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业精于勤——拥有勤奋
16202600000045

第45章 刻苦钻研的李善兰

升高必自下,陡遐必自迩。

——《尚书·太甲下》

李善兰(1811-1882),浙江海宁人。他是杰出的数学家,我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先驱。青年时代,经过刻苦钻研,在数学的许多方面,取得了独创性成就;1852年到上海参加西方数学、天文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先后译出80多卷,成为向西方科学学习的先行者;1868年后到北京担任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为培养科学人才竭尽全力,是深受人们尊敬的教育家。

李善兰10岁通《九章》。10岁,在人的一生中是刚刚步入寻求知识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少年时代只能掌握最基本的浅显易懂的知识,不可能涉足专门的深奥的知识。只有个别人例外,他们在少年时代就显露了超群的智慧和才能,独立完成成年人也不容易完成的事情。李善兰10岁学通《九章》就是一个例子。

《九章》是《九章算术》的简称,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系统地总结了从先秦到东汉初年的数学成就。由于书中收入的246个问题分成九章,所以书名叫《九章算术》。

有一天,李善兰偶然在父亲的书架上发现了《九章算术》,便拿起来看。

一边看,一边还动手算。他觉得书中的问题很有趣,一看就舍不得放下,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对此,母亲很有意见。她对丈夫说:“最近,善兰看了你书架上的一本书就入迷了,满地是废纸,饭也不好好吃,深更半夜,一个人还在画呀,写呀,不知他在忙些什么?你要管管他,不然会出毛病的。”

李善兰的父亲说:“你又说外行话了。善兰看的是一本算术书,他每天在演算书上的题目,等他把书上的200多个题目做完,这本书也就学通了。”

“没有老师教,他一个人能学通吗?”

“能!书就是老师。书上讲了很多的计算方法,看他那副认真的样子,估计要不了很长时间,就能学通这本书。”

“他学这本书,有什么用处呀?”

“用处可大啦!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离不开算术。丈量田亩,征收赋税,建筑施工,天文历法,哪一样能离开算术?”

果然,仅仅一两年的工夫,李善兰就把《九章算术》学通了,从此以后,他对算术的兴趣更浓了。15岁那年,他又认真学习《几何原本》,以后又学习了《测圆海镜》、《勾股割圆记》等古代数学名著。在这个基础上,他不断努力开拓前进,终于成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

李善兰30岁的时候,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英法殖民主义者发动了鸦片战争,疯狂侵略我国。1842年5月18日,英国侵略军攻占江、浙两省海防重镇乍浦。由于乍浦距李善兰的家乡海宁不到100里,所以,英国侵略军的种种暴行以及清朝投降派人物的不抵抗行为,很快传到李善兰耳中。

有一天,李善兰的一个朋友来访,他是乍浦人。两人刚落座,那位朋友就说:“英国侵略军太可恶了!他们攻占乍浦以后,兽性大发,四处放火,奸淫抢劫,无恶不作。道路上堆满尸体,河里满是浮尸。”

“我们的军队呢?军队为什么不抵抗?”

“善兰兄,你不知道呀!我们的士兵是勇敢的,曾经跟敌人拼死搏斗过,几次打退了敌人。可后来从上头传下命令,硬要士兵撤退。加上少数将领带头逃跑,才使得我军溃败,人民遭殃。”

“将领带头逃跑,太可恨了!”

“听说英国侵略军入侵乍浦的那一天,有一个都统闻讯逃跑,士兵溃散。可他的女儿有大志,不跟父亲当逃兵,坚守家中。当敌人冲进家门以后,她就投井自尽了。真了不起!”

“应该为这个烈女树碑立传!我们的将领如果都这样有骨气,英国侵略军就占领不了我们的一寸土地。如果都像林则徐那样就好了。可惜他被投降派诬告下了台。看来,投降派、汉奸、逃兵,这三个东西是连在一起的。”

后来,李善兰到乍浦,又亲眼看到了侵略者的暴行,心里很不平静。他写了《乍浦行》、《汉奸谣》、《刘烈女诗》等诗篇,抒发了他的情怀,同时鞭挞了投降派。

外国列强对我国的侵略,使李善兰愤慨万分。他想,中国要想不受人欺侮,就要发展科学技术,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把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这样,国家才会富强,才有力量保家卫国。李善兰在“科学救国”的思想影响下,来到上海,寻求救国的良方妙药。

在上海,有一个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是汉学家,读了许多中文书籍,精通天文、数学,会说流利的中国话。当他读了李善兰的《对数探源》以后,非常钦佩,希望能和李善兰交朋友。后来经过朋友介绍,他们终于见了面。

两个人一见如故,说话很投机。交谈中,李善兰提到了他的夙愿,说:“我15岁时,曾经读过利玛窦、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前6卷,觉得这部书很好,很有用。可惜没有译完。我想,后9卷一定更深奥,想研究它,可没有书。”

伟烈亚力说:“你对《几何原本》这么感兴趣,那太好了。我有这本书的后九卷,你可以把它译成中文,使它成为一部完整的中文译本。”

“先生,我不懂英文,翻译不了啊!”

“那好办,我和你合作,就像当年利玛窦和徐光启合作那样。”

“太好了!没想到渴望20多年,间断200多年的书,今天居然由我们两个完成。这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善兰先生,翻译这本书的困难还是很多的。现在各国的通俗译本,多数把难译的第七、八、九、十这四卷删掉,尤其是第十卷,比较深奥。我们要全部翻译,工作是很辛苦的。”

“工作辛苦一点没关系,就怕翻译不准确。我们多讨论,争取把它翻译好。”

从此,李善兰每天到伟烈亚力那里翻译《几何原本》。他那种细致的工作作风,得到伟烈亚力的赞扬。李善兰常常为了一句话或一个名词,苦苦思索好几天,才找到准确表达原意的词句。

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全部译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在中国有了完整的译本。伟烈亚力对此很满意,高兴地说:“西欧各国以后要想得到《几何原本》的善本,必须到中国来找!”

后来,李善兰还和一些英国科学家合译了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的许多著作。他的译文内容准确,用词简练,有很多专用名词一直沿用到现在,像“细胞”、“子房”、“胚胎”等等。他不愧是沟通中西科学的先行者。

大约是在1858年夏天,有两个青年人徐寿和华蘅芳结伴来到上海,想在上海买一些科学书籍,作为自学参考或作教材。可他们走遍了上海的大小书店,也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书籍。这使他们很失望。

“徐寿兄,下一步怎么办呢?难道我们就这样空手回家吗?”华蘅芳很不高兴地说。

“先不忙回家,再想想办法。”徐寿说:“听说浙江海宁的数学大师李善兰在上海翻译西方科学书籍,我们去找他帮帮忙,准有收获。”

“是个好主意。不过,他住在哪儿呀?”

徐寿分析说:“他跟伟烈亚力合作搞翻译,地点在墨海书馆。我们明天就到那里去找他。”

第二天,他们果然在墨海书馆找到了李善兰。李善兰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徐寿赶紧说明了来意。李善兰听了,很高兴地说:“你们有志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很好。中国应该有更多的青年人学习自然科学,国家才有希望。听说华蘅芳你在数学上很有成绩,希望你继续努力。我这里有几本西方数学书籍,已经译成中文了,你拿回去学习学习。”

李善兰递给华蘅芳几本书,又拿出一本书对徐寿说:“徐寿你对化学、物理有一定的研究,我这里有一本《博物新编》,专门介绍西方的天文、地质、物理、化学,是一本很好的自学教材。书中不仅讲理论,还有实验,你回去以后,边学边做实验,这样进步更快。”

“李先生,做实验的仪器上海有卖的吗?”

“有一点,少得可怜。你们回去要想办法自己制造,或者找找代用品。因为用的人不多,制造仪器的人赚不了钱,所以仪器品种很少。”

“李先生,您除了翻译数学书以外,还翻译什么书呢?”

“还翻译了《重学》、《谈天》、《植物学》。这些书出版以后,我寄给你们,供你们参考。”

“谢谢李先生!”

李善兰57岁那年,经著名洋务派官员郭嵩焘推荐,进入北京担任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同文馆是当时中国最高的学馆。从此,他十三年如一日,一心扑在教学上。他可以说是近代第一个数学教授,培养了很多弟子。有许多人成了有成就的专家。

李善兰晚年,身体过于发胖,心力日衰,常常步履艰难,需要有人搀扶。可他不顾病痛,仍然坚持上课,撰写著作。

有一天,李善兰在熊方伯等三名同学的搀扶下走上讲台,用嘶哑的声音讲课。上数学课光讲不行,必须边讲边画图。当他想站起来,转过身去画图时,腿脚已经不听使唤了,跌倒在讲台上。同学们赶紧把他扶起来,纷纷询问:“李老师,伤了没有?”

“不碍事。大家坐好,我继续讲。”

“先生,您身体不好,先休息一会吧!”

“不碍事。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

熊方伯说:“先生,您需要画什么图,我替您画。”

“那好,”李善兰无可奈何地答应了,“你暂时替我画几个吧。”

事后,李善兰想,绝不能因为我个人的事而影响同学的学习,必须想一个办法,解决我自己不能画图的问题。他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好办法。他用几张大纸,把讲课时需要画的图全部事先画好,讲课前叫同学挂上。同学们见了,深受感动。

临去世前,李善兰的身体很弱,已经不能上课了,他就在家里写书。1882年夏天,几个学生去家里看望他。他正坐在床上,一边擦汗,一边写《级数勾股》。同学们劝他:“李老师,天这么热,你就休息休息吧,不要苦干了。”

李善兰说:“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抢时间,要在短时间内把我已经想好的东西写完。不然,装在脑瓜里的东西被埋到地下,怪可惜的。”

同学们听他这么说,都哭了。

“你们不要难过,人的生死是自然规律。我早想好了,临死前,把想干的事都干完,这样就能无牵挂地离去了。”

1882年12月9日,李善兰去世了。他在数学上取得的非凡成就,使他成为公认的近代最杰出的数学家。这些成就包括:独创了“尖锥术”,建立了“对数论”,提出了有名的“李善兰恒等式”等。他的成就得到了当时中外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作为一个中国人,李善兰在传统的中国不喜诗书而喜算学,其天赋、兴趣自与常人不同,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以诗礼传家的国度,钻研数学尤为不易。对《几何原本》的翻译,更是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勤奋之外要更加坚忍的毅力。但愿末学后进能以他为榜样,为学勤奋,开创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