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300000033

第33章 俗语佛源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以后,两千年来绵延不绝,中国哲学、文学、艺术、风俗……无不受其影响。甚至,我们的日常口语,也有许多是从佛教里来的。

天花乱坠由佛经故事“天女散花”衍变而成。“佛告文殊师利、汝诣维摩诘问病时,维摩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而为供养”(《维摩经》)。后来形容讲经说法,感动神天,天花纷纷坠落。如《心地观经·序品》:“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后多指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卷十五:“聚徒一千二千,说法如云如雨,讲得天华(花)乱坠,只成个邪说争竟是非。”

一尘不染尘,在佛教中有二义,一是梵语ra-jas的意译,是极微小的物质,也译作“微尘”,是原子的意思。二是梵语visaya的意译,可译为“境”“境界”,即感官认识和意识的对象,名为六尘,例如色、声、香、味等等。佛教认为这些“尘”或“境”对认识的主体能产生“染”(污染)的作用。这些对象(尘)的各种组合构成不同的烦恼和世间现象,佛教往往把它们喻为尘劳、尘世等。不为尘世等现象所荇染,叫作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净纯洁,或不受坏习气的沾染,引申为清高廉洁。

世界梵语谓路迦驮都(Lokadhatu),原意为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佛教中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狱、天上等领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华藏世界。世含流迁意,指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界含方位意,指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空间。《楞严经》:“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妆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现在常用时一般指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一丝不挂佛教用来比喻不受尘世的丝毫牵累。原作“寸丝不挂”。《景德传灯录》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禅师与陆亘问答:“陆异日又谓师曰:‘弟子亦薄会佛法。’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师云:

‘犹是阶下汉。’”黄庭坚《寄航禅师诗》:“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后亦形容赤身裸体。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三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传灯录》:“有一省郎,梦至碧严下一老僧前,烟穗极微,云:此是檀越结愿,香烟存而植越已三生矣。第一生,明皇时剑南安抚巡官。第二生,宪皇时西蜀书记。第三生,即今生也。”

野狐禅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这里有一件着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因果。”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见《五灯会元》卷三)。

原来,佛教的“修因证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

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慧开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后以“野狐禅”泛指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佛教常用“醍醐”

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佛性”等。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醍醐灌顶”比喻通过智慧、启迪,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如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醍醐灌顶,坐受清凉乐。”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闯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婆心“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或“老婆禅”。“老婆心切”,动机未必错,而效果未必好。大慧禅师说:“这一个,那一个,更一个,虽然苦口叮咛,却似树头风过。”(《五灯会元》卷十九)“老婆心”好比葛藤纠缠,不符合禅宗“单刀直入”的宗风。大慧自称“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后无老婆心。”(《大慧语录》)元,耶律楚材《请智公尼禅升堂疏》谓:“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禅。”按,佛名“调御丈夫”,说法如“狮子吼”,正与“婆心”相反。今演为“苦口婆心”,意谓反复叮咛,语重心长,是个褒义词。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用心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驰”,作为一种特有的施教方式。“棒”始于德山宣鉴。僧来参问,“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临济录》)雪峰禅师曾说:“我在德山棒下,似脱却千重万重贴肉汗衫。”(《圆悟心要》卷三)颇有切肤之痛。“喝”当始于马祖。百丈禅师回忆说:“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马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景德传灯录》)最善于“喝”的,无过于临济义玄,他有四种“喝”法,门下“棒喝交驰”。“德山棒,临济喝,留与禅人作模范”(《五灯会元》卷十七)。遂成为禅林的风气。后以“当头棒喝”“当头一棒”泛指警觉迷误。如《镜花缘》第八十四回:“这个笑话虽是逗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听了,却是当头一棒,真可猛然唤醒。”

实际在佛教中,“实际”一词与法性、真知、实相、法界、涅盘等含义基本相同,指惟一绝对,常住不变的本体。“实际”无所不容,无处不在,一切现象都是“实际”的显现。故亦名“实际海”。《大智度论》卷三二谓:

“实际者,如先说,法性名为实,人处名为际。”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解释:“实际者,理体不虚,日之为实;实力畔齐,故称为际。“际”犹边际,在“实际”中指特定的范畴而言,用法与“法界”之“界”相同。北魏《中岳嵩阳寺碑》云:“化息双林,终归实际。”此处“实际”当指“涅榘”。

“实际”演变为今天的常用词,有两层意义。一、指事实,即客观存在的真实情况,如不切实际,又如从实际出发。二、指实践,如理论联系实际。

无事不登三宝殿所谓“三宝殿”,是指佛教的三个(佛、法、僧)活动场所。“佛”是指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不准随便登门游览;“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也不能擅自进去“玩视”;“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静禅房”,门外更是经常挂着“游人止步”的牌子。

平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出于此。

此外还有“不可思议”(指思维和言语都不能达到一种境界)、“单刀直入”(指佛法学习时,认定目标勇猛前进)、“不即不离”“心心相印”“现身说法”“因果报应”“盲人摸象”“衣钵”“一弹指”“回光返照”等,这些佛家语丰富和发展了汉语,为广大群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