适用于各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并可预防中暑。

3.消炎清喉

金银花蜂蜜汁:金银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蜂蜜。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4.祛风清热,清肝明目

金银花明目茶:金银花9克,车前叶9克,霜桑叶9克,白芷9克,水煎(轻煎),过滤留汁,再加入白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

5.清热泻水,润肠通便

金银花大黄茶:金银花、大黄,按3:1的用量,泡茶饮用,可加入蜂蜜适量。

“古今验方”

1.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炎

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水煎,含漱。

2.清热利湿

金银花30克,蒲公英100克,温开水浸泡后捣烂,取汁,分为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老年性阴道炎。

3.治疗腮腺炎

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3~4天。

4.清热解毒,化痰利咽

金银花30克,山豆根14克(或板蓝根30克),硼砂1克,甘草9克,水煎,慢慢含服。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头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