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代官制
16199900000044

第44章 少府

负责皇帝奉养之官。战国时三晋和秦都曾设置。秦二世时,章邯曾任此职。新莽时改名为共工。东汉仍称少府。

西汉时田租、口赋等收入归大司农,即国家财政收入;而山海池泽之税等称为禁钱,属于皇帝宫廷的收入。少府就是专管皇帝帝室财政的机构。另外,它还兼管皇帝的秘书、膳食等事务。少府职司范围较广,属官甚多。其中有符节令、尚书、中书谒者等为皇帝管符节或司笔札文书;有考工室、尚方、佐弋、东西织室、左右司空之类手工业或工程机构;有太官、汤官、官太医、钩盾等专司皇帝饮膳、医疗和苑圃之官;有黄门、宦者、永巷等专管宫廷杂事及宦官、宫女之官,还设置拘执将相大臣的若卢狱官。

到了东汉,少府的职能、机构都发生很多变化。光武帝将少府收取山泽陂池之税的权限转移到大司农,省减了与此有关的一些属官,从此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混一不分。尚书和宦官的权势越来越大,属于这两部分的机构便从少府中分离出来,由原来的职属变为仅和少府保持一点隶属关系的文属。另外如监察官御史中丞、侍御史以及皇帝近臣的侍中、中常侍等,也只是文属少府。西汉时少府属官设令、丞者达二十余官,而东汉时仅设太医、太官、守宫、上林苑四令、丞。少府权限大大地被缩小了,仅是经管皇帝服御诸物和宝货珍膳的一种机构。

此外,两汉时皇后及太后的属官,也有以少府为名的,如皇后有中少府,帝母有长乐少府,帝祖母有长信少府。又秦汉时郡中亦设小府或少府之官。这些都与中央的少府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