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求知文库-能源解密
16211200000007

第7章 强劲的风能(1)

风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但是对于风的产生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究竟风是怎样形成的?它的能量有多大?人们如何驾驭使用它?更是值得对它进行一番研究。

风的形成和风能

风的形成

地球的表面被厚厚的一层大气包裹着,它足足有120多千米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气层。越接近地面,空气的密度越大。换句话说,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多种气体。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质量,所以空气是有质量的。

地面的空气不是静止的,它时刻都在运动,气象学上把空气的上下移动叫“对流”,若是不规则的运动就称“紊流”。只有当空气沿地面作水平运动时才叫“风”。这种风有一定的方向,例如,东风、西风、南风、北风等。

产生风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而气温又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所以风是由太阳影响而产生的,它的能量来自太阳的辐射。具体地说,太阳辐射与地球自转和公转变化,使地面各处受热不均,大气的温差随之发生变化,促使空气流动。加之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变化,以及地形高低不同,空气流动产生的风就千变万化。

风有一定的季节性和时间性,因为大陆、海洋、山地等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和释放情况不一样,学术上称作“比热”不同,使大气产生压差,影响空气的流向。例如,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低,大气压力高,这种高气压的空气就流向海洋温暖的低气压区。像我国,多数海洋在南方,于是冬季多刮北风。相反,夏季太阳辐射到内陆,陆地显得比海洋更热,这时陆地的气压变低,空气就从南方的海洋流向北方的大陆,因此夏季多刮南风。这是就大的季节性规律而言。若在一天之内,白天太阳的辐射热在海水中容量大,陆地受热快,散热也快,陆地是白天热,夜间凉,所以白天风从海上刮向陆地。海水蓄热多,夜间海洋比陆地热,海洋的气压低,风就从陆地刮向海洋。住在海边或大湖周围的人对这种风向的变化感觉较深。当然,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具体地方还有地形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空气的流动也不一样。例如,白天凉风多往山上吹,夜间山风多向平地刮。这些现象都是山上、山下受太阳辐射不同的结果。其实风受多种因素影响,非常不规则,甚至瞬息万变,来去无踪,令人难以捉摸。

风能量的测算

风向变化多,风的大小变化也多。如何测量风?这是一项专门技术。人们知道,风的运动有速度,空气有质量,这就是风速和风的密度。进行风的测量,少不了风速和风的密度。科学家测算风力有许多公式,最简明的是下面这个表示风力的公式:

E=12ρV3F

式中:E——风能量(瓦);

ρ——空气密度(千克/米3);

V——风速(米/秒);

F——垂直于风速的截面积(平方米)。

由上式可以看出,如果其他因素变化不大,风速就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风速与风能量是成立方关系。

在测量风的能量时,风速的重要性如此大,所以有专门的测量仪(风速仪)来测量。它是计算在单位时间内风的行程,常以米/秒或千米/时来表示。由于风不恒定,风速经常变化,所以风速仪也只能按一定时间去捕捉它。也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测得多次瞬时风速,然后把它们平均起来计算。于是得到平均风速,例如日平均风速、月平均风速和年平均风速等。当然,在同一地点,风速仪设置的高度不同,所得风速结果也是不同的。风速是随高度而增强的。气象上通常以离地面10米高度为测风标准,以便统一比较。但是也有按不同高度测量的,目的为适应不同需要。特别是现在开展风能利用,准确的风速测定尤为重要。

根据风速的大小,人们常把风的大小分成若干级别。每天听天气预报,总有某时某地刮几级什么方向的风。这种风级的划分已有国际标准,现在世界通用的是根据1946年修订的18个等级,但在实际应用中只有12个等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最大的风为12级大风。

空气的密度不同,在单位面积流动时产生的动能也不一样。风能密度就是通过单位截面积风所含的能量,常以瓦/米2来表示。因此,风能密度是决定风能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前面提到,空气的密度与高度有关,实际上是取决于气压和温度。不同地方风能密度不同:通常地势低和沿海的气压较高,空气密度大,风能密度也就大;反之,高原和高山空气稀薄,风能密度就小些。不过往往地势高,气温低,风速大,风能潜力仍然不小。总之,风能量的大小是多因素综合的,应作具体的分析。

风能资源评估

风是活动变化着的东西,谈到它的资源就不如矿物资源那样好评估。世界上有过各种估算风能资源的方法,最早有人估算地球近地层的风能总量约13000亿千瓦。后来,世界气象组织估算,全球可利用的风能总量约为200亿千瓦。这是根据太阳能转变为风能辐射量计算的结果,应是比较准确的。但无论怎么说,风能资源评估的数字都是非常巨大的。然而在这巨大的数字中,究竟中国的风能资源如何?根据近年来中国气象科学院的研究成果,全国风能贮量约为32亿千瓦,其中现阶段可利用的风能资源为2.53亿千瓦。中国风能丰富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在内陆地区,主要是沿东北、内蒙古到甘肃走廊和新疆一带的广阔地区。在华北和青藏高原也有一些地方的风能资源较丰富。东南沿海的风能密度在200—300瓦/米2,年平均风速7米/秒左右,全年有效风时约6000多小时。内蒙古和西北地区的风能密度为150—200瓦/米2,年平均风速6米/秒左右,全年有效风时5000—6000小时。青藏高原的风能密度较低,约150瓦/米2,但年平均风速也可高达6米/秒左右,全年有效风时5000多小时,有的高山可达6500小时。总的说来,中国的风能资源状况是比较丰富的,覆盖地域也较广阔。由于风能分布受地形的影响较大,有的地方总体上看风况不算好,但局部地点风力却非常强。例如,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附近海拔2600多米,年平均风速竟高达11.7米/秒,风能密度也有100多瓦/米2。又如江西省的鄱阳湖北岸狭窄地带,因受大湖水体及狭窄湖道的效应影响,形成了特殊的风能优势,年平均风速高达7米/秒,有效风能5000—7000小时,风能密度达500瓦/米2。由此可见,风的资源要按具体地点测算,范围越小,观测数据越多,风能资源的测算就越可靠。为了开发利用风能,现在各地都在加强风能资源研究。

风能利用的发展史

人类利用风能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利用方式是行舟。行船使帆,无论是古埃及尼罗河上的风帆船,或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木帆船,都有两三千年以上的文字记载。我国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风帆的象形文字,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当然,最辉煌的风帆时代还是明代初期,14世纪初叶,著名的中国航海家郑和,他率领庞大的帆船队伍,七下西洋,扬帆远航。他比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早90年而闻名于世。当时我国的风帆技术是非常了不起的,它在以后几个世纪中,都是人类利用风能的先导,直至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而后有了轮船,风帆船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作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风帆船至今也未绝迹,仅我国的内河航运,风帆货船仍有一定的数量。至于体育竞技的帆艇和旅游帆船,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在发展。

风能利用的另一方面是风车,它可以用来提水、磨面等,能替代大量的人力劳动。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风车提水,大约12世纪初,风车从中东传入欧洲,特别是16世纪前后,荷兰人利用风车排水,在低洼的海滩地上建国立业,今日已成为欧洲的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但是他们没有忘记风车,把它视为国宝。在机泵、电泵出现前,风力提水在欧洲十分普遍,至今北欧国家还保留了大量荷兰式的大风车,它是人类文明史的象征,也是今日观光旅游的景点。进入近代,19世纪末,丹麦人首先研制了风力发电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飞机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空气动力学的理论、风机叶片的制造技术、材料和电子自动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为风力发电机的大型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风力发电应运而生,现已成为新能源的重要产业之一。与此同时,各种现代化的风能利用也日益提上议事日程。

现代风能利用技术

风力发电

自从1890年丹麦政府制订风力发电计划以来,整整经历了一个世纪,风力发电技术才逐步成熟起来。这是一条不平坦的技术发展道路。100年来,世界各国研制的风力发电机类型很多,数不胜数,从大类分,主要有水平轴型、竖轴型(又称垂直轴型)和特殊型(如扩压式和旋风式,现在尚处于探索性研究)。

水平轴型风力发电机这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生产量最多的风力发电机。小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比较简单,如10千瓦以下的风力发电机,特别是几百瓦的充电式微型风力发电机,主要部件有叶片、传动轴、齿轮变速箱(微型机可以不要变速箱)、发电机、尾翼和塔架(微型机只用支撑杆和拉线)。

这种小型风力发电机,一般有2—3个叶片,多数用玻璃钢材料粘贴,微型机也有木制的叶片或金属叶片。多数都是升力型叶片,如同飞机的翼型,风能利用率高。发电机多选用低速永磁发电机,这样可以省去增速器和励磁机构。尾翼(或称尾舵)是调整风向用的,可使风机保持对准风向,同时也可用来停机,使风机偏离风向而停止旋转,特别是当风速过高时,尾翼可以起保护风机的作用。塔架或支撑杆是用以承载风力机的重要部件,它要承受风力机的静载和动载,应牢固不产生振动,才能保证整机的安全运行。我国研制生产的水平轴小型风力发电机较多,产量居世界首位,每年生产万台以上。目前我国安装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有15万多台,主要在内蒙古牧区和其他偏远无电地区。容量多数为100—200瓦,近年来也发展一批500—1000瓦的独立户用的风力发电机。这些都是要用蓄电池充电,从铅酸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也可经逆变为交流电,以方便用户。1—1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可解决较大用户的需要,如部队边防哨所、小型工厂、作坊或海水淡化等用电。许多发展中国家,电网覆盖率低,尤其是农村地区多数缺电,架设输电线路投资大,由于用电量不大,长距离送电线损耗多,经济上不合理。因此发展小型风力发电机独立供电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