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草药治病大全
16197900000020

第20章 熊胆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

清肝明目息风止痉

熊胆属于珍稀贵重药材,具有较好的解毒消痈作用,并且内外兼用。近年来又与各种抗肿瘤药物配合使用来治疗各种癌症。《本草纲目》中记载,熊胆“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熊胆小档案”

中药熊胆是熊科动物黑熊、棕熊的干燥胆汁。一般捕获熊后剖腹取胆,将胆口扎紧,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或经胆囊手术人工引流胆汁而得干燥熊胆粉。现代研究证实,熊胆粉的主要成分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胆酸、胆色素、黏蛋白、氨基酸、胆固醇、磷脂、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主治1.用于热毒疮痈肿痛,痔疮肿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肝经热盛生风引起的癫痫、抽搐、惊风等。3.用于肝热目赤、目痛、白内障等。4.用于退热、平肝、杀虫。

“注意事项”

1.剖取熊胆后不宜晒干或烘干,易腐臭。2.熊胆中的生物毒(胆酸、鹅去氧胆酸、鹅牛黄胆酸和鹅牛黄去氧胆酸)有致敏作用。3.熊胆与酒同服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古今验方”

1.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

熊胆1克,加生理盐水调制成浓度为1%~2%的熊胆液,外涂患处,每日4~6次,连续涂10日。

2.治疗鼻窦炎

熊胆眼药水,滴鼻,每次3~5滴,保留约5分钟,每日早、中、晚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