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创新引领世界——时刻创新
16203300000027

第27章 震惊世界的“籼型杂交水稻”

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当今的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来源于杂交水稻。推广杂交水稻,使过去每公顷产量只有4500多千克的水稻产量增加到7500多千克。联合国粮农组织在1991年有个统计数据,当时杂交水稻在全世界种植的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总产量占20%。这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最杰出代表就是被人们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

袁隆平祖籍江西省德安县,1930年生于北京。他的童年处于动荡的年代,父亲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父亲的义举,对袁隆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中小学读书时,求知欲极强,喜欢提问,善于思考,做事情持之以恒,有决心和毅力。中学毕业后袁隆平立志学农。1949年9月,他来到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开始大学学习。1953年夏,他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1950年11月,相辉学院农学系并入西南农学院)毕业后,来到湖南西部偏僻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探索水稻增产新途径是摆在农业科技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浮夸风和大跃进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60年代罕见的自然灾害,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饥饿像一个幽灵,窥视着中华大地,以农业为基础的古老的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面对着严酷的事实,身为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心情沉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苦心思索。针对当时水稻单产低的状况,他萌发了“培育杂交稻”的念头。1960年7月的一天,他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观察,发现了一蔸“鹤立鸡群”的稻子,足有10余穗,每穗有壮谷160~170粒。经过试验,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受此启发,袁隆平决心大胆地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

但是,这是一项公认的世界难题。生物学常识告诉我们,不同品种的生物之间进行杂交,新一代则能将“父母”双方的优点集中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优良品种,这种现象叫做杂种优势。水稻作为生物的一种,也应具有杂种优势,但水稻又有其特殊性。它是一种自花授粉的作物,雄蕊和雌蕊长在同一朵花里,花蕊很小,只能靠风力来实现自花授粉,而且雌蕊生命力弱,活跃期短,雄蕊的花粉授到雌蕊上,只能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完成,所以说实现异花授粉就非常困难,更何况一粒粒去进行人工授粉杂交了。不仅经典水稻杂交理论上早就断言,水稻“花时短,异交结实率低,繁殖种子的障碍无法逾越”,而且国际上许多先后有此设想的研究人员都对此丧失了信心,放弃或中断了研究。正是在读书时养成的性格特点——坚忍不拔,使得袁隆平踏上了前人没走过的路,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从1964年起,袁隆平开始着手杂交水稻的研究,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他决定分三步进行研究:

第一步,找到雄性不育的植株,再把它培育成雄性不育系,即通常所说的“母本”;

第二步,再找到一种特殊的水稻品种作父本,用它给母本授粉,由此培育出全部保持雄性不育特性的植株,即保持系。有了保持系,不育系才能代代相传;

第三步,还要找到一种稻种与保持系杂交,产生恢复生育能力(自花授粉的能力)的后代,形成恢复系,有了恢复系,就可以大量生产杂交种子供大田使用了。

完成这三步,袁隆平历尽了千辛万苦。

首先,要在自然界中寻找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作为培育不育系的试验材料,这是杂交水稻研究的起点。雄性不育株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袁隆平开始头顶烈日,脚踩污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般驼背弯腰地逐株逐穗寻觅那种神奇的“不育”穗株……从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袁隆平逐穗检查了14000多株稻穗,发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但由于这些不育材料可能属于核不育遗传,而培育不出不育株和不育度都达100%的不育系。一年年过去了,袁隆平带着他的科研小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终于在1970年11月,他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雄蕊花粉不育的野生株,命名为“野败”。

“野败”不育株在生产上无直接利用价值,必须精心进行转育工作,才能把“野败”的不育基因转人栽培稻,进而培育出生产上需要的不育系。袁隆平带领助手奋力攻关,终于在1972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

与此同时,袁隆平把他们最新发现的“野败”的珍贵材料无私地奉献给全国许多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协作攻关。随后,他们在寻找恢复系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1973年他们又成功地筛选出恢复系。杂交水稻终于能应用于生产,迅速大面积地在全国推广,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袁隆平成功了。他和助手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为此,他不仅获得了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也获得了八个国际性的大奖。国际上甚至有人认为,他的发明是继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世界上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但是他却说:“我们要从零开始,向新的目标前进。”

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情,想达到什么样的道德境界,想实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就是一个人的理想。这种理想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人拥有了理想和抱负,才会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才能调动自己的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