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意志决定成败——磨炼意志
16202700000026

第26章 逆境中磨练意志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另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对荣家,对荣智健,1949年是分水岭,是他们走向新生活的开始。这一年,中国解放,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个拥有近6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地上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翻天覆地的变革。生活在新中国的经济中心,而且本身又处在经济领域的活动中心,荣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和新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那时候,荣家在上海的大宅院环境幽静如画,大厅典雅古朴,室内陈设着红木家具和昂贵的瓷器、古玩、盆景,厅堂当中高悬着李可染的《江南渔村图》。

荣智健小时候就在这里度过。后来荣智健追忆青少年往事时说:“我们在上海的大房子是私产,家里有许多个佣人和中、西菜厨师。家人出入常有专车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实行公私合营当作对民族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条有效途径,荣家在上海是当时最积极配合这一行动的。

公私合营之后,荣智健的父亲当时作为上海民族资本家的总代表,当选了上海市副市长。荣家在中国内地的企业已实行公私合营,家族中人一般就不再担任直接的经营管理工作,下一代人似乎可以享受高股息带来的优越生活,而不必从小吃苦。据一些当年认识荣智健的人回忆,那时十六七岁的荣智健是上海知名的“公子”。

他十多岁时第一次开汽车,那是辆红色皮座的开篷英国跑车。他经常开出去兜风,常请同学朋友去国际饭店、红房子吃饭,很大方。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豪门大族亦随世事的沉浮而变迁。荣毅仁家族是屹立不倒的几个“红色资本家”之一。然而,荣家何以在世事的大变动中岿然不动呢?总结起来有这样的经验:第一,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长远的眼光。荣家的决策者始终认为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意志,尊重党和人民的选择是大势所趋,他们毅然的让荣家产业适应国家的改造,最终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有着坚定的意志力。在国家遭遇困难,甚至是在资本改造的过程中即使遇到挫折和不公待遇的时候,仍然相信党和人民,至死不渝的坚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最终,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历史没有忘记他们,荣家仍然欣欣向荣,蓬勃发展,这一事实推翻了中国“富不过三代”的古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