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筷子烧热了要发红,再热就能发出黄光,如果温度再高,便能发出白光,这种现象就叫白炽。
电流是有热效应的,用电流使导体热到一定的温度,能不能发光呢?
戴维发现,当电流从细细的白金丝上通过时,那白金丝会发出很微弱的光,接着,白金丝便在空气里烧掉了。
白金丝上的弱光为后人照亮了探索的道路:让电流通过某种导体,使它温度达到白炽,不就能够照明了吗?这就是关于白炽灯的设想。
科学的设想是发明的火花,英国、俄国和美国都有人研究这个课题。其中有大学生、教授、科学家,他们当中贡献最大的是美国发明家托马斯·阿·爱迪生。
爱迪生连中学也没有进过,他12岁就到火车上去卖报。他的知识是自学来的。他学习科学,既动脑又动手,有一次在火车上做化学实验,险些引起火灾,发怒的车长连打他几记耳光,把他的右耳都打聋了。
1862年8月,爱迪生正在车站上卖报,忽然看见一列火车向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开来,他便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拉出小孩。火车呼啸而过,爱迪生抱着小孩摔倒在铁轨旁,孩子得救了,爱迪生受伤了。孩子的爸爸慌忙跑过来,扶起这位报童,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他就是车站站长、优秀报务员麦肯基。麦肯基让爱迪生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由于爱迪生学习很认真,后来就当上了火车站的服务员,从此,他便和电交上了朋友。
白炽电灯的设想吸引了爱迪生,他去图书馆查资料,记笔记,光笔记就写了200册,总页数在4万页以上!有的时候,他接连几昼夜不回家,困极了就用书当枕头,在桌子上打打盹。
爱迪生一边读书,一边动手做实验,他从浩瀚的书海和大量的实验中找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要想制造出白炽电灯,关键在于找到耐高温的导体,这就是灯丝。
他用碳丝做实验,亮了,但是很快又熄灭了。原来,碳燃烧了。怎样防止燃烧呢?爱迪生懂得燃烧的三要素,如果去掉氧,那碳是不会燃烧的。于是,一个新的设想产生了:把灯丝放在抽掉空气的玻璃泡里。
爱迪生开始与空气搏斗了,他终于造出了一架比较精密的抽气机,抽去了玻璃泡里的空气。他和伙伴们用纸条烧成的碳丝当灯丝,那灯丝极其娇嫩,一碰就断,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把一条碳丝安到了玻璃泡里。
爱迪生小心地把电池和灯丝接通。“亮啦!”伙伴们喊着,但是这盏灯只亮了8分钟,那灯丝竟又断了。
8分钟的光亮使爱迪生懂得了一条原理:灯丝的寿命除了和空气有关系,还和导体有关系:一些物体在高温下要熔化成液体,应当找那不怕高温的导体。
他试着用铀和白金,失败了;用铁丝,失败了……他一样一样试验着,每做一次试验都细心地记笔记,他先后用了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耐热导电材料,结果全失败了!
有人开始泼冷水了:“许多大科学家、大教授都没做出白炽灯,他竟想发明白炽灯,真是白日做梦!”有位科学家肯定地说:“白炽灯,那是办不到的!”
白炽灯难道真的办不到吗?不!电流是有热效应的,电流的热效应可以使灯丝的温度升高,金属和碳热到700℃左右就能发出红光,到1700℃左右就能发出白光,而碳的熔点是3500℃,钨的熔点是3370℃,铂的熔点是1767℃!
科学使爱迪生坚信,白炽灯是可能的,他决心试下去。
爱迪生独自坐在实验室里思考着,他要从上万次的失败中理出个头绪。桌上放着一堆从煤油灯罩上刮下来的油烟,他心不在焉地拿在手里揉搓,不知不觉地搓出了一根细线。
“啊!这不是一种碳丝吗?不能用棉线烧出的碳丝当灯丝吗?”爱迪生心里一热。
他找来了棉线,用特制的镍制模型夹住,放到高温炉里,加工成了一根碳丝,冷却以后准备把它取出来放进玻璃泡里。谁知,这碳丝太脆弱了,刚一拿就断了。
“断了再烧!”爱迪生坚定地说。他和助手又干了下去,一直干到第三天,才把一支细碳丝取出来。他用手捧着心爱的灯丝,小心翼翼地走着,刚要开门,这根碳丝又断了!一切从头开始。可是,第三根碳丝又恰巧让一位工匠撞断。他又烧制了第四根,这第四根终于顺利地装进了灯泡,并且用更加精密的抽气机抽出了里面的空气。
第一只炽灯
1879年10月21日,这盏灯通电了。“亮啦!亮啦!”伙伴们欢呼着,跳跃着。摆钟嘀嘀嗒嗒地走着,一小时、两小时……这只电灯亮了整整45小时!
爱迪生当然不能满足于这45小时的光亮。他把灯泡砸碎,取出烧断的灯丝仔细观察。棉花是植物纤维,别的植物纤维会怎样呢?他开始用各种纤维制作灯丝,就连他的朋友的红胡须也成了他的材料。
1880年的一个春天,爱迪生已经用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做材料试制了灯丝,没有一次是成功的。他低下头,忽然看到桌上放着一把竹扇。对,用竹扇试一试!他和助手立刻把扇子的竹边削成竹丝,烧成碳丝,安入灯泡,抽去空气,通上电流。这次终于成功了!电灯竟亮了1200小时——这是第一只可以实用的白炽灯。
是一把竹扇使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吗?当然不是。这是爱迪生心血的结晶——从开始到成功,整整13年,而这13年中的千万次实验都是失败的。13年来,爱迪生凭着他一颗火热的心,攻克了千万道难关,终于使电流放出了光。
碳丝太脆弱,稍有震动便会断裂。到1910年,人们改用钨丝来当灯丝,这就是现代的白炽灯。
早期的钨丝灯泡里是真空的,这种灯泡用一个阶段,玻璃泡里就变黑,灯丝就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钨丝受热以后,它会在真空中蒸发,钨原子纷纷跑出来,沉淀到了玻璃上,灯丝越来越细,最后就断掉了。钨的蒸发和温度有关系,为了避免钨丝很快蒸发掉,只好使灯丝的温度低一些,这种灯丝的工作温度大约2400℃。
前面我们说过,金属受热后会发光。从理论上推算,热光源工作温度在6227℃时发出的可见光最多;温度低时,辐射的红外线多,电灯发热发红却不明亮。但是钨丝在2727℃下工作时,蒸发极快,只能点上一两小时,到了6227℃时,可以使用的寿命就更短了。权衡一下,人们只好让灯丝的温度低一些,让它发热发红却又不大亮。这种灯好不好呢?
电灯是把电能转化成光能的装置,要比较两盏灯的好坏,单比它们亮不亮,是不全面的。还应当比较一下它们消耗了多少电能。如果甲、乙两只灯泡电功率一样大,甲灯比乙灯亮,那么甲灯就好些,也就是说甲灯的发光效率高些。
光源的亮与不亮,不能单凭人的感觉,而是以光通量的大小来衡量的。光通量的单位叫流明。这个单位是很早以前人们还在用蜡烛时规定的:以标准蜡烛为中心,作半径为1米的球面,球面上1平方米面积内发出的光通量就叫做1流明。
知道了电光源的光通量和电功率,就可以计算出发光效率了,它就是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和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用流明/瓦来表示。
爱迪生做的灯泡,最初的发光效率还不到2流明/瓦。有没有办法既能提高发光效率又能延长钨丝寿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钨丝达到和接近6000多摄氏度,做到发出的可见光最多,而又不怎么蒸发。
为了防止钨丝蒸发,现代白炽灯里大多充满了不和钨起化学反应的气体。让这些气体当“看守”,用气体分子去挡一挡钨原子,阻止灯丝的蒸发。这就是充气白炽灯。这样,白炽灯的发光效率达到了10流明/瓦~13流明/瓦。其实这并不高,在这种白炽灯中,90%以上的电能转化为热,损失掉了。
卤钨循环
充气白炽灯有一些效果,但不理想。能不能把飞出去的钨原子搬回到钨丝上去呢?这是个大胆的设想。
经过长期的探索,科学家终于为钨丝找到了“搬运夫”——碘。
碘有一种特性,它在250℃以上能和钨原子结合成碘化钨分子;当温度超过1500℃时,碘化钨分子就热得受不住又分解成碘和钨原子。在造灯泡时,向里边充上适量的碘。当灯泡壁的温度高于250℃时,碘就把泡壁上的钨拉走;当碘化钨到灯丝附近时又发生分解,那钨原子便又回到了灯丝上。
要造这样的电灯,还要使灯泡受得住高温,人们又造出了石英玻璃灯泡。一种新的白炽灯——碘钨灯终于诞生了。
碘钨灯丝的工作温度可以高到2727℃~2927℃,发光效率比普通白炽灯高一倍,钨丝的工作寿命也比较长,这都是“搬运夫”碘的功劳。后来,人们发现溴、氟、氯等卤族元素都能充当钨的“搬运夫”,在灯泡内形成卤钨循环,便又造出了溴钨灯等卤钨灯。
卤钨灯能发出强光,拍摄电影和电视离不开它。还有一种碘钨灯,高悬在体育场上,帮助我们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它接近日光,既光亮又色彩逼真,使人爽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