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代状元
16206900000249

第249章 吕

吕,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因居泾水之阳,故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生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卒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明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状元。

吕幼时便有志于圣贤之学,终日端坐在低矮的小屋中无论严寒酷暑都不出门户,诵读六经,夜以继日。乡试第十,会试不中,入太学,正德三年大魁天下。登第后授修撰。宦官刘瑾与其同乡欲招附门下,吕不从。后因西夏事,嘉靖三年(1524)上疏请皇上入宫亲政事、潜消祸本。刘瑾恶其耿直,欲杀之。吕只得托病辞官。刘瑾被诛才恢复原职,应诏直陈六事“除义子,遗番僧,取回镇守太监”,是年秋,以父病归,人称其“不畏权势,昂首进退”。

世宗嗣位,首召吕。吕上疏劝世宗,勤学以为新政之助,请皇上“克己慎独,上对天心,亲贤远谗;下通民志,庶太平之业可致”。“大礼”之争,吕榕与桂萼、张璁不协,上疏十三事,激怒世宗,削职下狱,后谪解州判官,摄行州事。任上,他体恤孤寡,减免丁役,劝农桑,兴水利,办教育,筑堤护盐池,政绩卓著。嘉靖三年(1524)升南京宗人府经历,历官尚宝卿,吴、楚、闽、越士从者百余人。后晋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选国子祭酒,礼部右侍郎,署吏部事。后辞官,还归故里著述讲学。

吕立朝持正敢言,仕官30年,家无长物。终身未曾有惰容,为明代著名理学家,主张学以穷理,实践为主,独守程、朱理学。一生讲学、著述,孜孜不倦,著述甚丰。享年六十四岁。当时高陵人为之罢市三日,解梁及四方学者闻之,皆设灵位,以示祭奠。世宗亦下诏辍朝一日,赐祭葬,谥文简。有《四书因问》、《易说翼》、《泾野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