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位于我国山东省中部,南麓始泰安城,北麓止济南市,总面积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峰,海拔1532。7米。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同样也是“五岳”之首,分别为最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西岳华山。所以泰山又称东岳,有“中华国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誉。
泰山多松柏,壮丽而独特,山体厚重,山势峭拔,以雄伟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泰山具有极其美丽壮观的自然风景,其主要特点为雄、奇、险、秀、幽、奥等。泰山巍峨,雄奇,沉浑,峻秀的自然景观常令世人慨叹,更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
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故而,古有圣人孔子所言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又有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除了以上所言,泰山还具备着诸多神奇色彩。
诸如,相传上古时期有七十二位君王曾封禅泰山。自秦至清,史籍上明确记载到泰山封禅的也有十二位皇帝。泰山是历代帝王封禅祭祀的圣地。
封禅是一种祭祀性的礼仪活动,“封”是在泰山上堆土为坛,在坛上祭祀天神,报答上苍的功绩;“禅”是在泰山下扫除一片净土,在净土上祭祀土神,报答后土的功绩。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天高不可及泰山”,祈愿“天地交泰”。于是,凡所谓“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泰山之巅,积土为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归功于天;然后,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祇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设坛祭地,表示后上加厚,福广恩厚以报地。这就是历代帝王狂热追求的泰山封禅大典。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视为国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征,皇帝本人也俨然成为“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了。
司马迁从《管子》中找到名字的上古七十二君王中有十二位,他们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这些人都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
故而泰山也被蒙上了一抹神秘色彩,导致每年来泰山探险的人络绎不绝。
——————————
天才蒙蒙亮,夜空中还有着疏疏落落的点点星光。
而然此时,在这“天下第一山”上,玉皇峰之巅,一块有半丈大小的石岩上,一道挺拔的身影正面东背西静静的盘坐在哪里。
借着朦胧的星光,我们隐约可以看见那盘坐在石岩之上的身影,是一个二十六七左右的年轻人,胸前挂着一个棱柱体的水晶项链,双目紧闭。脸庞没有多么俊朗,至多只算是清秀,不过配上身上那股莫名的气质,却格外的引人瞩目。
这时,天色起了变化,天地间的黑暗渐渐被驱逐消散,夜空中原本疏疏落落的星光也渐渐隐没。在那天际的尽头似乎有东西挣开了枷锁。
突然,盘坐在石岩上的年轻人猛地睁开双眼,一抹精光从中一闪而过,在这黑暗的天地间显得格外耀眼。
“十年了,从得到《太虚紫气金章》,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的修炼,今天终于要突破到筑基期了,不枉我这么多年的苦修。”年轻人的脸上有欣喜之色浮现出来,不过片刻后又复归平静。双眼紧闭,等待最终时刻的来临。
仙道有四大境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练虚合道》、最后渡劫羽化登仙。如今易青就在炼精化气之境上打滚。
炼精化气这一大境界,又有养气、开脉、筑基、元海四个小境界。易青就处在第二个小境界之上,已然开脉圆满,即将突破筑基期的境界,
如果说筑基期之前还算是处于凡人之列的话,那么一但突破到筑基期,打通天地之桥,人体就会产生本质的变化,超凡蜕俗,不仅实力会成倍的增长,就连寿命也会增加百年,所以易青才会那么高兴。
仅是仙道第一大境界就有如此成果,之后的《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乃至《练虚合道》又不知有何等伟力。想来排山倒海,摘星拿月不过等闲。
不过可惜的是易青所得到《太虚紫气金章》残缺不全,仅有《炼精化气》境界的修炼方法。这让易青曾遗憾不已,不过又一想,自己能得到修仙法诀已是天大福缘,若过于太过贪心,未免不好。
《太虚紫气金章》,顾名思义。就是采取天地精华,纯阳紫气修炼的意思。
金乌东升,紫气充盈。正是修炼《太虚紫气金章》的好时机。泰山之巅,靠近苍宇,灵气比城市之中更加浓郁,更加容易捕捉纯阳紫气。故而、易青选择这里做为突破的地点。
天际变得火红,一轮散发璀璨耀眼金光的大日冒出梢头。易青抱元守神,手捏真灵不动印,呼吸天地,只见一缕缕朝阳紫气从东边天际尽头飞来,顺着他的呼吸被吐纳吸收。
在紫气的映衬下易青晶莹的肌肤下也显出淡淡紫晕运转全身。不一会儿,整个人都被笼罩在氤氲紫气中,体内《太虚紫气金章》运转,蜂拥而来的纯阳紫气不断被炼化成真气,汇入丹田之中。
贯通天地之桥,简意一点的说其实就是打破肉身对灵魂的阻隔,让人的灵魂可以直接感应天地,肉身得到天地之力滋养,不再是被动吸收天地灵气。
“夫天地状、空明无生、抱元守神、汲天地之精、藏精养气、故能寿敞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随着易青开始打通天地之桥,心神处于极度宁静的状态,一道经文忽然在易青的心中浮现。这句话是《太虚紫气金章》的开篇。
“若天地状,空明无生..”易青脑海中灵光一闪,不断咀嚼,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嘴角渐渐露出一抹笑容,一时间仿佛天地间大放光明。
更多的纯阳紫气蜂拥朝着李然涌来,让他方圆十丈内都笼罩在淡紫色华光之中。大量的紫气被不断炼化汇入丹田之中,易青心中喜悦,他知道他快要成功了。
然而似乎天不容他,就在易青即将成功的刹那,凭空“轰”的响起一道炸雷,太阳还在,“噼里啪啦”就有雨点打了下来。
哼——
易青闷哼一声,一丝血迹顺着嘴角淌下,睁开双眼,仰头看天,感受雨点砸落在脸上的触感,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苦笑。
感受着体内四周暴动的纯阳紫气,易青眼中闪过一抹悲色。在又一声惊雷中,整个人炸做了血雾。
没人看到的是,在血雾中一道微不可见的毫光一闪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