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吕坤
魏国的国君魏惠王有一阵子时不来运不转,作战屡战屡败,屡败又不得不屡战,屡战后又是屡败。
于是,他下决心重整旗鼓,恢复往日的威风。
这天,他把大臣们都召到自己面前,对他们说:“诸位,眼下魏国的形势大家是知道的,可我们当初作战基本上是战无不胜。请诸位分析一下,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原因何在?大家千万要畅所欲言。”
大臣们看魏惠王那么诚恳,便争相谈自己的看法。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其中有一个大臣的意见最能代表大家的观点。
那大臣说:“我看魏国近来江河日下,主要是缺乏人才。当年,商鞅在我们魏国做官,您不听大家劝告,怎么也不肯重用他。后来他跑到秦国,搞了个‘商鞅变法’,秦国马上强大起来,现在倒来欺负我们。走了个商鞅,您又听庞涓这个小人的话,把孙膑害成残废,最后孙膑跑到齐国,齐国也强大起来了,孙膑还带着齐军来打我们。秦国得了一个商鞅,齐国得了一个孙膑,都强大了,我们原来可是拥有他们两个的呀。大王,你要富国强兵,首先要善于识人用人啊!”
大臣的话深深地震动着魏惠王的心,他回想起当初对待商鞅和孙膑的行为,羞愧万分:“我知道错了。国家落到这一步,都是因为我贤愚不分、黑白不辨。从今日起,我要洗心革面,礼贤下士,请大家多多向我推荐贤才!”
从此,魏国的大臣在各诸侯国四处奔走,他们以厚礼,以诚心为魏惠王网罗人才:“魏王是个爱才的明君,先生您到了魏国,定能够大展宏图……”
“……您对我们魏国来说是那么重要,我们魏国上下都盼着您呢……”
终于,一批饱学之士来到了魏国,如邹衍、孟子等。他们来到魏国,与魏惠王促膝相谈。魏惠王从这些人士那儿知道了很多治国安邦平天下之道。
一天,有大臣告诉魏王:“大王,齐国的淳于髡正在周游列国。这位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本事不在孙膑之下。大王,咱们当年跑了一个孙膑到齐国,现在咱们去把齐国的淳于髡请来,也算谁也没吃亏!”
淳于髡,姓“淳于”,名“髡”。“髡”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就是剃去头发。淳于髡之所以名“髡”,就是因为曾受过髡刑。
魏惠王听大臣们一说,忙道:“那就快去把他请来呀!”
大臣们费尽了心思,终于请来了淳于髡。魏王立即在宫中设宴招待。可魏王的殷勤,似乎没感动淳于髡。你请他喝酒,他喝;你请他吃菜,他吃;你在那儿讲自己的希望,他听;可你问他点什么想法,他却不答。
淳于髡吃饱了,喝足了,就去宾馆休息。
魏惠王生气了,对大臣们道:“各位,我对他以礼相待,他却对我一言不发。我看他今天只顾吃只顾喝的,这淳于髡究竟是真行还是假行?我要的是愿意并能辅助我强国兴邦的人,他要不行,那就让他请便吧!”
大臣忙道:“大王息怒。今天他的这种态度,一定是有原因的。我们这就去问问他。”
去淳于髡那儿了解情况的大臣,回来对魏王说:“大王,淳于髡的这种态度,是由大王你引起的。”
魏惠王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怎么回事。
大臣道:“大王,淳于髡以前曾两次来拜见过您,都受到了您的冷落,所以现在心上还怨恨着您呢!”
魏惠王已不记得有这事了,经查对,果然有两次淳于髡求见的记载。
大臣道:“大王,淳于髡既然应邀前来,必定也是有心。看来,他今天是要试试你的诚意。”
魏惠王感慨地说:“我明白了。”
第二天,魏惠王又将淳于髡请进宫中,并且走下宝座,向淳于髡作揖认错,赔礼道歉。淳于髡有感于惠王心诚,便坐下与惠王连续谈了三天三夜。
魏惠王还请淳于髡为“卿”,而淳于髡在齐国只是“大夫”,低卿一级。但淳于髡没有答应,说是不事二主。
虽然没留住淳于髡,但魏惠王勇于认错、广纳贤良的名声就传开了。不少有识之士来投奔他,魏国也渐渐恢复了元气。
魏惠王的故事表明,对任何人来说,对礼仪的追求都是相通的。即使以前你犯过严重的错误,错过无数次的机会,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你仍然可以通过以礼待人来获得别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