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城市呓语
16208400000063

第63章 百尺之床,所卧不过尺半

香港有一个很有名的厨师,技艺非凡,名动公卿。都劝他自己撑起一个门面,说以他的手艺和声名,不出几年,即可豪富,何苦受雇于人?他笑笑,说了一句话,这句话是:百尺之床,所卧不过尺半。

这是一句偈语,其中的禅意,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得透的。这个厨师,大约很有慧根,所以身居红尘十丈的香港,还能有这样的定力。也确实如此,百尺之床,你最多不过占据尺半的位置,想清了这个道理,你就不至于让糊涂油蒙了心。读清人笔记,看到这么一则记载:曾国藩嫁女儿,是从船上发的嫁妆——当时他正在回任两江的路上,压箱底的陪送,只有二百两白银。连他的九弟曾国荃,都不敢相信,亲自打开来看,果然,就是二百两!以曾国藩的声名、地位、权力,要聚敛财富,何止亿万?但在他幕府里呆过的人都知道,他是没有什么积蓄的。位极人臣,手握重兵,而又身居两江膏腴之地,像曾国藩这样立品自爱,古今没有几人。别的不说,他的胞弟“曾九帅”,就利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掠金夺银,骚扰百姓,大发不义之财,很受时人的讥评。所以连毛泽东早年都说:吾于湘人,独服曾文正公。

清朝末年,官场十分腐败,段芝贵为了巴结当国亲王奕匡,不仅动用几十万两银子的北洋公款,而且在老匡的儿子振贝子路过天津时,还为他置公馆,包娼妓。官场行贿,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拿到今天来比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因为据说北京某巨贪仅送给他某一情妇的住宅,就是九套,而他贪污挥霍的数额,更是贪黩的奕老匡想都不敢想——那是几千万!

这个人真是利欲熏心。想来他的妻子儿女,也不是多么明智,不然他不会这么一步步走到悬崖边上。不知道他们听没听说过“百尺之床,所卧不过尺半”这句话?想没想到过月盈而亏、水满则溢?这样地聚敛财富,暴殄天物,瘦天下以肥己,简直是丧天害理!前几天看新闻联播,朱镕基视察云贵山区,那里的百姓至今仍是衣衫褴褛,坐在火塘前煨山药、烧苞米吃。我丈夫说,和20年前一样,那时他去威宁援建制糖厂,老百姓也就是这么坐在火塘跟前。苦寒山区的人民,好饭食,也就是烧苞米。相比较之下,贪官们如此搜刮民财,生活糜烂,不是天理难容吗?老百姓说,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善恶都报,过去,我们一直把这叫迷信,安知这不也是一种天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