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朋友多了路好走——快乐交往
16203600000024

第24章 “青白眼”和“半揖”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古时候,有一个姓吴的人,自以为有点才能,在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势利,常常看不起普通的老百姓,而对权贵则是百般巴结。等他年纪大了,这毛病非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了。周围的人背地里都叫他“青白眼”,意思是为人很势利。

有一天,他通过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得以参加一个重要的酒宴。主人是附近很有名望的一位官绅,吴生非常重视这次酒宴。他身着一件上好布料制成的长衫,这是前两年他女婿送给他的。要不是这主人非同一般,他还舍不得穿呢。穿戴整齐之后,他就早早跑到主人家去赴宴了。

当时在座的都是当地一些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吴生不过是个穷秀才,而且名声不好听,因此一直坐着冷板凳,没什么人愿意搭理他。吴生觉得不是滋味,就挨个儿去向人拱手作揖。其中有一人是当地新中的举人,姓王。他年纪轻轻,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此时他正在那儿和几个年轻人谈古说今,说得兴高采烈。冷不防吴生凑上前来作揖,他吓了一跳,败了兴致,又不好怎的,就回了一个礼,道:“幸会幸会,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老生免贵姓吴,是这里的秀才。”吴生装作一副谦卑的样子。

“噢,吴秀才最近读什么书?”王举人没话找话。

“我读了几十年,还是在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圣人之书。这其间的学问可是一辈子也学不完的哪!”吴生故作感叹,其实他自从打消了中举的念头后,就再出没有碰过书。

“吴秀才说得对。小生读书时也常常有高山仰止之感。比起古人,小生真是自愧不如啊。”王举人谦虚地说。

“王举人真是谦虚啊!谁不知道您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吴生忘不了及时地奉承一句。

王举人听了果然很受用,他一边抱拳一边说:“哪里哪里,比起另一位张举人来说,我可是差远了。”

“阁下说的可是张伯起?”边上的人急忙问道。

“一点没错,他才华横溢,文章常常是一挥而就。”王举人道。

“我还听说大人很赏识他,要封他做官呢!”又有一人附和道。

吴生对张伯起的大名早有耳闻,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结识。现在见大伙说起他,就忙不迭地问:“张先生现在哪儿?你们可曾与他交往过?”

“我们哪有这样的机会啊?”

这时主人过来了,他微微一笑,然后对失望的众人说:“大家是否真的想结识张先生?”

“当然啰,能与这样的才子认识,真是有幸哪。”没等大伙回答,吴生就抢着说道。

主人又是微微一笑,他欠了欠身,道:“那今晚这个愿望可以实现了。我已经宴请张先生到敝舍,估计他马上就要到。”

大伙一听,又惊又喜。可是过了许久都没见张先生过来,大伙就又重新聊起天来,把这事给忘了。

只有吴生还没忘记这事,他苦恼地想:他怎么还没来呢?该不是不来了吧?多好的机会啊!他边叹息边不住地往门口张望。

这时进来一位客人,他虽然衣着朴素,可是气度不凡。这人莫不就是张伯起吧?吴生这样想道。可是,他穿着这样的衣服,哪像一个举人哪。肯定是哪个来混饭吃的穷书生。真是讨厌!

正想间,那位客人走上前来和众人一一拱手作揖,大家虽然不认识他是谁,可都一个个谦恭地回礼。只是当轮到向吴生作揖的时候,吴生随随便便地抬了抬手,算作答礼。那样子可真是傲慢。

这位客人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就转向他人了。这时主人看见了他,就赶紧跑了过来,向来人拱手作揖,那样子甚是恭谨。吴生觉得纳闷,这人是谁啊?难道是一位重要人士?

这时主人发话了,他郑重地向大家介绍刚才进来的这位客人。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伯起。吴生听了十分后悔自己刚才的无礼。在席间,他趁一个机会,跑到张伯起的面前去巴结。只见他满脸都是谄媚的笑容,说:“在下刚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老生这厢有礼了。”说着就要作揖。

张伯起连忙笑着阻止道:“不敢当,不敢当!小生刚才不是已经领受过阁下的半揖了吗?现在只求补回剩下的半揖,阁下就别再费神作揖了。”

众人一听,哈哈大笑。吴生满面羞惭,酒宴没结束就借机溜走了。从此之后,吴生又多了一个诨名,叫做“半揖”。

在日常交往中,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在与人相处时,不能以貌取人,以对方的地位和身份取人,他们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在权贵面前则低三下四。这是势利的人最常犯的毛病之一。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尊严,我们应该以平等的心去尊重别人,这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不懂得尊重别人,自然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