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时尚生活经典:新编糖尿病配餐宜忌
16200200000067

第67章 人体能量监测仪的监测作用

人体能量监测仪的使用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通过人体能量监测仪的使用,患者不但能够轻松计算出每日通过饮食所摄取的热量,还能够了解每日通过运动所消耗的热量,从而可得知自己体内每日的能量输出与摄取是否平衡,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有更大的帮助价值。

尤其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使用人体能量监测仪能够通过对每人饮食摄取热量的监控,达到减肥、降血糖、降血脂的目的,从而既能降低高血糖,又能预防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糖尿病合并症的发生。在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减少多余脂肪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敏感度,从而可增强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对于糖耐量低减者来说,人体能量监测仪对糖尿病的防治作用就更加突出了。糖耐量低减虽不是糖尿病,但能够说明人体内存在患糖尿病的极高危险因素,因而糖耐量低减者极易转化为糖尿病患者。通过人体能量监测仪的使用,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每日饮食所摄取的总热量,从而可有力监督患者的饮食、运动治疗,改善人体内葡萄糖的耐受性,可通过消耗多余热量来达到促进血糖动态平衡的作用。这对于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积极意义。

此外,人体能量监测仪对于单纯性肥胖者来说也有积极的作用。所谓减肥,即是通过消耗人体内多余热量,使人体输出的总热量大于饮食摄取的总热量。当人体热量达到负平衡的水平时,减肥的目的就可以逐步实现了,肥胖者作为糖尿病的易患人群,帮助他们减少体内多余脂肪,纠正超重体重,对于糖尿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因此,通过人体能量监测仪的使用,帮助患者监督自己的热量平衡是很有积极作用的。

自我进行尿糖监测的方法

尿糖水平虽然不能作为糖尿病的确诊依据,但却是糖尿病的诊断线索,且对于患者病情的监测有一定帮助。尿糖的检测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但检测时正确方法的掌握亦很重要,这对于检测结果的保证和对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都有重要意义。关于尿糖检测,有如下几方面内容:

1.尿糖定性检测

尿糖定性检测的方法包括尿糖试纸检测和“烧尿糖”这两种方法。①尿糖试纸检测,是指将试纸浸入尿液中1分钟,取出后通过比色来判断尿糖水平。②“烧尿糖”,方法是:先用滴管吸取20滴班氏液置入干净的试管中,再取2滴尿液置入试管,随后将两种液体混合、摇匀,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置于酒精灯上,将混合液煮沸,最后待试管冷却后观察液体和沉淀物的色泽即可判断尿糖水平。如果混合液呈蓝色,表示尿糖减号;呈绿色,表示+;呈黄色,表示++;呈橘黄色,表示+++;呈砖红色,表示++++。

2.检测段尿

段尿,是指人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全部尿液,亦包括大便时的尿液。检测段尿,就是将采集的所有段尿留在一个容器中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作为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的依据。段尿一般需要采集4个时段的尿液,即:早餐后到午餐前、午餐后到晚餐前、晚餐后到睡前、入睡后直到次日清晨的尿液。将采集的所有尿液留在一起,先测量尿量,再将尿液摇匀后,进行尿糖定性检测。判断尿糖水平时,需要将尿量结果和尿糖检测结果共同衡量后再作结论。

3.检测次尿

次尿是指一次排出的尿液,但也不是随便排出的尿液,而应该是先将膀胱中的尿液排空,再经过30分钟后所排出的尿液。例如,如果想检测饭前尿糖水平,则应该在进食前30分钟先排空膀胱内的尿液,经30分钟后,再留尿用作检测;如果想检测饭后2小时的尿糖水平,则需要在饭后1个半小时的时候先将膀胱中的尿液排空,30分钟后再留尿检测。

4.测量尿量

尿量大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而尿量减少又是糖尿病病情出现好转的反应,因而尿量的测量是监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指标。测量尿量,可以留取当日24小时内的尿液,患者首先在清晨时将前一夜的尿液排空,然后开始留取当日尿液,直至次日清晨的同一个时间停止留取。留取24小时尿液,要求患者不能有一次疏漏,即便是大便时的尿液也要一同留取。在记录结果时,应先将24小时的尿量(毫升)记录下来,再记录尿糖检测结果。另外,夏天天气炎热,尿液易受细菌污染,对检测结果会有影响,因而夏季留取24小时尿液时可以在尿液中加入适量防腐剂。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的检查

糖尿病的发生极易引发其他多种并发症,因而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并发症的及早发现和积极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稳定有积极意义。具体说来,糖尿病患者应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

1.血脂

血脂与血糖有密切关系,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血脂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通常会发生在糖尿病之前,而且一旦糖尿病发作,则更会加重血脂代谢的异常程度。另外,血脂代谢异常通常还会影响患者的血糖稳定,造成血糖不易降至标准水平。因此,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血脂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应至少半年或1年检测一次,如若血脂异常较为严重,则更需加强对血脂水平的监测。

2.眼科检查

眼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而且糖尿病并发眼病的初期通常症状非常隐秘,因而更需要进行必要的眼科检查。首先,糖尿病患者在确诊之初,就需要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此后,随着病情的变化,亦需要至少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以及时发现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并加以积极的治疗。

3.肾功能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肾功能的减退和衰竭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极大影响。肾功能异常不仅会影响降血糖药物的疗效,且会由于药物在肾脏中的代谢速度减缓而诱发严重的低血糖症。另外,患者在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的同时,还需定期进行尿蛋白检测,对于肾功能的保护和糖尿病病情的稳定皆有益处。

4.肝功能

糖尿病发生后极易诱发肝肿大、脂肪肝等肝脏疾病,而口服降糖药物的服用又会增加人体肝脏的负担,从而也可引发或加重肝脏疾病。不仅如此,肝脏还是胰岛素发挥降血糖作用和分解、代谢的最重要场所,因而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可直接关系到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肝功能,加强对肝脏的保护。

5.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血红蛋白和血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物质。人体血糖水平越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就越高,且糖化血红蛋白还是患者6~8周内血糖总水平的反映。糖化血红蛋白一般3~6个月就需要检测一次,如果发现检测结果超过了9%,则应立即施以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