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慎重选择
16204200000015

第15章 韩信不信酿悲剧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

韩信自从得到萧何的保举被刘邦拜为大将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助刘邦一举平定三秦,打开了东进的通道。接着又东奔西逐,南征北战,灭魏、破代、平赵、取燕、定齐,南摧楚军二十万。战功赫赫,威震天下。项羽派武涉面见韩信,指出刘邦贪欲奸诈,背信弃义,不可信赖,希望韩信叛汉与楚讲和,自立为王,原刘、项三分天下。韩信认为刘邦不会亏待自己,没有接受武涉的游说。韩信的谋士蒯通又反复分析天下大势,指出韩信誉满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并以越王勾践与范蠡、文种的故事为例,引出“野兽已尽而猎狗烹”的历史教训,劝谏他自立为王,以免灭楚后被汉王所“烹”。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叛汉,又自认为劳苦功高,汉王终究不会害自己的。于是谢绝了蒯通的劝谏,蒯通因此而装疯做巫师去了。

垓下会战,项羽被灭。刘邦做了皇帝,韩信被封为楚王。

项羽部将钟离昧过去与韩信有交情。项羽死后,钟离昧逃至韩信处,韩信不忍叛友而收留起来。刘邦因此而忌恨他。第二年,有人密告韩信谋反,刘邦趁机采纳陈平的计谋,假托游云梦泽,要求诸王会集于陈县,实际是想袭击韩信。韩信知道刘邦是为钟离昧而来,便与钟离昧商量对策。钟离昧自知难保,自杀身亡。韩信提着钟离昧的头去晋见刘邦,刘邦命令武士把他捆绑起来。韩信这时才说:“果然像别人说的那样啊!‘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自然该被烹杀了!”刘邦说:“有人告你谋反。”于是把他弄上囚车,带回洛阳,虽赦免不杀,但降为淮阴侯。

韩信终于明白了,刘邦的确是容不得自己的才能。于是他经常请病假不上朝,成天牢骚满腹,郁郁寡欢。

后来,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兵讨伐。韩信称病不随刘邦去,却悄悄派人与陈豨联系,准备袭击吕后和太子,与陈豨遥相呼应。不慎被门人告密。

吕后与相国萧何谋划,骗得韩信入宫,派武士捆缚而斩首。临死前,韩信仰天长叹,痛悔没有听从蒯通的话。

就这样,一代盖世英豪,不仅自己被斩首,而且还被株连三族,斩尽杀绝。

兔死狗烹,韩信不信终于酿成了自己的悲剧。

在韩信的一方面来说,这是悲剧;在汉高祖的一方面来说,却是智谋。虽然这种智谋是不得已而为之:过河拆桥,夺得天下后便诛灭功臣勋将。为什么如此狠毒,如此翻脸不认人?还是政治斗争,权力斗争在作怪。道理其实很简单。天下未得时,大家都同声响应,同气相求。而一旦夺得天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分享胜利果实,权力再分配时,很容易发生或明或暗的矛盾斗争,这也就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的道理所在。

所以,与其说韩信遭遇的是个人悲剧,不如说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