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永远的琴音
16328400000012

第12章 红色的行军锅

八路军的一支队伍里,有个绰号叫阚大个的炊事员。这家伙虽然长得人高马大,打起仗来生龙活虎,却是个呆头呆脑的傻小子。

阚大个是连长半路捡来的。半年前,为了连队一百多号人的补己,连长率几名精干的战士下山,在一个暴雪夜偷袭一个耍单帮的鬼子据点。战士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正当连长指挥大伙儿拔据点的时候,突然,据点里“砰、砰”响了两枪。莫非,鬼子发现了他们的行踪?

大伙儿屏声静气的时候,据点里传来了打斗声。接着,从据点里跑出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来。在雪光的映照下,连长发现,汉子是中国人。难道,是这个汉子杀了鬼子?连长指挥大伙儿冲向据点的时候,汉子却怒目而视,拿着手里的日本战刀向战士们砍去。这是怎么回事儿?连长一身硬功夫,几个回合便将汉子擒住,这时,汉子却瘫软在连长怀里昏过去了。大伙儿冲进据点一看,鬼子模七竖八倒在一桌酒席旁,口吐白沫,很显然,是中毒而亡。有几个鬼子被刺死。看来,刚才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汉子醒来一脸的傻笑,卫生员说,一定是昨晚的血腥搏斗刺激了汉子的脑神经,过一段时间也许会缓过来。但让战士们没想到的是,汉子苏醒过来后,并没有恢复正常人的神志。他只说他叫阚大个,别的一概摇头不知。后来神志渐渐恢复正常,但却记不得以前的事情了。卫生员说,他一定是受了过度的刺激失忆了。不过,阚大个一个人发呆的时候,常常摆弄自己脖子上的一块银锁。战友们知道,阚大个一定有着复杂的经历。这个银锁就是最好的证物。

阚大个做战英勇,一次和鬼子白刃战,一个人杀了七个鬼子。不过,每次战斗结束后,阚大个都会呆痴一段时间。连长怕他有闪失,见他有力气,就让他背行军锅。行车锅重达百斤,阚大个背着它健步如飞。连长叮嘱阚大个,行军锅是全连的命根子,锅在人在,人亡锅亡。阚大个特听连长的话,背着行军锅,从未有过闪失。

忻口决战,阚大个所在的部队和鬼子交上了火。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敌我双方伤亡惨重。连长叮嘱阚大个,一定要保护好这口行军锅。阚大个点头,背着行军锅隐蔽在战友们身后。敌人见八路军战斗力强,调来了重武器和飞机,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阚大个急得用拳头拍打阵地。他请示连长让他参加战斗,连长还是那句话,让他保护好行军锅,否则,军法从事。阚大个只好默默地退下。

战斗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连队接到了撤退的命令。阚大个背着行军锅随部队后撤。敌人的子弹打在行军锅上直冒火星,阚大个窃喜,行军锅真是个保护伞,要是没有这个行军锅,他阚大个就是有十条命也得交代了。

敌人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阚大个所在的部队和友军都被鬼子打散了。阵地被撕开了一条大口子,鬼子潮水般冲了过来。阚大个虽然见不到战友,但他牢记连长这句话,行车锅是全连的命根子,锅在人在,人亡锅亡。所以,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阚大个跑进一个山谷后,枪炮声渐渐稀了下来。这时,阚大个发现前方不远处有条小溪。阚大个大喜,三步并两步赶了过去。他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滴水未进,捧着溪水喝了个痛快。这时候,阚大个发现小溪水有的地方已被血水染红,敌我双方的尸体横七竖八躺在溪水中。阚大个知道,这里刚刚发生了一起惨烈的战斗,草丛中很可能藏着鬼子,此处并非久留之地,正想走的时候,草丛中突然传来一阵呻吟。顺着声音寻去,阚大个发现草丛中躺着一个老兵。老兵气若游丝,双目紧闭,脸色蜡黄。阚大个附下身来仔细看,老兵的肠子都露出来了,再不救治,用不了多久,老兵非死在这儿不可。他知道丢了行军锅的后果,可他实在不忍心扔下奄奄一息的老兵。此时的阚大个也顾不了什么行军锅了,背起老兵疾走。

阚大个背着老兵来到了一户山里人家。这户人家的男主人熟知药理,采集了中药,为老兵止住了血。老兵得救,第二天被部队接走了。阚大个想起那口行军锅,他又来到那条小溪边,行军锅早就不见了踪影。没办法,阚大个只好回冒着被纪律的想法回到驻地。

这场战斗,连队伤亡很大。连长见阚大个回来了,非常高兴。但当他得知阚大个丢了行军锅时,大怒:“阚大个,你知不知道,因为没了行军锅,我们每天得到友邻部队那里低三下四去蹭饭。”阚大个还能说什么,只好低着头乖乖地请求连长处分。为了维护部队的纪律性和纯洁性,连长只好下令关了阚大个禁闭。

禁闭过后,连里又给阚大个购置了一口行军锅,希望他能“戴罪立功”。阚大个真是命大,有了这口行军锅,在以后的数次战斗中愣是毫发无损。只是,大伙儿发现,阚大个再也没有把玩脖子上那把银锁了。因为他们发现,阚大个的银锁丢了。

半年后的一天,部队正在休整,来了一骑快马,一名精干的战士跳下马来将一封信交到连长手里走了。连长展信一看,内容是:兹抽你连战士阚大个到师部候用。XXX师师部。连长犯了合计。这阚大个不就是个背行军锅的火头军吗?怎么师部还要调用?连长摸摸脑袋怎么也没想明白。不过,师部有令,怎能不从?就让阚大个到师部报到了。

却说阚大个,一边去师部报到,一边肚子里直打鼓。进了师部,一个首长迎了出来。阚大个一见首长有些眼熟,后来直到首长说起,他才知道,这个首长就是半年前在小溪边救起的那个老兵。当时,八路军官兵都穿着一样的军装,所以,阚大个还以为他救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战友,没想到,竟然是赫赫有名的XXX师师长。

师长说:“阚大个同志,你的情况我已经全部了解了。救命之恩,不敢有忘。我有个同学,是脑神经科专家,现居太原,我要你到他那儿做最好的治疗,尽最大的努力让你的记忆恢复。”阚大个感激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师长这儿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银锁说:“阚大个同志,这个银锁是你丢的吧?半年前,你给我背到老乡家时,不慎将这只银锁丢在了老乡家的炕头上。”阚大个说:“师长,这把银锁是留给老乡的抓药钱。”师长再一次握住了阚大个的手说:“大个兄弟,我一定要治好你的病。”

阚大个被送到了那个脑神经专家那里,经过了半年多的治疗,脑海里的往事渐渐有些恢复。伤好后,阚大个要求回连队继续背他的行军锅,师长说,要背行军锅,就给师部背吧。你的馒头做的好吃,就在师部当炊事员吧。

阚大个在师部当了炊事员,随着大部队南征北战,照样背着一口行军锅。同样,这口行军锅又救了他和师长好几次命。有一次日本鬼子的飞机来袭,阚大个身背行军锅将师长裹在了身子底下。也就是在那次战斗中,阚大个的左腿被敌机扔下的炸弹炸伤,成了跛子。他和师长在共同的战斗生涯中结成了生死之交。

全国解放后,阚大个仍然和已被提为军区司令的老师长住在一起。这天,老师长将阚大个找来喝酒。几杯酒落肚,老师长就说:“兄弟啊,这些年来打打杀杀,现在,全国解放了,赶跑了小日本,你不能老这样下去了,也该成个家了。”阚大个嘿嘿一乐:“多谢师长挂怀,只是我现在还不想成家。”老师长这才眯缝着眼睛说:“兄弟,我就不信,这么多年来,没一个女人走进你心里。说实话,是不是早有相好的了?”阚大个摇头说没有,老师长就说:“兄弟,你小子也不够意思,大哥我这么跟你近乎,你倒把贴心窝子的话藏起来了。”

老师长一说,阚大个就有些受不住劲儿了,只好说出来当年在老家深爱着一个叫伊茹娟的姑娘。那年,伊茹娟被鬼子捉进据点,阚大个非要和鬼子拼了不可。后来,阚大个听说鬼子把伊茹娟祸害了。这时,鬼子据点招厨师,为了报仇,阚大个以应聘厨师为由打进鬼子据点。在博得鬼子的信任后,将一包砒霜放在了饭食里。鬼子果然中毒,大部人中毒而亡。只有两个没有中毒的鬼子见同伴中毒和阚大个拼命,被阚大个杀了。那天晚上,正遇上连长率队拔据点夺取补己。因为郁积于胸,加上从没杀过人,阚大个的神经错乱,以致丧失了记忆。

想起和伊茹娟在一起的往事。老师长说:“兄弟啊,把话说出来不就得了?我赞成你是条重情重义的汉子。”

两人聊了大半天,分手的时候,老师长拍着阚大个的肩膀说:“你也老大不小了,跟前连个知疼知热的人都没有。我想给你说个媒,不知你意下如何?”见阚大个没吱声,老师长又说话了:“兄弟,这姑娘要模样有模样,要文才有文才,你小子要是能讨上这么个婆娘,是三世修来的福分哪!我把话撂这儿,这亲事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阚大个知道老师长说一不二,不会坑他,在点头的同时,心想,要是看着不顺眼,撂在一边不就得了嘛。

不久,阚大个娶亲了。见了面,阚大个惊得目瞪口呆,原来,新娘子竟然是他日思夜想的伊茹娟!

伊茹娟面色绯红,含情脉脉地说:“大个,你要嫌我老了,就吱一声。”阚大个望着伊茹娟,恍然如梦,一下子就将心爱中的女人拥在了怀里。

伊茹娟怎么到了老师长这里?原来,那一年伊茹娟被鬼子抓去后,据点里鬼子小队长见她长得漂亮,就把她献给上司。在途中,这伙鬼子遭到了另一伙八路军的袭击,伊茹娟得救了。她回到家,家乡被鬼子给毁了,阚大个不知去向,于是,她参加了八路军,成了文工团的一名骨干。她怎么也没想到老师长给她介绍的那个人竟是失散多年的阚大个!就连师长也没想到,这姑娘竟然就是阚大个的未婚妻。伊茹娟说:“我早就知道师部有个背行军锅的战斗英雄,没想到竟然是你!你可是我们文工团的姑娘们心中的偶像啊!”

新婚之夜,伊茹娟抚摸着阚大个脖子上的银锁,感慨万千。怪不得阚大个没事的时候把玩那把银锁,原来那把银锁是伊茹娟送给他的定情之物啊!

后来,伊茹娟给阚大个生了三男两女,儿女们长大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他对儿女们自豪地说:“我能和你妈结婚,多亏了那狗日的行军锅呀!这行军锅,维系了我和你妈一世姻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