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意志决定成败——磨炼意志
16202700000010

第10章 柳公权决意练字

心正则笔正。

——柳公权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大字写得七扭八歪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柳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

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和年龄相仿的小伙伴相比,他的字已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

从此以后,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他感到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柳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这时,一个卖豆腐卤的老头放下担子,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棒不棒?”

老头接过去一看,只见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皱了皱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

柳公权见老头把自己的字说得一塌糊涂,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当,不敢当,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到华原城里看看去吧!”

起初柳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爽朗的笑声,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原城里去看看。华原城离他家有四十多里路。

第二天,他起了个五更,悄悄给家里人留了个纸条,背着馍布袋就独自往华原城去了。

柳公权一进华原城寿门,见北街一棵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地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柳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的老头没有说假话,惭愧极了,心想:我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您为师,我叫柳公权,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

字画汤慌忙放下脚中的笔,说:“我是个孤苦的畸形人,生来没手,干不成活,只得靠脚巧混生活,虽能写几个歪字,怎配为人师表?”

柳公权一再苦苦哀求,字画汤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

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

始得龙凤飞。

老人对柳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自小用脚写字,风风雨雨练了50多个年头了。我家有个能盛八担水的大缸,我磨墨练字用尽了八缸水。我家墙外有个半亩地大的涝池,每天写完字就在池里洗砚,池水都乌黑了,可是,我的字练得还差远呢!”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学习颜体的清劲丰肥,也学欧体的开朗方润,学习字画汤的奔腾豪放,也学宫院体的娟秀妩媚。他经常看人家剥牛剔羊,研究骨架结构,从中得到启示。

他还注意观察天上的大雁,水中的游鱼,奔跑的麋鹿,脱缰的骏马,把自然界各种优美的形态都融注到书法艺术里去。

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可是,柳公权一直到老,对自己的字还很不满意。他晚年隐居在华原城南的鹳鹊谷(现称柳沟),专门研习书法,勤奋练字,一直到他80多岁去世为止。

书法对人的影响是境界上的,在年复一年地熏染下,艺术的精髓会浸润到人身上。在任何领域,培养自己意志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是他对人的一生大有裨益。柳公权,清心寡欲、意志坚定地练习书法,一生好学不倦,善于取长补短,博采百家,终成大器。我们关注历史人物的成长、成才的经历,其实就是要从他们身上寻找成功的特质,从中得出成功的可复制性。这个故事当中柳公权闪光的特质就是意志坚定,或许它也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