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600000065

第65章 炊饭方舂米

台湾原住民族歌舞艺术中有一曲“杵乐”颇负盛名,曾在国际歌舞比赛中获大奖。可谁知道,“杵乐”同传统饮食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台湾地处热带、亚热带,物产丰盈,气候湿热多雨,自古有“四时气有三时夏,一日风生半日阴”之说。也许是地理气候与人文习俗使然,那里的少数民族饮食讲究新鲜,普遍流行“不吃隔夜粮”的习惯,并因此衍生黎明即起舂谷的风气。

明清时期,台湾原住民族的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广种薄收、刀耕火种的阶段。五谷种植以小米、早稻为主,春播、夏耘、秋收初具规范,收获依靠竹刀和手拔。一束一束金黄亮丽的谷穗,肩挑背负搬运回家,整整齐齐地悬挂在谷仓架上。谷仓是谷神兼保护神所在重地,一般建置在大厅中央,前面立有神柱和祭台,平时禁忌喧闹骚扰。只有家长和主妇黎明早起,从谷架上取下足供一日食量的谷穗,先倒在簸箕里脱粒,然后送到舂谷房杵打。

舂谷的主力军是一群青春焕发的少女,她们由一名年长者引导,操持木杵,环绕木臼周围,循序渐进地运行舂谷。木臼高2尺许,是独木刳制的木制品,旁窍三四孔。姑娘们一边操杵舂谷,上下左右,按节旋行;一边唱歌协调动作,抒发情感。歌词即兴创作,一人唱,众人和,内容不外歌唱劳动、爱情与理想,情真意切,委婉动听;往往旧曲未了,新歌又起,一日的谷物杵毕,一曲曲发出肺腑的“杵乐”好歌也就应运而生、广为流传。

这样,随着舂谷劳作祖祖辈辈的传承,黎明“杵乐”蔚为美俗良风,日臻完善。每当破晓时分,各个山寨杵声伴随歌声,丁咚远闻,传扬扩散,堪称美不胜收。

清道光年间,福建巡抚孙尔准赴台考察,置身于杵声歌声交织的艺术境界里,不禁浮想联翩,文思顿涌,写下了一首赞美诗:“行歌按节共相舂,缥缈声传第几峰。晓梦醒时浑不辨,乍疑编磬与编钟。”一曲杵乐,竟使封建官吏忘乎所以,沉浸在梦乡仙境,可见其艺术感染力有多么强烈!这就难怪民间的杵谷作业成为后来杵曲表演艺术的滥觞了。

尽管杵谷劳动那么令人神往陶醉,但是,受制于生产力落后,过去原住民族的生活长期停滞于不得温饱的低水平。他们普遍以小米糍粑与块根作物为主食,小米蒸熟,团为饭团或馅饼,平埔人称“都都”饼,常年过着十分清淡贫寒的生活。小米收成无多,小米饼只有在祭祀拜祖、岁时宴飨才能享受,平时仅靠芋薯糊口。稻作历史晚起,开始种早稻,明清时台南附近出产“香米”,颗粒晶莹,味醇气馥,一经蒸煮,一股异香弥漫房屋的各个角落,逾二三日不退。当地居民视“香米”为名贵,“每岁种植只供一年自食,不交易,价虽数倍不售也”。

随着水稻引进和推广,主食米饭逐步普及。不过,开头炊事十分简便。通常是一天早起,舂足一天食粮,一并煮熟,放在簸箕里取用,平日团饭为团,上工或打猎时携带上山沃水拌食。后来,与汉族饮食文化交流,平原、丘陵地区的原住民族首先改从汉俗,主食米饭,而且日食三餐,逐步使用釜铛、碗筷等炊餐具。蹲踞、团食、生吃鱼肉等祖遗古风,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