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意志决定成败——磨炼意志
16202700000014

第14章 李自成学艺

有志者事竟成。

——刘秀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其实,李自成原先不叫这个名,叫李鸿基。他是怎么改名叫自成的呢?

李鸿基小的时候给一家大财主放羊。这个大财主雇了一个侠客,整天教他的小公子打拳。这一天,李鸿基放羊回来,见那位侠客和小公子又在“劈里啪啦”地练短打,鸿基觉得好奇,便站住看了起来。

“小羊倌,歇着去吧。这玩意儿,你再看也学不会。”那侠客走过来说道。

鸿基不服气地说:“你怎么知道?”

“我会看,你这笨手笨脚的样儿,一看就知道不行!”侠客不屑一顾地笑笑。

“我要学会了呢?”鸿基的脸涨成了茄子紫。

侠客撇着嘴说:“3年之后咱俩比比,我站着,只要你能把我的脚动一动,我就送你一个金娃娃!”

怎么办呢?鸿基回来一想:大话说下了,上哪儿学武艺呢?就是有师父,又哪有钱请呢?

他翻来覆去地想,只有靠力气,力气从哪里来呢?只有练。

于是,他按照自己订的计划进行锻炼。

每天早晨,他赶羊来到小河边的时候,故意不走小桥。他抱起一只羊,鼓鼓劲,六七尺宽的河床,一下就跳过去了。等他这样跳去跳回,把72只山羊全抱过河去以后,自己也累瘫了。可他坚持每天都抱着羊过河。一年的工夫,他就能抱着两只羊,从一丈多宽的河床上跳过去。而且不用鼓劲,还很轻松呢!

从那以后,鸿基每天早晨除了抱羊,还抱牛犊过河。牛长得可快了,一年就有三四个鸿基那么重了,可他照样把它们抱过河。又过了一年,他用5个指尖儿,就能把肥大的老牛举过顶了。

有一天,两头大公牛打架,拼命地抵起角来。鸿基走上前,分着两个牛头向两边一推,扑通两头大公牛同时摔出去了一丈多远。

三年一晃就过去了,按事先约定,鸿基要和那位大侠客比武了。这天,鸿基一点都不紧张。侠客轻蔑地说了一声:“小羊倌,先进招吧。”话刚落,侠客已被鸿基举到空中,足有一丈多高。等侠客落地时,突然跪下,恭恭敬敬地称鸿基“师父”。侠客现在才知小看了这个小羊倌。后来侠客把自己的拳艺毫无保留地教给了鸿基,还给鸿基取了个“自成”的名字,意思是李鸿基“自学成才”。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名师出高徒。有老师传授如何学习是人生一大幸事,而自学成才,能有所建树,则殊为不易。李自成自学武艺,勤于思考,凭借有限的条件,不因自己的贫穷而丧失奋斗的意志,这是难能可贵的。人们怀念他,因为他坚定的意志,更因为他的成功之路闪烁着平民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