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长城(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700000063

第63章 明代的边患和长城

明朝(1368-1644年)300年间,边患始终未断,主要威胁来自北境的蒙古和东北的满族,前200余年是征讨和抗御蒙古,后近百年是抵御满族。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洪武九年,大将军徐达率师北上取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遁出塞,逃往开平(今内蒙古多伦东南),后又退至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附近)。元人北归后,屡谋兴复,不断遣将骚扰北边。太祖朱元璋为保卫初建的明政权,频频派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沐英、冯胜、蓝玉率大军出征打击。1387年,破元大军深入至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大捷,俘获7万余人,“漠北削平”。朱元璋在征讨元人的同时,也试图与之修好,但都失败了。于是着手加强边防,遣大将巡视塞下,开办屯田,并令严守边防,敌来即与击败,在北平、山西一线防备最严。

明成祖永乐迁都北平(今北京),地近北境,对边防尤为重视。

朱棣起兵夺帝位后,国家逐渐强盛,鞑靼、瓦剌。

虽侵寇无常,但总有所制,明朝廷也愿通好安抚,同讨加强边防,因此未构成严重的边患。

蒙古诸部贪图中原的财富,除不时入侵掳掠外,也与明朝廷保持朝贡关系,明廷为羁縻他们,赐赉丰厚。

1455年,也先被杀,鞑靼又代瓦剌而起。此后100余年,中国边境东自辽东,西至甘肃,灾难连年无宁岁。鞑靼常率数万铁骑入寇,如入无人之境,以山西、河北西北部、陕西诸边所受蹂躏最甚。他们堕边垣、毁城堡,长驱直入,残酷杀戕。

皇帝昏庸无能,又经年不临朝,宦官、奸臣专权,朝廷腐败瘫痪无以复加,以致将兵多不能用。

1583年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兴起,开始向外征讨。1591年控制了抚顺以东、长白山以南至鸭绿江的广大地区。1616年,在征服海西、东海诸部后,建后金国,定都赫图阿拉。为征战需要,努尔哈赤在1615年建立八旗制度。“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八旗是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战斗性、掠夺性很强,所向披靡。

1618年,努尔哈赤誓师,发动对明的战争。次年与明军在萨尔浒山(在今辽宁抚顺东约80里处)大战,明军惨败,折兵45000余人。1621年,努尔哈赤占沈阳,取辽阳,先后攻下辽东70余城,明失辽东。后金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八旗军以劫掠为主,势如破竹,长城内外烽烟骤起,战火纷飞。在与明军争战的同时,后金各个击破了漠南蒙古诸部。1636年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改汗为皇帝,建国号大清,废女真名号,统称满洲族,以盛京(即沈阳)为国都。1638年漠北蒙古臣附。

皇太极假手昏庸的崇祯杀死了袁崇焕,再无良将为明守边。

明代的边患与明朝相始终。残元势力、鞑靼、瓦剌、兀良哈、女真不断侵犯边境,威胁着明朝的安全。明朝廷吸取了宋朝向金兵投降求和、落个偏安江南局面的惨痛教训,在北边境筑长城以自卫,历明一代修筑不绝。明朝的严防措施在明初洪武(1368-1398年)时就开始了。洪武初年,派大将徐达修筑了居庸关和山海关,以遏止残元势力的骚扰。嘉靖(1522-1566年)时,已将九镇边墙连成一体,完成了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万里长城。

明长城全长7000余公里,其工程技术和防御设施集前代之大成,建筑之宏伟、工程之浩大是空前绝后的。长城翻越于群山峻岭之上,穿过浩瀚的戈壁沙漠,其气势之磅礴雄壮,比起秦始皇长城毫不逊色,或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它成了中国和全世界人民重要的文化遗产。明长城在明代称边墙。它分辖于九镇,也称九边。九镇分别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太原镇、大同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长城是一条防御线,明代长城集历代长城防御设施之大成,在长城沿线建了其数可观的烽燧台、敌楼、堡寨和关城,而且较前代有所发展而更为完善。

从长城伊始,在长城沿线便建有烽燧,以传递军情报警。战国秦长城上出现墩台,既可点燃烽火报警,也可作为战台。从汉简可知,西汉河西边塞烽燧墩台上已建望楼。明代墩台建于长城上,或在长城里侧,也有的在长城外侧,位置不同,用途亦异。在长城墙体上的墩台,一般用以抵御敌人,故称战台、敌台,当然,它也具有举烽烟的功能。位于长城里侧者,有的通往堡城、镇城,用于传警。

位于长城外侧者其数不多,它既可观察敌情,也可用来和长城上的战士配合作战。嘉靖时兵部侍郎就主张多建这种墩台,他说:

“台列垣内,攻垣而台难顾;台连垣建,而贼登垣则台易溃……若台于垣外,贼至则烽,贼攻则夹击,少顷则堡兵至,次则援兵亦集。”墩台的结构与墙体一样,在辽东、蓟镇多为砖、石结构;宣府镇除砖、石结构外,尚有夯土墩台;大同、太原、延绥诸镇夯土墩台大量增加;宁夏、固原、甘肃诸镇除山区为石结构外,以夯土墩台为主。其平面形状有方形和圆形,以方形为主。方形台边长10米左右;圆形台程如方形台之边长。保存较好者残高6-12米,布列间距视地区、地形而定,一般为300-1000米,如大同镇宏赐堡“分守长城十九里,边墩二十六座。”

建于长城上的战台突出于长城两侧墙面,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为了在城墙上储存军火,给守城兵土提供栖身之地,在战台上建有铺房,即《明史·兵制》所说:“垣上宜筑高台,建庐以栖火器。”明初命令:“上聍五月粮及薪、药、弩。”翁万达说:“长城必有台,利于旁击。台必置屋,以处戍卒。”

隆庆年间,戚继光总兵蓟镇时,对战台提出了改进建议,即把实心战台改为空心敌台(亦称敌楼)。戚继光认为,实心战台,当“敌势众大,乘高四射,守卒难立,一堵攻溃,相望奔走,大势突入,莫之能御”。建议骑墙造空心敌台,台高三四丈不等,分为3层,底筑基与边墙平,中层空豁,四面设箭窗。上层建楼,周围环以垛口,可以“内卫战卒,下发火炮,外击敌人。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每台驻兵百名,军器粮食俱备。当时计划蓟、昌两镇共筑台3000座,每年筑1000座,3年完成。后来普遍推广,在长城东段常可见到这种空心敌台。据记载,明长城共有空心敌台12294座,墩台12158座。现辽东镇二者共计1156座,蓟镇约2000座,北京地区共835座,张家口地区共860多座。

在长城沿线建有许多堡城。“近城必筑堡,以处伏兵。”按堡的大小、战略地位,每堡驻兵200-600人不等。堡一般以地名命名,也有名靖虏、宁虏、镇羌、镇边、得胜、保安等等,带有鲜明的抗敌色彩。据记载,全线约有堡城298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