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创新引领世界——时刻创新
16203300000010

第10章 火药和火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板桥

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项伟大贡献。马克思曾把指南针和印刷术、火药的发明称作“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火药是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古代,由于医学和炼丹的盛行,人们对碳、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日益加深。在炼丹过程中,人们发现硫易着火飞升,性质活泼,很难控制。为了使它药性缓和,更易控制,炼丹家们采用了一种叫做“伏火法”的方法,也就是经过和其他某种易燃物质混合加热,或发生某种程度的燃烧,使之变性的方法。火药的发明就是从这种硫磺伏火的实验和制取火药的关键——硝的引用中得到的。

据唐朝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记载道:“有以硫磺、雄磺含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这说明,火药在唐代中期就已经被人们所掌握。

当人们掌握了火药的制造并认识到它的性能以后,很快就应用在战争、武器的制造上。宋代曾公亮等人在1040年编著的《武经总要》中,不仅记述了三种火药的配方,还记述了各种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比如,引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等。当时这些武器还只是把火药装成易于发射的形状,点燃引线后,由原来的抛石机发射出去。到了北宋末年,人们还创造了“霹雷炮”、“震天雷”等杀伤力更大的火药武器。

13世纪初,火药从中国传到阿拉伯,后来火药和火药武器又从阿拉伯传入欧洲。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社会和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火箭是中国最先发明的,已为世界所公认。自三国起,史书就有关于“火箭”的记载。当时的火箭还只是一种在箭头上附着有像油脂、松香、硫磺之类易燃物质,点燃后用弓或弩射出去的“带火的箭”。真正由火药喷射推进的喷气火箭,可能是南宋时期发明的。据当时的史书记载,人们在节日夜晚常放诸如“地老鼠”、“起龙”等靠火药喷射推进的烟火玩物。从原理上讲,有了这些玩具,就易发明真正的喷气火箭。

据《火龙经》记载,古人事先做好一个“低桶起火”的火药喷气装置,再绑到箭杆上。由于这种火箭较好地解决了定向问题,又具有较大的运载能力,因而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到明代,这样的火箭就多了起来。明代茅元仪所著的《武备志》中,就有不少这样的火箭图。如飞刀箭、飞枪箭、燕尾箭,以及可以同时发射100支箭的“百矢弧箭”和“百虎齐奔箭”等等。在《武备志》中还有一种被称做“火龙出水”的火箭,这是一种用于水战中的二级火箭。它先用四支大火箭筒燃烧喷射,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把龙形筒射出去,当这四支火箭里的火药燃料烧完后,再引燃龙腹中的神机火箭,把它们射向敌方。据记载,这种“火龙出水”火箭能射到二三里远的敌方船只。由此可见,当时的火箭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先进的水平。

在元、明时期,古人进一步发明了“飞空击贼震天雷炮”。这是一种雏形飞弹,在《武备志》中有关于它的详细记载。“飞空击贼震天雷炮”是一根装有火药的圆筒,利用火药做推进器(“送药”)。战斗时,人们点燃“送药”,飞弹便直飞向敌营,当发药燃烧完后,圆筒中的火药便在敌营中燃烧、爆炸。

火药和火箭作为中国古代的发明,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据说,火药后来由马可·波罗传到欧洲。但直到13世纪末,欧洲的史书中才出现“火箭”的字样,14世纪欧洲才把火箭应用于战争。

科学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与荆棘,探索的过程也就无比艰辛。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的人才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与挫折中不断完善,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