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6197900000013

第13章 蒲公英

又名:黄花地丁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心经。

天然抗生素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等功效,是治疗乳痈之良药。现代实验还发现蒲公英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称其为“天然的抗生素”。《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蒲公英“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本草纲目拾遗》又记载,蒲公英“疗一切毒虫蛇伤。”另外,蒲公英也有健胃、催乳、强身健体、抗癌防癌等作用。

“蒲公英小档案”

蒲公英外表为不规则的中段,根与表面均为棕褐色,抽皱。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均可入药,夏秋二季采收,入食可鲜用,入药鲜用、晒干均可。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苷、树脂、菊糖、果胶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主治1.用于痈肿疔毒等,可治疗乳痈初起,红肿疼痛。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热淋小便涩痛。4.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真伪鉴别”

1.蒲公英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基生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表面主脉明显,花茎一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2.莱菔叶,多已切碎,皱缩卷曲,可见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大头羽状分裂,顶端裂片最大,先端钝,两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或互生,向基部逐渐缩小,边缘钝齿状或牙齿状,疏生粗毛,黄绿色或浅棕绿色,叶柄呈紫红色或淡绿色。

“注意事项”

蒲公英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引起腹泻。

“药膳养生”

1.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益气

蒲公英莼菜鸡丝汤:鸡肉丝100克,加入鸡蛋清、盐、鸡精、料酒、水淀粉各适量,调匀,开水汆烫,肉变白时捞出,用水浸泡。鲜蒲公英60克、西湖莼菜1瓶同放汤内汆烫,同鸡肉丝一起煮汤。适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

2.清热解毒,养肝利胆

蒲公英泥鳅汤:泥鳅肉12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肉熟,调味。适用于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属湿热者。

3.滋阴清热,养肝明目

蒲公英蚌肉汤:蚌肉250克,蒲公英100克,枸杞15克,姜2片,水适量,共煮30分钟。适用于视物昏蒙、眼部干涩、畏光羞明等症。

4.清热解毒

银花蒲公英粥: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入粳米,煮成粥。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古今验方”

1.治疗中耳炎

鲜蒲公英10株,捣糊取汁,将药汁滴入耳道,每日3次。儿童酌减。

2.治疗儿童肋腺炎

水仙花20克,鲜蒲公英50克,捣烂,加入鸭蛋清适量,外敷患处。

3.治疗痢疾、泄泻

鲜蒲公英100克,鲜败酱草50克,猪肠250克,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肉熟,调味。

4.治疗老年尿道炎

鲜车前草500克,鲜蒲公英500克,温水浸泡10分钟,切段,捣烂,用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症属湿热下注者。

5.治疗烧烫伤

鲜蒲公英200克,捣烂取汁,加入冰片10克,白糖适量,涂于烧伤处,适用于Ⅰ度、Ⅱ度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