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加工秸秆饲料
16198600000023

第23章 影响氨化秸秆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氨化秸秆质量高低的因素有环境温度、氨化时间、氨的用量、秸秆水分、秸秆种类和部位(叶、茎)等。

(1)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越高氨化所需的时间就越短。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升高,氨化秸秆的消化率和含氨量也相应提高。在45℃下氨化3~7天就可大大改进秸秆的消化率,而在-20℃低温下氨化反应就非常小。秸秆氨化应在秸秆收割后不久、气温相对高的时候进行。

(2)氨化时间。秸秆氨化处理时间的长短决定于环境温度。例如,温度在17℃~25℃时,处理时间可少于4周,0℃~4℃时氨化约需8周,而采用氨化炉来氨化,炉温可达85℃,只需氨化24小时就可以了。

一般氨化时间可按下列温度梯度考虑。当环境温度为0℃~5℃、5℃~15℃、15℃~20℃、20℃~30℃、85℃时,则氨化处理时间分别为8周以上、4~8周、2~4周、1~3周、24小时。

(3)秸秆含水量。秸秆含水量是决定秸秆氨化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一般认为,用液氨处理秸秆时,秸秆含水量以30%为宜。提高秸秆含水量,对改善秸秆消化率有好的作用。秸秆含水量较高,有利于提高秸秆的消化率,在便于操作、运输和保存以及保持秸秆不致霉变的前提下,以秸秆含水量较高为好,但是含水量过大,既不便于操作运输,也易引起秸秆霉变。

(4)氨的用量。生产实践表明,氨的用量与氨化效果密切相关。据报道,将氨的用量从占干秸秆的1%提高到2.5%,秸秆消化率明显提高;氨的剂量从2.5%提高到4%,秸秆消化率提高较小;氨的剂量超过4%时,消化率提高甚微。因此,人们认为,氨的经济用量以2.5%~3.5%为宜。

(5)秸秆的类型。一般说来,秸秆经氨化,其营养价值提高的幅度与秸秆原有营养价值的大小呈负相关,即品质差的秸秆,氨化后营养价值提高幅度大,而品质好的秸秆,提高的幅度较小。因此,如果秸秆的消化率达55%~65%,一般用不着氨化。例如,消化率为65%~70%的粗饲料以及幼嫩青干草就不必氨化了。

(6)压力。如在氨化炉内进行秸秆氨化,容器内的压力也是影响氨化秸秆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报道,压力在98.07~490.33千帕的范围内,压力的增加与秸秆消化率的提高呈正相关。因此,将氨化秸秆轧制成颗粒,有助于反刍动物的消化,并可提高含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