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业精于勤——拥有勤奋
16202600000047

第47章 冯如刻苦自学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人。他是卓越的航空学家,我国飞行事业和飞机制造的开创者。12岁时到美国谋生,刻苦自学,掌握了高超的机械技术。1903年,美国人发明飞机后,他开始独立研制飞机,几经努力,设计制造出性能先进的飞机并试飞成功,飞行能力超过美方飞机,成为举世瞩目的航空专家。他热爱祖国,在1911年带机回国,为祖国服务。不幸在一次飞行表演时,因事故殉职。他为中国航空业的诞生作出了伟大贡献。

冯如小时候很聪明,常常用捡来的火柴盒自制玩具。他制作的轮船、火车、汽车跟真的一样,引逗得周围的小朋友都来跟他玩,让他做玩具。村里的大人见了,无不夸他心灵手巧。可是由于家里贫穷,他的四个哥哥都因为无钱治病先后死去,就剩下他这根幼小的独苗了。父母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供他上小学。学校里的老师也很喜欢他。

冯如12岁那年,年景不好,家里更加穷困,连饭也吃不上,就别说交学费了。正在这时,在美国谋生的舅舅回来了,见冯如上不了学,就跟他父母说:“让冯如在家里待着不是个办法,那会耽误他的!我看不如让他跟我去美国,兴许还有机会念书。”

冯如听了舅舅的话,高兴地说:“妈,这可是难得的机会,您就让我去吧!”

冯如的妈妈哭着说:“孩子,你还不懂事,到美国去会给你舅舅添麻烦的。再说,咱家就你这根独苗了,你走了,我跟你爸老了靠谁呢?”

“你们放心吧!”冯如说,“等我在美国学好本领,就回家服侍你们。我一定回来。”

经过舅舅的再三劝说,冯如的父母才勉强答应了。刚12岁的冯如就离开家,到异国他乡独立生活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冯如经过千辛万苦的旅途生活,终于到了美国西部海岸的旧金山(当时叫三藩市)。在旧金山跟舅舅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冯如才找到了干勤杂工的活儿。舅舅对他说:“在美国找工作不容易,特别是像你这种年龄更不好找。这次我托朋友四处帮忙,才找到了这个差使。你要好好干,手脚勤快点,别让雇主嫌弃你。”

“舅舅,我保证干好。只是我不会说英语,听不懂他们的话,怕引起误会。”

“这一点我已经跟雇主说好了,你暂时不会说英语可以原谅。不过你要抓紧学,先学口语,然后学英文。今后在家里不要说中国话,逼自己说英语。”

从此以后,冯如白天当勤杂工,晚上上夜校学英文。他聪明又好学,进步很快。

一年以后,冯如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能看英文书刊了,他马上把精力转向自学数学和物理,又大量阅读介绍西方先进技术的书刊。从这些书刊中,他认识到美国之所以富强,是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业发达。

“不学习机器制造,就不可能发展工业。中国要想富强,非发展机器业不可。”

冯如这么想着,决心学好机器制造的技术,将来回国,为祖国作贡献。

后来,他几经周折,独自一人来到纽约一家工厂当工人,同时继续坚持不懈地刻苦自学。

为了能看更多的技术书籍,冯如省吃俭用,从微薄的薪金里挤出些钱来买书。白天干活,晚上读书。有些同伴见他每天看书到很晚时间,很少说笑玩耍,就说:“冯如这小子就知道看书,年轻轻的,像个书呆子啦!”

冯如听了,只是一笑,继续埋头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后,他成了一个学问高、手艺也高的青年。36种机器的制造原理,都被他掌握了。

他开始学着动手制造,整天摆弄个不停。不久,他制造出了自己设计的抽水机、打桩机,使同伴惊讶不已。特别是他制出了一台无线电报机,能收能发,非常准确灵敏,美国人见了也都很佩服。不少华侨青年都来向他学习。他成了一位有名气的青年发明家。

1903年的某一天,冯如打开报纸,一行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美国莱特兄弟制造飞机成功了!这消息使冯如既兴奋又受到鼓舞。他想:飞机是个好东西,是一项奇妙的发明。凭借它,人类飞上天的理想实现了。这样好的东西,不能只是美国有,中国也应该有!不久,从祖国传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的东北,竟跑到中国打起仗来,后来又签订了瓜分东北的条约,而清朝政府毫无办法。

冯如气坏了,对朋友们说:“现在是竞争时代,飞机在军事上也是占优势、不可缺少的。如果用飞机把守中国港口,就能阻止外国入侵了!”

“可制造飞机谈何容易呀!”朋友们说。

“我发誓,一定要造出飞机来,报效祖国。不成功,宁肯去死!”冯如斩钉截铁地说。

制造飞机,是当时的尖端技术,没有技术不行,没有资金更不行。冯如白手起家,困难重重。他把自己的金银玉饰都卖了,还是不够,就回到旧金山,请舅舅帮忙。舅舅说:“你想制造飞机,是件大好事。但是要成功,得花许多钱,要想有资金,唯一的办法是向华侨集资。”

“那就请您帮我做这件事。您在这里多年了,朋友多,出面活动比我强。”冯如说。

“行。”舅舅答应了,“不过一下不会有很多人集资。因为你刚开始,把握性不大,集资人有顾虑。目前能集资多少算多少,只要你制造成功一架飞机,那就不愁没有资金了。”

在募集了一批资金后,冯如在简易工棚里开始了他的飞机研制工作。他和助手们艰苦创业,经过八个月的埋头苦干,第一架样机制造出来了,冯如冒着风险,亲自试飞。不料,飞机刚升上天空就下坠了,冯如也险些出事。

试飞没有成功。更糟糕的是工厂又失火了,把厂房和设备都烧毁了。面对这个巨大的打击,性格刚强的舅舅也叹气说:“冯如,我看就到此为止吧。何必非干这种冒险的事业呢?你干别的不是也能有很多创造发明吗?”

冯如说:“舅舅的话当然有道理,不过我不死心,不想就此罢休。我估计,再试一两次,就有可能成功。如果我们半途而废,前功尽弃,那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安宁,总感到遗憾。”

“我们继续跟你干!”助手们齐声说。

舅舅想了想说:“你们决心这么大,那就坚持干下去。不过资金无论如何弄不来了,没有人愿意把钱往这儿扔。我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你们精打细算地用吧。”

“目前这种状况,只能靠我们自己苦干了。”冯如说。

事情刚有一点头绪,冯如又接到了父母的来信。信上说:“你离家十多年了,我们也老了,时刻盼望你回家。你如果还不回家,以后我们恐怕很难见面了。”

冯如想到父母的生活艰难,想到离别时的诺言,恨不得马上回去安慰双亲。但是目前这种状况能回家吗?不能!他一走,这里就会散摊子,快要成功的事业就会毁于一旦。于是,他恳切地给父母写了回信:“原谅我吧!爸爸,妈妈。你们再坚持一下,等我把飞机制造成功,再回家看望你们。不造出飞机我不回国!”

冯如经过两次失败以后,认真地总结了失败的原因,作了改进。1909年9月,他的第三架试验飞机又制造出来了。

试飞的那天,三个助手都争着要上飞机试飞,冯如不让。他说:“你们都不要上飞机,由我一个人试飞。我的驾机经验比你们丰富,应该由我来飞。”

冯如驾驶着自制的飞机在奥克兰市上空飞行,飞了大约805米。这个成绩大大超过了莱特兄弟在1903年创造的259米的记录。冯如成功了!他成了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家,为中国航空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当他从飞机上下来时,亲友们拥抱他,祝贺他。美国报纸报道了这次飞行的过程,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华侨得知冯如成功的消息以后,纷纷赶来投资。冯如立刻倡导组织广东机器制造公司,后来改名为广东飞行机器公司,他任公司总机械师。

他带着成功的喜悦,写信给父母,让他们也分享他的喜悦。

经过几次改进,冯如制造的飞机性能越来越好。正在美国为革命奔走的孙中山特地看了冯如的表演,高兴地说:“中国大有人才呀!”

不久,传来了国际飞行协会在旧金山举行飞行比赛的消息。冯如的舅舅说:“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参加。冯如,你有把握取胜吗?”

冯如回答说:“就目前我知道的情况来看,各国飞机的性能都有所提高,跟第一届国际飞行比赛相比,这次比赛的成绩肯定要超过上一届。我有信心超过第一届的水平,但不能说我一定能取胜。胜负是次要的,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比赛学习人家的长处,提高自己。所以即使我们在比赛中成绩最差,也应该去。”

比赛开始了。冯如沉着、冷静地驾驶着飞机,升到213米,时速达到104公里,飞行距离32公里。他成功了,并且夺得了冠军!比赛场上群情振奋,都夸奖他创造了好成绩。比赛结果证明,冯如制造的飞机和飞行技术都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他被称为“第一流的航空专家”。

冯如的成功,招来了美国商人的金钱梦。他们想用重金聘请冯如,派人找到冯如说:“你给我们当技师,传授技术,训练我们的技术员和飞行员,我们将给你最优厚的待遇。”

冯如看出对方是要把自己当成摇钱树,想到自己早已立下的志愿,就回答说:“请你回去告诉你的老板,就说我一心想着我的祖国。我的祖国需要我回去为它服务,我不能忘记祖国。”

冯如很快就要回国了,显得特别高兴。舅舅见他这么高兴,说:“看把你乐的,十多年来,我第一次看见你这么高兴。”

“舅舅,我们一同回去吧。回到祖国,我们仍然在一起制造飞机,好吗?”

“你们先回去吧,如果以后真需要我,再走也不晚。”

1911年春天,冯如和三名助手,携带两架自制的飞机从美国回到广州,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回国以后,冯如希望大展宏图,制造又多又好的飞机。然而事与愿违,腐败的清朝政府不但不支持他,反而怀疑冯如在美国与革命党有联系,不肯用他。冯如很苦恼,他感到报国无门,没有用武之地。

“清政府不用我们,怎么办呢?”他和助手们商量。

“他们不用,我们就再回美国去。那里有我们的工厂和设备,制造出来的飞机,不愁卖不出去。”

“干脆把我们的工厂从美国搬回来,自己干。”

最后冯如提了个建议,说:“我想,可以派人和孙中山先生联系,他们可能支持我们。”

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决定派朱竹泉去。朱竹泉很快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联系上了。孙中山果然支持他们。冯如喜出望外,经过几次联系,几次讨论,大家决定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不久,广东革命军政府任命冯如为飞机队飞机长,朱竹泉为飞机次长,其余的人为飞行员。这是我国第一代飞行员。冯如和他的战友们都为此兴奋不已,决心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参加革命以后,冯如按照上级的指示,精心维修那两架从美国带回来的飞机,准备参加北伐。后来因为清朝很快灭亡了,所以他没有参战。

中华民国成立后,冯如继续在广州研制飞机。为了宣传航空知识,唤起人们对航空事业的重视,他几次打报告请求做飞行表演。广东革命军政府批准了他的请求。

1912年8月25日,天气晴朗,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人山人海。冯如站在自己的飞机上,向前来参观飞行表演的人们介绍制造飞机的经过,介绍飞机在国防、交通上的重要性。然后,在一片欢呼声中,他驾机飞上了蓝天。

他飞到哪儿,人们的视线就跟到哪儿。他很快飞过了5里,高度已达200米。他还想往上升,让观众看看飞机的优良性能。于是他紧拉操纵杆,不料用力过猛,锈损的机件失灵。顷刻之间,机身失去平衡。冯如双脚浮空,飞机失去控制,坠落地面。(这件事,也有的说是冯如在降落时,发现前面有几个儿童,便猛拉操纵杆,使飞机上升,结果出了事。)一场重大的不幸事故发生了……当人们赶去营救时,冯如已经躺在了血泊中。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对助手们说:“你们不要伤心,不要因为我死了,就丧失进取心。科学试验免不了有牺牲。你们要坚持下去,让祖国有更多更好的飞机在天空飞翔……”

这位年仅29岁的航空天才陨落了。冯如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创建的航空业绩永存人间。

童年贫困窘迫的家庭环境,迫使冯如流浪到异国他乡,然而,美国的生活或许也给他提供了环境。怀着赤诚的爱国热情,带着对科学的热爱,冯如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学习机械知识,坚持不懈的实验终于取得了惊人成就。冯如的爱国热忱激发他勤奋,他的勤奋又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