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朋友多了路好走——快乐交往
16203600000033

第33章 善意的鼓励

如果说不出别人的好话,不如什么都别说。

——古语

姜红是某名牌大学英语系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家里并不是很宽裕,她一边念书一边兼职家教。

在她的学习当中,有个比较特殊的男孩,叫小南。他12岁,平日沉默寡言,和生人说句话都会脸红,与那些和他一样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们截然不同。也许是太内向了,他的英语成绩一直很差,有的时候竟然考零分,为此他的父母伤透了脑筋。

在姜红来之前,小南请过无数的家教,最近的一个还是姜红的同学。她说小南真是朽木不可雕,她费尽了力气也没有让他开口说一句英语。后来她放弃了,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辞职了。小南父母明知道这位同学辞职的原因,可还是无奈地请她帮忙,希望在她的同学中再找一位家教。

于是这位同学回去之后,就到处帮忙找家教。那时小南父母开出的工资是每小时60元,这在这个城市算不低的了。可是同学们一听是这种情况,多高的工资都不愿接。这位同学在教室里唉声叹气,说,这可怎么向人家的家长交代呀!一边的姜红听了,就说她愿试试看。那位同学喜出望外,她有些不相信地问:“真的吗?到时可别怪我哦。”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姜红的同桌赶忙劝道:“你可要想清楚了。这种孩子最难教了,你没教几次就会灰心的。再说了,那些家长都是急功近利的,如果教了几天没有进步,他们一定会怀疑你的能力,再找个借口把你给开了。所以你要想清楚啊!”

姜红知道同学是为自己好,可是她说:“我也知道,可是这孩子也不能不管他呀。再说了,挣钱哪个是容易的!”

于是姜红就去了小南家。第一次见面,姜红用英语向他问好,可是小南只是怯怯地用中文说了声:“老师。”就不言语了。小南的父母都有些难为情,说这孩子太内向了,老师您别介意。姜红赶紧说没关系,还说这孩子真乖。小南听姜红夸他,心里很高,只是仍然不说话。

第一天教得很费力。开始姜红每教一句,就让小南读一遍,可是小南一句也读不出来。他努力地张开小嘴,想读出来,可是最后却怎么也读不出来。姜红耐心地引导,有时和他一起读,但效果仍然不明显。姜红没了,就对小南说:“你今天不想读的话,就来默写单词吧。”小南听了,紧张的神色稍微放松了一些。不过为了默写这10个单词,他花去了整整半个小时。交上来时,姜红发现10个就错了8个。姜红在心里叹了口气,但看到小南垂头丧气的样子,她就微笑着说:“你的英文写得不错啊!”

听了这话,小南的眼睛骤然明亮了许多,他看了看姜红,红着脸说:“不好。”

姜红的心陡然刺痛了。多诚实的孩子啊!他一定是很久都没有得到过表扬了,而且一点都不自信。我一定要帮她,姜红心里暗暗想道。

过了几天,又到了星期六。姜红问候语时来到小南家。刚开门,小南的父母就高兴地告诉姜红:“自从你上次讲课之后,小南对英语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他每天没事就在本上写单词,你看。”他们一边说一边把小南的作业本给她。

姜红有些不好意思了,她想,我只不过是夸了他一句,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从此之后,姜红每次上课都要表扬小南,不是说你的单词记得更牢了,就是说你的发音有进步。每当这时,小南就会欣喜地抬起头,用他乌黑发亮的睛看着她。那信任和感激的眼神让姜红总是情不自禁地感到心疼。这可怜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变得开朗活泼,和窗外的那些小孩在操场上奔跑呢?

不知不觉,姜红这份家教已经坚持了两个月,小南的英语成绩也提高到两位数。这样的成绩让同学们惊讶不已。她们问:“你究竟是施了什么魔法让这个傻瓜开窍的?”

姜红争辩说:“他可不是什么傻瓜,他只是太内向而已。等着吧,你们会看到他用英文和你们交流的。”“哇!好自信啊。”同学们不相信地笑倒在地。

虽然姜红嘴上这么自信,可是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小南学了那么久,还从来没有用英文和她说过一句话呢?

一个星期六,姜红和往常一样来到小南家。刚刚进门,小南的父母就悄悄地对姜红说:“小南今天有礼物送给你。”

姜红正纳闷,小南从他的房间走出来。他憋着劲,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他父母急了,一个劲地催他:“说呀,别怕,快说呀!”

这时聪明的姜红已经明白了八九分。她的心里也一样紧张,可是为了让小南放松,她仍然微笑着,用英文对小南说:“早上好!小南。”

“早上好!老师。”小南终于说出来了,大家都如释重负。这是小南第一次说完整的英文句子。

姜红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是小南的英语家教。这在她的家教史上可是创纪录的,而对小南来说,这也是第一个那么长时间的英语家教。小南后来克服了自卑,和其他孩子一样顺利地升入高中,考上了大学。说他永远都会记得这善意的鼓励。

在现实生活中,谁都会有难的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都能够给予对方鼓励,伸手相助,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贵人就会出现。有付出才有回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人际交往中,只有我们自己先帮助他人,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有朋友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