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文库——走遍世界港口
16201400000002

第2章 宁波港

宁波港位于甬江出海口和杭州湾南岸的金塘水道,它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已形成大、中、小泊位配套的港口设施,其所辖的北仑港区是我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之一。从宁波港可以直接到达国内沿海的各大港口,现在港内开辟了每月两班直达香港的客货班轮、每月十班集装箱定期班轮航线。

宁波港分为宁波、镇海、北仑三个港区,三个港区的交通都非常便利,均有专用铁路通入,并纳入了国家铁路网。宁波港区后面就是宁波铁路货运北站,货物可通过北站进出港区;镇海港区设有铁路专用线,可以直接到达码头的前沿;北仑港区的铁路是肖甬线的延伸,从北仑站可以直接到达码头前沿。有两条公路与镇海港区相通,它们分别是宁镇公路和往北经骆驼镇与杭甬329国道接通的公路。如果要到北仑港区,也有两条公路可以到达,它们分别是:宁波经育王寺至穿山的329国道通港区;港区经宁波市小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江南公路至宁波。栎社二级国际机场位于宁波市,民航直达班机有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京、南昌、福州、厦门、兰州等16条航线,从这里还可以直接到达香港。

气势恢弘的宁波港

宁波市是宁波港的直接经济腹地,随着杭宣铁路的建设和浙赣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其直接经济腹地还可扩大到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的部分地区是宁波港的间接腹地。宁波港经济腹地的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生产非常发达,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腹地内工业门类齐全,商品经济繁荣,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体密布,交通运输极其便捷,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宁波港的经济腹地有传统的丝绸纺织、五金、食品和工艺品产业,还有新兴的钢铁、石化、水泥、木材、化工、机械、电子和家用电器等产业,这些产业种类繁多,产品多数用于出口,这就为宁波港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促进了它向更快更强的方面发展。

从宁波港可以很方便地到达世界各地,到日本神户线每月有3班,到横滨线每月有2班,到澳大利亚每月有1班定期集装箱班轮。宁波港设有江海联运中转业务,目前已有轮船与长江沿线的南通、南京、马鞍山、武汉等港口通航。港口通过内河经杭甬运河沟通甬江、曹娥江、钱塘江,最后与京杭运河连通。现在的宁波港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和香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这种成就得益于港口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也与港口自身的发展有密切联系。

宁波港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的功能和作用是:为宁波市经济开发和临海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为浙江省和浙赣、杭宣铁路沿线地区内、外贸运输服务,为上海经济区和长江中下游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服务,为发展欧、美远洋集装箱中转运输服务。宁波港的港区范围为:从宁波市的灵桥、新江桥以下的甬江、蟹浦山与金塘岛西北端的太平山灯塔连线以南,金塘岛东南端的宫山与大榭岛北端的涂泥嘴灯桩连线以西,水域面积共270平方千米,其中甬江口北导流堤灯桩与长跳嘴灯桩连线以西为内港区,江域面积12平方千米;连线以东为外港区,海域面积为258平方千米。

宁波港集装箱存放处

进出宁波港有两条航道可以走,它们是北航道和南航道。北航道经甬江口、七里屿、大戢山至长江口灯船,可通过2.5万吨级船舶。南航道从舟山群岛的虾峙门进口,经螺头水道、金塘水道直抵北仑港区。南航道虾峙门外有3千米长的浅段,其水深仅17.6米,其余海域的水深都超过了20米,15万吨级以下船舶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船舶在涨潮时也可以顺利进港。宁波港在大榭、峙头、虾峙设有雷达导航站,它们可以为船舶进行全天候导航,使船舱进出港口非常方便。全港有5个灯桩和4座灯塔,4座灯塔分别设在塘脑山、鱼腥脑、太平山和七里屿,它们在黑夜为船只进行导航。

宁波港现在的陆地面积是958万平方米,管辖岸线65.5千米,其中甬江岸线48千米,海岸线17.5千米。北仑港区于1982年底建成了1个10万吨级矿石卸船泊位,全港在1990年拥有45个500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这些都为宁波港进一步的发展做好了准备。宁波港现有生产库场43.51万平方米,其中仓库面积7.24万平方米,堆场面积36.27万平方米;有专用集装箱仓库2.28万平方米,专用集装箱堆场20.53万平方米,危险品堆场2万平方米,储油罐2.73万立方米。全港的生产装卸机械设备共428台,船舶装卸机械化水平达89%。油罐区设有装桶、加温、铁路装车、消防、环保、管线吹扫等专用设施,保证了港口的安全化作业。

宁波港内繁忙的作业

为了促进宁波港经济腹地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北仑港区深水岸线的优势,港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1996年,北仑港区的900米集装箱码头得到了技术改造,新增4台外伸距46米的集装箱桥吊,8台场地龙门吊,堆场也得到了扩建,形成了每年达50万吨的吞吐能力。宁波港计划在北仑港区建造4个大型国际集装箱泊位,使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00万标准箱,让港口的设施更加完善,以适应世界经济大发展的需求。

宁波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它是港口的直接经济腹地。宁波市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市内有很多文化遗址,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该市位于我国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具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唐宋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到这里来旅游观光。

宁波城西北25千米处有一个名为河姆渡镇的古镇,我国的河姆渡遗址就是在这里发现的。遗址面积4万平方米,堆积厚度4米,由相互叠压的4个文化层组成。现在经过了两期的考古发掘,共出土文物7000余件,这处遗存距今已有6900多年的历史。遗址的第四个文化层里发现了人工栽培的水稻和生产工具骨耜,这证明长江下游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区之一。遗址出土了成排的木桩、板、柱等木构建筑残件,它们分布井然有序,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出土的工艺品有小猪、小狗、木碗、骨匕等,用彩绘、刻画、捏塑、编结等手法制成。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陶器和少量的石器以及亚洲象、犀牛、四不像、猕猴、梅花鹿等动物的遗骨。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创建于东汉的保国寺位于宁波市区北部江北区洪塘镇安山村灵山山腰,原名灵山寺。唐会昌五年灭法,灵山寺被全部毁坏。广明元年得到重建,改名保国寺。寺院现在有庞大的建筑群,它们分别是山门、经幢、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钟鼓楼、斋房、僧房和偏殿等。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重建,距今已有980余年,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瑰宝。大殿的平面进深大于面阔,前槽安装有3个镂空藻井。寺院内柱子的设计别具一格,运用的是以小拼大“四段合”的做法,这在我国现存木构建筑中尚属首例。大殿的外观原为三开间单檐歇山式,清康熙二十三年增建了下檐,现在是重檐歇山式。寺院四周层峦耸翠、流水潺潺,整个寺院显得雅致大方。

1楼昵称:汉影

宁波港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宁波的经济怎么样?有什么特产?

2楼昵称:蜻蜓飞飞

宁波是华东地区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出口贸易加工区;长江三角洲、沿江地区、沿海地区重要化工业基地和对外贸易口岸;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浙江省经济发展中心。宁波市现在已经形成以石油、精细化工、电力为主体,电子、冶金、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

3楼昵称:银色粉墨

宁波的主要特产可分为海鲜和干海产品、特色食品、时令果品、传统工艺品、服装等几大类。

4楼昵称:坚强的泡沫

宁波是中国盛产海鲜的主要区域之一,黄鱼、带鱼、墨鱼、石斑鱼、香鱼、弹涂鱼、海鳗、梭子蟹、海虾、蚶子、蛏子、牡蛎、泥螺、贡干、海蛰、海带、苔菜等各类海鲜一应俱全。干海产品有黄鱼鲞、明府鲞、红膏炝蟹、醉泥螺、虾干、对虾干、虾皮、新风鳗鲞、海蛰头、海带、苔菜、烤鱼片等,是宁波人馈赠亲友的礼品。

宁波的简称是甬,这有什么来历吗?“甬”在《辞海》里的意思是钟柄,因“甬”字在古文中与镛字相通,所以其本义是指大钟。从“甬”的字形来看,它与我们平常在寺院里看到的大钟形状很相似。“甬”作为宁波的简称早在3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当时宁波还不叫宁波,仅有鄞和句章两个地名,它们隶属于越国,是越王勾践的领地。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后一举攻破吴国,在姑苏山上生擒吴王夫差,然后将其流放到荒凉的舟山岛。《国语·越语》对这段历史有所记载:“请达王甬句东。”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道:“请使吴王居甬东。”300多年后,司马迁在《史记·吴世家》中也提到了甬,他在书中写道:“越灭吴。勾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后夫差自尽。”史料中讲的“甬”和“句”,就是指今天的宁波。

三国时期的韦昭在《国语·吴语》中对“甬”做了注解:“甬,甬江。”就是说“甬”这个地名起源于甬江,而甬江又起源于甬山。甬山指的是今天鄞县与奉化交界处的镇塔山,该山发源于四明山麓,是雪窦山的余脉。《奉化志》对甬山进行了描述,甬山是因为很像倒置的大钟而得名的,山上水源丰富,泉水滔滔不绝地从地下涌出来,“甬”又有“涌”的意思,所以甬山之名可谓名至实归。《辞海》对“甬”的解释:“甬,浙江省宁波市的简称,因境内有甬江而得名。”

春秋时期,鄞、甬两地非常出名,而且地域辽阔,到秦朝建鄞县时,该县包括今天的鄞西、奉化全境和宁海、象山一部分,县府设在奉化市的白杜村。鄞县有一条通向大海的河流甬江,它是这一地区通往外界的主要水道。甬江在当时的名气很大,鄞、甬两个地名同时并存,它们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但那时的甬江指从剡江、鄞江和奉化方向流来的东江汇合在一起,一直到镇海口出海为止的河段,而不是指今天的甬江。甬江流经的区域在古代被称为“甬地”,这块土地的名称在以后的岁月中经过了多次改变,但是它的简称始终是“甬”,这么多年从未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