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极拳中国功夫(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500000007

第7章 太极拳史话

在中国的历史中,关于武术的记载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当时的侠客,如《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刺客,肯定都是精通些功夫的。但战国时代的武术在秦汉时并未得到推广,这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变革下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关,人们多崇拜能言善辩之人,而耻于舞枪弄棒之举。这可以从两个故事中略见一斑。

一个是荆轲刺秦王,将匕首藏于地图之中,献图引秦王观看,图穷匕现,取之即刺,可惜的是竟未能刺中。而秦王身虽佩剑,竟一时拔不出来,两个人一追一逃,绕柱而逐。还是旁人提醒秦王从身后拔剑,才砍死荆轲。另一个故事是专诸刺王僚,将小剑藏于鱼腹之中,上菜时取出刺死王僚。专诸的目的达到了,但他本人也随即被人杀死。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无论是侠肝义胆,壮志在胸的荆轲、专诸,还是叱咤风云征服列强的秦王,都未能练就一身武艺,可见当时虽有利剑,但尚武之风未兴。

南北朝时期梁代(502~557),有一个名叫达摩的和尚独自往河南嵩山少林寺修行,面壁九年。他为了使其弟子们勤于修行,创编了一套练筋骨的拳术,后被称做少林拳,也称为外功拳。

既有外功拳,就有内功拳与之相应。两派的区别在于“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立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内家。”这里所言的内家,发展到唐代被称为太极功,是一个隐居于河南南阳的隐士许宜平所创,共37式。又因其行拳走势如长江流水滔滔不绝,故而又称为长拳。无论是达摩和尚的少林拳(外家),还是许隐士的太极功(内家)都对后来的太极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代(1368~1644),有两个历史人物为后来太极拳的创立做出了贡献。一位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另一位是当时道教领袖张三丰。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闽、浙一带抗倭斗争中,总结了前人的拳术,加以改革,使之更适用于短兵相接的实战,并写就了《拳经》一书。

《拳经》中大部分招式为太极拳所采纳。张三丰可谓是传奇式人物,他具有道家的修炼功夫,既精于少林,又通晓内功,是明代武林泰斗。1929年扬州金一明的《三十二势长拳》中说:“武当脱胎于少林,少林得法于禽经。”

张三丰创造出了以静制动、练气化神的太极十三式,又称武当派。而这种内外合一的原则,恰恰也成为后世太极拳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南岳国师文进之编着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的起源时有记:“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下蟠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

明末清初之时,闲居于故里的陈王庭在整理先辈武功时,极大程度地受到了戚继光、张三丰等的影响,从太极13式取得灵感,尤其是从戚氏的《拳经》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成分,加之容纳进传统养生之术和经络学说,始创了崭新的武术派别——太极拳。

太极拳最初叫长拳、十三式,后来王宗岳根据《周易》阴阳动静的道理名其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运动作势,任其自然,无中生有,所谓无极而太极也。

太极拳虽然在套路、推手架式、气动功力等方面各派有异,但都具有疏经活络、调和气血、营养腑脏、强筋壮骨的功效。太极拳作为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绵拳”、“十三势”、“软手”。至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山西武术家王宗岳着《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

初创的太极拳,偏重于技击性。拳套中有腾空一字腿落地和双手落地、双足先后向上蹬踢等高难度动作,有扑腿下腰以面部掠地面经前足尖而起的腰腿极为柔软的动作等。

一切事物总是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火器的改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促使太极拳家们重新考虑太极拳发展方向问题,于是便有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显而易见,这是太极拳开始从技击转向保健、医疗的启蒙思想和主张。

为了适应保健的需要,陈家沟的太极拳家陈有本首先创造了新架,逐渐扬弃了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的动作。与之同时,陈长兴的弟子杨露禅到北京传艺时,为保健需要,又改革了拳套动作。经其子健侯修改,其孙澄甫再修改,定型为着名的、流行最广的杨式太极拳。

而杨露禅的弟子吴全佑,全佑子吴鉴泉又改革了拳套动作,形成小巧紧凑,不纵不跳的吴式太极拳。

杨露禅的同乡武禹襄,先从杨露禅学陈氏老架,后又从陈青萍学新创套路,再加之自己研创,形成了强调开合虚实的武式太极拳。武氏再传李亦畲,李氏传郝为真,郝氏再传至形意拳、八卦掌名家孙禄堂,孙集三派所长,又创了架高步活的孙式太极拳。

各式新创的太极拳,各具特点和风格,架式虽然有繁简大小的不同,但其锻炼原则均主张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进而达到刚柔相济。

它们均扬弃了老架太极拳的高难度动作,以便适应保健、医疗,增强体质的需要,使太极拳既能适合年轻力壮者练,又能适合年老体弱者练,具有了广泛的适应性。

太极拳套路和太极推手方法,历来就是相辅相成的。随着套路的发展演变,推手方法也有了显着变化。新创各式的推手方法,一改老架推手运动量大,技击性强,易发生创痛、跌倒的特点,而着重发展了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的沾连粘随,并乘势借力而放劲的一面,使人练习时感到兴趣盎然,同时可避免伤痛,因此为许多人喜爱,增强了医疗、保健的功效。

纵观太极拳近三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到陈氏14世传人陈长兴时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太极拳仅处陈家沟一隅之地,一姓之众,发展重在技击。在此之后,外传至永年(河北境内)、北京后,传布日益广泛,且发展方向向技击、医疗、保健三方面平行发展。

自外传杨露禅、武禹襄后,杨氏开武馆于北京,武氏用文字传于外省,遂使太极拳这一武林最新成果之名由点到面,形成弥漫全国的普及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三十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