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有礼行天下——懂得礼仪
16202000000059

第59章 刘少奇讲真话

民无信不立。

——《论语》

刘少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一生实事求是,尤其是在历史被扭曲的60年代。

1961年4月的一天,刘少奇同志来到湖南搞农村调查,先是在长沙、宁乡,听取中央调查组的汇报,听的情况虽比在北京多了一些,但仍是真真假假。于是,他又亲自来到长沙县当时树立的一个典型大队作实地调查。哪知这个大队被人统一了口径,前来参加会的人,异口同声,歌功颂德。会场上,人们数着人民公社、公共食堂这样好、那样好。

群众说着,刘少奇听着。可这和看到的并不一样,在来湖南的路上,目光所及,是荒凉的田野、饥饿的人群,妇女们在田地里挖野菜,老人孩子在树上采树叶。会场上却又听到大队干部、党员言不由衷,睁着眼睛说瞎话。刘少奇非常恼火,真想狠狠批评一顿,可他是国家主席,有火也不能发,只好忍住气。他从桌边站起来,摘下青呢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用地道的宁乡腔恳求道:“我给大家行个鞠躬礼,敬请大家对我讲点真话,反映点真实情况好不好?”

会场霎时静下来,大家面面相觑,眼里盈满泪水,却不知所措。尽管这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礼,可在那样的年代里,没有人敢说出更多的不是。面对人民,他感到了惆怅,更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带着疑虑的刘少奇,于5月8日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他没有惊动区社干部和邻里乡亲,就在自己出生的房间里,搭起了一个临时床铺。把一张陈列用的旧木桌,收拾了一下权当办公桌。第二天,随从人员请来了老朋友成二爷和黄老伯,让他们谈谈家乡情况,说说心里话。而后又拜访了许多乡亲,得到了许多真实的情况,为及时纠正党的错误,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鞠躬敬礼,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可这礼,不是一般的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礼。这礼,表现出刘少奇平易近人、谦虚礼貌、诚恳听取群众意见的高尚情操。

这个鞠躬不是一般的鞠躬,这是一个国家主席的鞠躬,这个鞠躬充分体现了刘少奇主席的高尚情操。父辈常常怀念刘少奇主席,我想不应该只是因为他对国家所作出的功劳,他身上的那种平易近人、谦虚礼貌也是让他得到人民爱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