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朋友多了路好走——快乐交往
16203600000030

第30章 巴金奉献友情

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

1935年间,巴金的几位友人在上海组织“文化生活社”(后称文化生活出版社),推举正在日本学习日语和写作的巴金担任总编辑。这年8月巴金回国,以友情为重,担任了职务,一干就是十多年。

在战火纷飞、民族蒙难的年代,巴金辗转于上海、广州、汉口、昆明、成都、重庆、贵阳、桂林等地,和广大人民群众一同经受忧患。他在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写下《抗战三部曲》、《春》、《秋》、《寒夜》、《憩园》等优秀作品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出版工作,坚持为读者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他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了十多年,从不曾领过一分工资。相反,有时出版社在经济上周转不开,他还把自己从别处得来的稿费借垫出来。尽管他在这十几年里把大部分时光都消耗在这个纯义务的工作上面,他却乐此不疲,甘之如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文化生活出版社在巴金的主持下,编辑出版了《文学丛刊》(共160册)、《文学小丛刊》(共三集,每集约10册)、《文化生活丛刊》(共40多册)等八套丛书。这些丛书,具有作家众多、阵营强大、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特点。巴金发现新人新作的许多动人故事,生动地反映出他的牺牲奉献精神。曹禺的《雷雨》写好后在友人处放了很长时间,巴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后,便决定发表。《雷雨》出版单行本,巴金在病中又给它作了细心的校对和改正。从此巴金和曹禺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

女作家罗淑,是巴金至交马宗融的妻子。在巴金的鼓励下,她写出了《生人妻》。1938年2月,罗淑因患产褥热病逝于成都。巴金在敌机连续轰炸的环境中,含着热泪拿着罗淑潦草的文稿,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誊清,然后正式出版。著名散文家陆蠡,1936年来到文化生活出版社时,还是个普通工作人员,兼任会计、事务。他在夜晚勤奋写作和翻译,和巴金成了挚交。在巴金的关爱之下,出版了三本散文集。后来陆蠡惨遭日本宪兵队秘密杀害。巴金一直怀念这位正直、善良、勤奋的友人。

巴金的老友萧乾说:“看到巴金的文集长达十四卷,有人称他为‘多产’。可是倘若他没从1935年夏天就办起文化生活出版社……倘若他没把一生精力最充沛的二十年献给进步的文学出版事业,他的文学作品也许应该是四十卷。”巴金的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他和朋友交往方面的无私品德同样闪现出美丽的光芒。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理解去护理。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严正的朋友。孔子也曾经说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所以,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