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经典故事丛书(上下五千年2)
16207000000023

第23章 李世民雁门解围

隋炀帝杨广两次征讨高丽未果,觉得脸上无光,于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又带领几十万人马,第三次讨伐高丽。

大队人马赶到辽水西岸时,已经没有刚出发时人多了,有一些兵士在途中偷着开小差跑了。水军船队登上平壤西海岸,准备进攻平壤。实际上隋军将士已无斗志,如果高丽兵还像头两次那样勇敢抗击隋军,很有可能再次获胜。但经过两次战争,高丽国大臣不愿再交战,大多要求讲和。高丽王同意了多数人的意见,押解着以前逃到高丽的隋将兵部侍郎解斯政,过辽水去见炀帝,表示愿意归降。

杨广很高兴,因为他内心也没有把握是否能打赢这一仗,更怕第三次再输,现在高丽求和,正合他意,这就等于他胜利了,挽回了已经丢过两次的面子。于是下令退兵返朝。

班师路上,杨广让士兵们大唱凯旋歌,他自己不在车辇里坐着,而是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显出神采飞扬、不可一世的样子。不料,大军走到邯郸境内时,突然杀来一伙农民军,带头的是杨公卿,一马当先扑向杨广。杨广大吃一惊,幸亏有勇敢的禁卫军保护,才算保住了命,杨公卿一伙义军抢走40多匹好马飞奔而去。杨广没了威风,从马背上爬下来,钻进车辇里,不敢露面了。

10月份,杨广回到长安,把押回来的叛将斛斯政处死了,然后让高丽国使臣回去捎信,说大隋皇帝宣高丽王来朝,当然是要显示一下他的威风。然而,高丽王不买他的账,推辞不去,这又使杨广丢了面子,下令做好第四次东征高丽的准备。

事后杨广冷静一想,时值冬季,辽东寒冷,不宜作战,于是决定推迟到来年再做计较。

这期间,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但大臣们都知道杨广愿听好消息不愿听坏消息,所以谁也不报告义军的事,杨广则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他可尽情享乐了。长安住腻了又移居洛阳,第二年夏天,杨广又带领百官到北方避暑。

杨广在各地都修了行宫,宫中都有妃嫔宫女太监。他们一行首先来到太原郡晋阳宫,宫中两位贵人不知空等了多少年,才算见到了皇上。杨广在这里住了几天,觉得太原不算凉快,又继续北走,来到汾阳宫(山西阳曲)。这里气温凉爽,适合避暑,但行宫小,百官和兵士住不下,只好在野外山谷搭草棚子住,杨广却不理会这些,只管自己凉快。

转眼到了秋天,杨广心血来潮,要到边塞去视察。这一天,杨广一行过了雁门关(今山西省代县)往北走进入牧区,正放眼欣赏草原风光,远处急驰而来的两匹快马,眨眼间来到杨广面前,从马上跳下一位突厥打扮的人,呈给杨广一封密信。

杨广展开书信,见是义成公主亲笔写的。义成公主是杨坚宗室的女儿,当年文帝杨坚把她许配给突厥酋长启民可汗,结成亲戚关系。大为五年,启民可汗病亡,他儿子咄吉即位,称始毕可汗,按风俗,义成公主成为始毕可汗的可贺敦(即妻子)。如此以来,杨广与突厥酋长始毕可汗也是亲戚了。但是,杨广竟无事生非,鼓动始毕可汗的弟弟叱吉没与他哥哥作对。叱吉没告诉了哥哥,始毕可汗大怒,遂与隋朝断绝往来。

始毕可汗听说杨广只带领2万禁卫军,便召集几十万兵马,进攻隋炀帝。义成公主担心隋朝没有防备会吃亏,便写信密报这个消息。

杨广看罢义成公主的信,吓得立即往回返,刚进入雁门关,始毕可汗率突厥大军迫过来了。突厥大军全是骑兵,进军的速度快,烟尘滚滚而来,刹那间将小城雁门关包围起来。

杨广西战心惊地登上北城楼,察看敌情,突厥骑兵之多,一眼望不到边,吓得他冷汗直流,就在这时,突厥兵一齐往城楼上射箭,一支箭射中杨广头上的皇冠,吓得他扑通一声坐在地上,竟失声大哭起来。杨广哭够了,才想起召集大臣们商量退兵之计。有人提出让皇帝带3000骑兵突围,但大部分人反对,认为3000骑兵要突破几十万大军非常危险,应该派人到四方调兵救援,再派人去突厥让义成公主帮忙。

杨广采纳了后一种意见,然后又亲自对守城的士兵许愿,只要守住城,以后不再征辽,而且论功予以重赏。士兵们增添了勇气,前赴后继,坚持战斗。

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李渊,接到皇帝的救援信,忙派二儿子李世民带1000亲兵奔赴雁门关。

李世民路经五台山时,发现一支隋朝人马驻扎在这里,原来是屯卫将军云定兴带领的2万救援部队,他们见突厥兵太多,没敢交战,在这里侍候其它援军。李世民虽然只有18岁,却很有头脑,他对云定兴说:“突厥可汗始毕因为我军离雁门关遥远,才敢发兵攻击大隋天于。如果等援兵到齐,雁门我军就危险了。不如采取虚张声势迷惑敌人之策,白天在几十里山林中插满旌旗,夜半击打钲(行军用的铜制打击乐器)鼓遥相呼应,突厥则误以为我援军汇齐,便会自行撤兵。”

云定兴认为是好计,立即制作旗帜筹集钲鼓,短短3天时间,五台山脚下处处飘扬着隋军旌旗,夜里钲鼓声阵阵,不绝于耳。始毕可汗果然以为隋朝来了大量援军,不禁心虚起来。义成公主也派人报告始毕可汗,说突厥有紧急战事,让他立即返回。于是,始毕撤兵而走。

隋炀帝终于转危为安,急忙赶回洛阳,但对守城将士论功奖赏的诺言,早忘得无影无踪,对于立了大功的李世民,也没有半点儿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