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释然
1627100000070

第70章 城市与宽容

城市无论大和小,都应该具备宽容的品质,这是城市起码的城市精神和人文素质,因为城市首先是一个人能够自由挥洒向往的梦想飞地。最近,我的一位朋友从这个小城市走出去。虽然他才华横溢,可是熟悉的人却料定他不会有大作为。原因是这人很傲气,而且并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可是,很快他在一座大城市的一家大公司里,坐到了副总裁的位置。他给我讲了一种现象:中国人到外国去有出息;小城市的人到大城市有出息。地方小,人与人之间熟悉的程度高,彼此像一个篓里的螃蟹,用大螯紧紧夹住对方,即使篓子很浅,但谁也不能出头。朋友说的这种现象其实包含着一个道理。城市的大小与它的包容性有很大关系。在一个很小的城市,会清晰地让人看到,四周到处都是裙带关系,人际关系主宰着一切,同时也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会不会出人头地,并不取决于他有没有才华,而是看他会不会“做人”。

可怕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在不发达地区和小城市存在更为普遍,是因为这些地方“市场化”还远远不够,人才合理配置的重要性显得无足轻重。那么,一个人本身有没有才华也就无关紧要了。在一个资源被行政高度垄断的地方,如果他不随波逐流,加之鲜明的个性、很坏的脾气,那个他所在的小城市,不会给他太多的宽容。有位在深圳工作的同学告诉我,在深圳创业成功的,除了年轻人,有许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有年龄更大的老年人。这些人本来在内地小城市的体制内,几乎要默默无闻毫无建树地度过一生,可是到了深圳却大放光彩。退一步说,如果继续留在原来的地方,那他可能一辈子没有成功的可能。这些人几乎无一例外都很有个性。个性是创业的前提,又是人际关系的克星。如果小城市包容了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他们就可能安心在小城市过一辈子,而且很滋润。

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们能够走出去,在开放的城市获得创业的成功,又源于小城市的刻薄寡恩作为推手。小城市生活的人,给人的感觉,好像不是在钻研专业,立足事业,而是醉心于拉关系,像蜘蛛一样结网,这张网是一群人共同织成的一种利益共同体,它罗织党同,排斥异己,杯酒相见,称兄道弟,利益均沾。市侩与庸俗的气息,令人厌恶也令人窒息。未能摆脱农耕时代宗族血亲式的密切和投桃报李的狭隘江湖。其实,城市无论大和小,都应该具备宽容的品质,这是城市起码的城市精神和人文素质,因为城市首先是一个人能够自由挥洒向往的梦想飞地。这里需要汇集千姿百态的价值观,神态各异的表情,奇形怪状的服饰,棱角分明的个性和种种愤世嫉俗与离经叛道。总之,我总是希望能在一个城市街头看到嬉皮士,看到地铁车站卖艺的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我未必要像他们一样去生活,但是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一个城市对参差多态的人生的宽容与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