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东方体育国粹京剧(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7900000031

第31章 京剧艺术历史发展概述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徽调班社,陆续进入北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腔、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成京剧。

从“三庆徽”进京祝寿,到“京剧”的形成,算起来经历了六十年左右漫长的孕育过程。

京剧在音乐上基本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旧时也称“皮黄”。西皮有导板(倒板)、慢板、原板、快三眼、二六、流水、快板、散板、摇板等板式;二黄有导板(倒板)、回龙、慢板、原板、快三眼、散板、摇板等板式,另有西皮反调(习称“反西皮”)、二黄反调(习称“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等,分别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大抵西皮适于表现活泼昂扬的情感,二黄适于表现苍凉深沉的情感,反调用于深切悲痛时,四平调、吹腔用于轻松愉快时,南梆子则多用以表达少女的柔情。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南弦子、月琴、笛、唢呐、海笛等管弦乐和鼓、板、大锣、铙钹、堂鼓、星等打击乐。

京剧在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

节奏感强,技术要求很高,念白也具有音乐性,形成中国民族戏曲“唱做念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对各地剧种影响很大。

京剧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个大的行当,又各有细密的分工。

长期以来,京剧以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也在三四百个以上。新中国建国以后,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在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加工的同时,创作、改编了一些新历史剧和民间传说剧,如《杨门女将》《黑旋风李逵》《海瑞罢官》等,同时也编演了一些反映现代革命斗争生活的现代剧,对京剧艺术的改革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京剧服装具有独特风格,质量考究,描龙绣风,色泽鲜艳。服装基本上依照明制,按人物身份、职业分别穿着蟒、官衣、褶子、帔等,大都宽袍长袖。劳动人民穿茶衣、老斗衣、袄裤等,武将扎靠,民间勇武人物着紧身的包衣包裤、夸衣等。

京剧化妆,各个行当均有一定谱式,净、丑勾画各种脸谱,以示忠奸善恶。生、旦浓妆重抹,也近似脸谱。

由于地区和艺术风格的不同,京剧有“京派”“海派”两大流派。以北京为基地的着名京剧演员有咸丰、同治年间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光绪年间的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等,以及民初以来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等。旦角有老一辈的梅巧玲、袁紫衣、田桂风、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初以来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相继崛起,竞编新戏,在声腔和表演艺术上不断进行改革,形成各具特点的艺术流派,被誉为“四大名旦”。以上海为基地的着名京剧演员有王鸿寿、汪笑依、潘月樵、夏月润、冯子和、林树森、李春来、盖叫天、周信芳、金少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