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鹳属于鹳形目鹳科鹳属动物。鹳科遍布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有11属17种,其中非洲和亚洲南部种类最多,我国有3属4~5种,即鹳属的黑鹳、白鹳和东方白鹳,鹮鹳属的白头鹮鹳(彩鹳),以及秃鹳属的秃鹳。
黑鹳别名乌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约1.1米,重2~3千克。它的嘴又细又长,呈鲜红色,有点像朱鹮的嘴。黑鹳的鼻孔很小,有点像是个小裂缝。腿很长,也是“长腿一族”的成员。它全身从头至尾覆盖着黑褐色的翼羽,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端的绿色、紫色或青铜色金属光辉,尤以头部和颈部更为明显。嘴和眼四周以及腿和脚都是朱红色的。胸部以下的部分都为纯白色。
黑鹳
黑鹳是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涉水禽。它没有亚种分化,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以及非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冬季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除了西班牙黑鹳以外,这种鸟的大多数都是迁徙鸟类。它每次迁徙都要飞行很长的距离。它们一般生活在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对繁殖、迁徙和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要求很高,尤其要求在水质清澈见底的水域觅食。这一水域冬季不能结冰,深度不超过40厘米,而且有丰富的食物。
黑鹳觅食前先观察情况
它们觅食的时候非常有规律,经常按照固定的路线活动,活动范围一般为数公里之远。黑鹳觅食的时候非常小心翼翼,它们先在高空盘旋观察一段时间,选好觅食地点后,再降落在水边仔细观察一下是否有什么危险。如果一旦发现有危险靠近,它们就会立即飞起来。它们觅食的时候,总是在浅滩上走走停停,发现了猎物时,它们会悄悄潜行到猎物附近啄食,也有时在浅水中频频走动,追逐鱼群,弄得水花四溅。追上猎物后,直接用它又长又细的大嘴对准目标,猛插下去,把它捉住直接吞下去。黑鹳的食物主要是鱼类,也兼吃蛙类、软体动物、甲壳类等,蝼蛄、蟋蟀等昆虫和蛇也是它开胃的美食,鲫鱼、雅罗鱼、团头鲂、虾虎鱼、白条、鳔鳅、泥鳅、条鳅、杜父鱼等都是它主要鱼类美食。
水中觅食的黑鹳
黑鹳在飞行的时候,几乎把身体伸展成一条直线。它们把头向前平伸,颈部和身体保持水平,双腿后掠,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迁徙的时候飞行高度大多在300米以上。黑鹳不仅能靠扇动翅膀飞行,还可以借助上升的气流,毫不费力地盘旋而上,或是长时间在空中翱翔。降落时,速度逐渐减慢,双腿徐徐向下伸直,落地十分平稳。在地面行走时,它们步伐跨度很大,步履轻盈。黑鹳活动的时候,经常是悄然无声的,让人察觉不到。而且它们也不善于鸣叫,休息时有点像鹤类,它把脖颈收缩成驼背状,用单脚或双脚立在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它们大多栖居于悬崖峭壁之上,少与人接触。加上有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坚实有力的长嘴为武器,所以较少有其他动物侵扰。
飞翔的黑鹳
黑鹳的营巢环境分为森林、荒原和荒山等三种类型。它们的巢一般高70厘米左右,直径可达1~2米。一般来说,它们的巢穴在环境偏僻、避风向阳、便于觅食和防患天敌的地方比较多,大多巢穴上面还有可以遮雨的突出的岩石。有时它们还经常使用以前没有干扰的旧巢,不过旧巢每年都要重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从而使巢的体积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庞大。
每年4月份开始繁殖季节,它们飞回到繁殖地。黑鹳一飞到那里就开始成双成对地在高空中盘旋、嬉戏,做求偶的表演。雄鸟和雌鸟总是相互追逐,雌鸟在盘旋时会放慢速度,等待着雄鸟的靠近。它们也以垂颈、点头、鸣叫来表达爱慕,这种表演和亲热要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它们开始互相倾心为止。它们的爱巢当然要共同搭建。在搭建中,雄鸟主要负责运输建筑材料,它把这些材料交给雌鸟,由此鸟在巢中铺垫修理。整个筑巢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星期。
迁徙中的黑鹳
它们巢穴的主体主要是粗长的乔、灌木树枝,中、上层则使用细长的小灌木树枝,最后用干燥苔藓,或是细软的草根、草茎、羊毛和枯叶等铺垫其中,以保持温度。黑鹳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除了孵卵中期出去觅食,雌鸟一直不离开自己的卵。雄鸟在雌鸟外出觅食期间接替雌鸟孵卵,其余时间负责守护工作。当遇天气突然降温时,雄鸟还常常外出找一些干苔藓,供孵卵的雌鸟加垫巢窝。
正在哺育后代的黑鹳
不同地区的黑鹳的孵卵期不尽相同,一般都在31~34天左右,最多则可以达到38天。雏鸟出壳的顺序和产卵的顺序相同。刚出窝的雏鸟一般在60克左右,眼睛已经稍稍能睁开看东西,它们全身布满了白色的绒毛。出壳后的第二天雏鸟就可以和它的父母讨吃的了,双亲轮流外出捕食喂养它。为了雏鸟便于消化,亲鸟先把食物吞到肚子里进行半消化,然后再吐出来喂它们。一般要分三次吐完,雏鸟自行吞食。育雏期一般要长达4个月。出壳后20以内,雏鸟还没有任何防御能力。亲鸟时刻轮流守护着它们的巢穴以防天敌的袭击。出壳60~70天后,幼鸟可以离巢试飞,不过它们只在巢穴的附近活动,如果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则马上返回巢中。100天以后,就可以随亲鸟外出觅食,不再回来。
小溪边的黑鹳
影响黑鹳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是生殖地环境的恶化,尤其是化工、冶金、轻工三大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用的化肥、农药等污染了水源,造成黑鹳的食物大量减少,也直接危害它们的健康发育,使得雏鸟死亡率大大增加。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黑鹳数量减少的原因。加上它们活动范围大,巢址很分散,所以很难加以集中保护。目前世界上黑鹳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了,全世界仅存约1000多个繁殖地。黑鹳在我国也是非常罕见的濒危物种,每年只能在江西鄱阳湖见到几十只越冬的黑鹳。它的主要繁殖地山西,每50~100平方公里才有一对。不过新疆南部最近发现了数量在500只以上的大群,给黑鹳的繁衍生息带来了希望。
鹳科的鸟儿都属于大型水鸟,它们的嘴一般又长又粗壮。它们的巨大的巢穴一般都搭建在高树或岩石上。鱼类是它们主要的食物,它们也兼吃一些其他的小动物。全球的温带和热带地区都能看到鹳科这种大型水禽,全世界共有11属17种,其中大部分种类都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南部,有的3属4~5种,生活在我国,即鹳属的黑鹳、白鹳和东方白鹳,鹳属的白头鹳(彩鹳),以及秃鹳属的秃鹳。在欧洲白鹳是非常有名的鸟,它们常常在人们房屋的屋顶或烟囱上筑巢。不同地区白鹳也不相同。我国东部的白鹳的嘴的颜色与其他地区的红色不相同,它呈黑色,人们都称它为东方白鹳。鹳类中体型最大的要数秃鹳了,它的肉食性最强,可分为3种,其中两种生活在亚洲、一种在非洲。非洲秃鹳在非洲非常常见,它们经常和兀鹫争食腐肉,偶尔还捕食红鹳等鸟类。在陆地鸟类中,非洲秃鹳的翼展是最大的。
秃鹤体形巨大、笨重,体长在1.1~1.3米之间,体重约为10千克。如果算上直立的颈,身高可达1.2米。嘴呈楔形,又长又粗。嘴的基部较厚,逐渐变细,尖端最细。全身羽毛多为黑灰色,具有蓝绿色金属光泽。翅膀上的覆羽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椭圆形斑点。下体和尾下的覆羽都为白色。秃鹳属于一种留鸟,生活在热带地区。
秃鹳主要栖息在平原和低山多沼泽的森林地带。它们一般经常在湖边、水塘、水淹平原、沼泽、干旱河床、林中水塘与溪流,以及水稻田中活动,有时候在海岸红树林、草地和退潮后的泥泞地区也能见到它们。飞行时把头缩到肩上,这与其他鹳类不同。不仅能靠扇动两只翅膀鼓翼飞行,还可以利用气流变化上升或在空中像鹰一样翱翔。站立时也喜欢缩着颈,把头缩在肩下。秃鹳把巢建在多沼泽的森林中高大的树上或海边红树林中的红树上。巢的基部分是粗大的枯树枝,内层和上层是一些小枝和绿叶,结构很粗糙。巢呈盘形,直径约60~150厘米,高10~120厘米。每窝产2~4枚白色的卵,孵化期一般为28~30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全身被有白色绒羽,头部和脸部裸露,由亲鸟共同抚育。
1楼昵称:小水
如何区分鹭类、鹤类、类、鹳?
2楼昵称:梅雨天
鹭类体形比较修长,繁殖季节通常具有冠羽、蓑羽,四个脚趾位于同一平面,可栖息在地面或树上,飞行时头、脖子通常缩在肩上,成s型。叫声单一嘈杂。
3楼昵称:雨笑
鹤类相对鹭类体形粗壮些,头顶通常裸露,内侧飞羽长且弯曲,覆盖在短小的尾羽上,看似具蓬松的尾羽,鹤类的后趾比前3趾高,不能对握,因而无法抓住树枝栖息在树上,只能在地面上活动,在野外可以根据其脚印来判断是鹤类(3个趾印)还是鹭类(4趾印)。鹤类飞行时头颈伸直,与身体呈同一平面,叫声嘹亮。
4楼昵称:小叶
鹳类体形最为粗壮,头比例较大,嘴粗大,四趾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树栖,通常不叫。类的嘴弯曲,可以跟前三者区分。
狐狸邀请鹳去吃饭。鹳到了他的家里,狐狸端出来两盘盛着一些稀稀的肉汤的浅盘子,然后招呼鹳:“鹳妹妹,你一定不要客气,好好尝尝我的手艺!”他一边说,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很快他的那份汤就没了,盘子也舔得非常干净。鹳的嘴又长又尖,她在盘子里啄来啄去却什么也吃不到。狐狸又假惺惺地问鹳:“你看我做的汤合你的口味吗?”他又虚伪地让鹳再多吃一些。鹳饿着肚子一句话也没有说。这顿饭就这样吃完了,鹳临走时邀请狐狸第二天到她家吃饭。狐狸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吃饭时间到了。狐狸兴冲冲地来到鹳的家里。鹳的饭菜早就做好了,狐狸远远地就闻见鱼的香味,被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但是很快他就沮丧起来,因为鹳是用两只小口长颈的玻璃罐子把美食端上来。鹳用她尖细的长嘴,一口一口地吃着罐中的鲜鱼。狐狸却只能眼看着玻璃罐子里的美食,馋得直舔罐子。这顿饭狐狸什么也没有吃着,只好装模作样地饿着肚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