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释然
1627100000048

第48章 唤起内心潜在的力量

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和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和本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政治浪潮席卷着文化人。胡风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据牛汉回忆,五十年代初,他和胡风见过几次面。那时胡风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牛汉不止一次看见他在房间里急速地走动。有一次,牛汉止不住问:“胡先生,你的神经不会绷断吧?”胡风异常自信地说:“哪里会脆弱到那种地步,我的神经有缆绳那么粗,多大风暴也不能奈它何。”“神经有缆绳那么粗”,这是一种心灵的力量,是战胜风暴的唯一凭借。历史的洪流里,有暗礁,有漩涡,命运的舵往往不能把握方向,唯有内心的定力,才能铸造神经的缆绳;唯有像缆绳一样粗砺坚韧的神经,才可以在风雨飘摇中让生命之帆高扬。同样是在上个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与领袖开展了那场著名的争论。领袖大怒,公开点名批评,此后此公命运多舛,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搬开压在头顶的巨石。晚年的梁漱溟,美国艾恺教授在采访他时问他,是否是那场历史大游戏中失败的一方?梁回答说:“我并不失望”,“也没有遗憾”,“我做完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情。

”梁漱溟活到95岁才离世。艾恺教授不得不感慨:“总的来说,梁漱溟是一个幸福的、惬意的老人,世间的万事都不足以动其心。”正如梁漱溟自己说的:“生命是心,是心表现在物上的,是心物之争。历史一直是心对物之争,一次一次无数次,一步一步无数步。”在这“无数次”和“无数步”中,被征服的,是心外的物。不被征服的,是非常“自我”的心。原北大校长马寅初,因“新人口论”被批判,被革职。有人把革职的消息告诉他,他正坐在藤椅上对一个问题作形而上的思考,听到消息,他轻轻的“嗯”了一声。几十年后,有人把平反的消息告诉他,他同样坐在那张藤椅上,同样是轻轻地“嗯”了一声。这就是宠辱不惊的马寅初,活了101岁的马寅初。唤起内心潜在的力量,在心灵的深处找到另外一个比现实中更强大的“自我”,来抵御现实中的狂风恶暴,就是梁漱溟先生说的:“深深地进入了解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才得避免和超出了不智和下等--这是最深渊的学问,最高明最伟大的能力和本领。”这是一种现实姿态、心灵智慧和精神气质,为自己的人生赢得身后多少嘉许和景仰。多少年后,忆陈年旧事,提其名,人们忍不住要赞,嚯,那人!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