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饮食
16327000000016

第16章 中国民间饮食文化(3)

传说,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要撤走民航公司。那些久居武汉的飞行员,撤离前惟一的希望是到“老通城”吃一顿“最后的晚餐”——豆皮。

他们登上飞机以后,空中小姐惊奇地发现,飞行员手中人人都有个荷叶包,打开一看,乃是豆皮。

“老通城餐馆”史册上最光辉的一页是,1958年4月和9月,毛泽东两次到这里品尝“豆皮大王”高金安、“豆皮二王”曾延龄做的三鲜豆皮。他鼓励道:“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顿时,“老通城”的豆皮声名远扬,身价百倍。

改革开放大潮中,“老通城”恢复了它的老字号店名。1989年10月,“老通城”三鲜豆皮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全国仅有六种地方名吃得此殊荣)。

豆腐诗话

豆腐是人们四季喜爱的食品。“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这首诗,道出了豆腐的起源。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指出:“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1960年,在河南发掘的汉墓中,有东汉时期制豆腐作坊的石刻。这说明,豆腐的诞生,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有的诗人还细致地描绘了豆腐的制作过程和食用方法。宋代文学家苏轼有“煮豆为乳脂为酥”之句,注中释为“谓豆腐也”。明代诗人苏平的《豆腐诗》写道:“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去皮)。一轮磨上流琼液(磨浆),百沸汤中滚雪花(煮浆)。瓦缶浸来蟾有影(点浆),金刀剖破玉无瑕(切割)。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最初,豆腐多为和尚、道士桌上之物,尔后才传至民间),”在此之前,元代江阳人孙奇业曾给豆腐改了个“菽乳”的雅名,并赋诗道:“……戎菽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大釜气浮浮,大眼汤洄洄。顷待晴浪翻,坐看雪华皑。

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霍霍磨昆吾,白石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两首诗可谓异曲同工,都描写了制作豆腐的具体情况,但生动形象,并不枯燥乏味。

豆腐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经济实惠,老少成宜。《清异录》载“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说明一千多年前,人们就把豆腐美誉为羊肉。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元代诗人郑久端作的《豆腐赞》咏赞得更具体:“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清代诗人张劭的《豆腐》诗夸豆腐:“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精代另一诗人林兰痴颂豆腐诗曰:“莫将菽乳等闲尝,一片冰心六月凉。不日坚乎惟日白,胜他什锦佐羹汤。”这些诗,反映了古人对豆腐评价之高。

据说剑门豆腐甲天下,四川北部剑门关下有个小集镇。一些馆子的门前,都挂着“剑门豆腐”的赫赫大字。餐馆菜牌上一连写了二十多样豆腐,有些名称稀奇得很,什么荷花豆腐、菱角豆腐、西施豆腐、怀胎豆腐。有人看香菇豆腐和熊掌豆腐都不贵,只一元八角钱一盘,便各点了一盘。香菇豆腐里有香菇,熊掌豆腐里却不见熊掌。找服务员来问,她说:“我们的豆腐厚实、软绵、耐嚼、味长,吃起来同熊掌差不多。您慢慢地尝,味道便出来了。”中国豆腐甲天下,四川豆腐甲中华,剑门豆腐甲四川。这同剑门的水质和特产的黄豆有关。据说还与出生在离剑门不远的广元的武则天有关。她派人快马加鞭把剑门豆腐运到长安,也算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了。从此,剑门豆腐的美名四扬,做工也日臻精美。有诗云:“剑门豆腐赛炼乳,鲜嫩麻辣更胜肉。不知山川雄浑气,何以化作白玉肤?”

豆腐不仅是很好的菜肴、而且还有药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经常吃豆腐,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消热解毒、消渴解酒之功能,还可防治呼吸道及消化系统疾病。肥胖者和心脏病人常吃豆腐,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由此可见,民间流传的“青菜豆腐保平安”的俗话,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豆腐有这么多好处,难怪人们喜欢吃它,甚至还有人为它折腰。精于饮食烹饪之道的清代诗人袁枚,有一次为了向别人求教一种“雪霞羹”豆腐的做法,主人故意逗他:“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肯为豆腐三折腰,我即授汝。”这位大学者求知心切,果真向豆腐三鞠躬,遂得其秘。

有人为豆腐折腰,还有人以豆腐喻人抒情言志呢。近代小说家兼戏剧家、素有“笑匠”之号的徐卓呆,不但喜吃豆腐,而且把豆腐与人生哲理联系起来。他曾为好友补白大王郑逸梅题写纪念册,诗云:“为人之道,须如豆腐,方正洁白,可荤可素。”寥寥数语,言简意赅,不问凡哨,颇有风趣。

当代着名诗人木斧发表于1985年2月《诗选刊》上的《豆腐》一诗,也很有趣:“以为你的性格是软弱:/一根丝线可以宰割你!/两个指拇可以捏碎你!/三分钱便可以买回你!”“待到下入汤锅去接受煎熬:/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是你!,最耐得高温磨炼的是你!/最有旺盛生命力的就是你!”这首诗采用象征手法,借赞颂豆腐,赞扬了一身清白、坚强不屈、有着旺盛生命力的人。

3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豆腐……是有特殊性的,别国比不上,可以国际化。”如今,可以做枷多种菜的豆腐,已经走向世界。中国豆腐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还掀起了“豆腐热”。美国烹饪学院院长梅获曾强调:“中国豆腐将比让人腻味的汉堡面包流行得更为广泛。”美国《经济展望》杂志公然宣告:“未来十年,最成功而又最有市场潜力的井非汽车、电视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豆腐。”看来,中国豆腐已成为世界性的食品了。

臭豆腐的传说

清康熙八年,安徽省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用手推的小拐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销售。有一次,豆腐卖不出去,剩下较多,又时值夏季,怎么办?猛然他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酱豆腐的,但具体不知怎样作法。于是他试着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封在坛里,一直没管它。到秋凉之后,他才想起这些豆腐块来。这天,他刚打开坛盏,一股臭气便扑鼻而来;再一仔细看,豆腐已呈绿色了。

他好奇地入口试尝,味道却很美。送邻里人品尝,也一致称赞。结果“臭”

名远扬,从此“王致和臭豆腐”生意越来越兴隆。

王致和官运不通,屡试不中。到康熙十七年(1678)他索性在延寿寺街路西建作坊,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专做起臭豆腐的买卖来。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然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那时,御膳房每天要为慈禧准备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浇过的臭豆腐,而且必须是当天从“王致和南酱园”新买来的。但有时去晚了或赶上“王致和”停业盘底,买不到新的,大监们就只好用剩下的顶替。为人狡诈的慈禧为考验侍奉她的太监,有一次在进膳时,把一粒花椒暗藏在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进膳时,慈禧拨开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还在,于是她严厉地处罚了主管太监。从此,太监们只好到“王致和南酱园”去求方便,以保证不误“上用”。

臭豆腐一经“上用”,身价更高了,“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均彩绘龙头,以示“大内上用”。“王致和南酱园”六个字,分做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鼐、鲁琪光书写。孙家鼐还为其写了两幅门对,一幅“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另一幅“酱配龙蹯调芍药,园开鸡趾钟鞭芙蓉”。两幅门联四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致和酱园”。

“护国菜”的传说

“护国菜”是一道用番薯叶配以北菇、火腿茸和上汤煨制的潮州名菜,其汤色碧绿如翡翠,喝起来鲜凉可口,软滑清香,是汤菜中的上品。

它为什么叫做“护国菜”呢?相传南宋最末一个皇帝——少帝赵,在公元1278年登基后,元军大举侵犯,少带从福建逃至广东潮州,住在一座古庙内。由于战乱,民不聊生,无人到庙里烧香拜神,所以,庙内和尚生活贫苦,少帝驾到,也无高级食品招待,只好到田里摘些番薯叶,经出水后除去苦涩味,制成汤肴奉献。那时候少帝已饿得饥肠辘辘,食后称赞不已,因而问起此菜何名。和尚答曰:“山野贫僧,不知此菜名称,但愿能解除皇上饥渴,重振军威,确保大宋江山安全无恙,贫僧足矣!”少帝听后,感动万分,便封这道菜为“护国菜”。从此,“护国菜”便流传于世。

现在,“护国菜”仍以番薯叶作主料,但在配料和加工工艺上,却十分讲究,制时,先将鲜嫩的番薯叶除去筋络洗净,用碱水浸后压干,以清除苦涩味;然后用横刀切几下,放入油锅里爆炒,再配上北菇、火腿茸等,加上汤煨制。这样煨制出来的“护国菜”,别具风味,比700多年前少帝吃的精美多了。

话说“大排档”

其实,“大排档”在粤语中并非指大的餐馆、酒店。

“档”,也叫“档口”,在粤语中指售货小摊。例如:鱼档、猪肉档、旧货档。以“档”作为基本语素构成的词有:

开档:开始买卖;收档:结束一天的营业;擗档:停业;看档口、睇档口:守着小摊;顶档:摊主因故离开,临时找人代为看守档口,后来泛指各种“临时顶岗”,或用甲物临时替代乙物。

拍档:将两个或更多档口靠紧合并(“拍”在粤语中有使靠近、靠紧的意思);引申为合作、协作;又转为名词,指合作人;扩展为“拍硬档”,就是紧密合作;散档:解除合作关系,散伙。

“排”是什么呢?“排”,是“排子车”的简称,指一种人力运货车,现在已不多见。

从前,小本经营的小贩们没钱租像样的铺面,就把货物放在排子车上,或是推车走街串巷,或是把车停在路边叫卖。所以,“大排档”最早是一种路边的流动小货摊。

后来,有些“大排档”发展了,有了固定的地方,也不用排子车了,就在路边搭起简易的凉篷做生意。这种凉篷通常没有门,休息时货架桌椅都是收起来的,营业的时候才摆出来。

总之,“大排档”是一种低档的、露天的货摊,大的餐馆、酒店如果用“大排档”自称,是自贬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