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8000000010

第10章 史前村落的典型——半坡村、姜寨村

村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永久性居民点,是随着永久性住所的营建而产生的。当一定数量的人群在一定的地域内建造起一定数量的永久性住所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一个村落也就形成了。村落的出现,大约是1万多年前的事情。同住居及其他事物一样,村落的形态也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的。

西安市东郊的半坡遗址,是中国第一个经过大规模考古发掘和全面研究的史前村落遗址。半坡村始建于六千八百年前,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一个村落。它坐落在高出河面约九米的河旁台地上,村东是白鹿原,村西有沪河自南而北流过。村落范围大体上呈南北长、东西窄的不规则圆形,最长处三百米,最宽处20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区约占3万平方米。居住区由一条宽大的围沟所环绕,围沟壁陡底深,深5~6米,宽6~8米,既是村界,又具有防御功能。沟北是公共墓地,墓地内墓葬排列整齐,将本村的死者(婴幼儿除外)集中埋葬在墓地里,让人们死后仍然作为集体的一员“聚居”于一处。沟东是窑场。陶窑是中于一地并设于居住区外,反映了氏族内部社会分工的存在,同时也利于防火并避免对居住环境的污染。由居住区通向墓地、窑场及水源的通路,在围淘上架设木桥。居住区内分作两个小区,小区中间以一条深1.5米、宽约2米的沟道为界,说明村内居住有两个氏族集团。每个小区内都有一座面积达160平方米的大房子,一方面兼作氏族首领的住所,更主要的是作为氏族成员集会等公共活动的场所。大房子周围密布供各个母权制家庭及对偶家庭居住的中、小型房屋,作不规则圆形布局。中小型房屋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既有半地穴式住居,又有地面建筑式住居,面积12~40平方米不等,但门向皆朝向大房子。房屋之间挖建有用于储藏物品的窖穴,即口小底大的圆形袋装竖穴。居住区北侧有用立柱围成的长方形建筑,是饲养猪等家畜的圈栏。居住在村子里的半坡人,有的在村内加工制作石器等劳动工具,有的在窑场烧制陶器,有的在附近的良田沃野上“刀耕火种”,种植粟、白菜等谷物和蔬菜,在栏圈里饲养家畜,在树林中采集榛子、栗子、松子等野果,在丛林中狩猎鹿、狐、竹鼠等野兽,在河流沼泽中捕捞鱼虾,构成了一幅男耕女织、集体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的生活图画。

自半坡向东约四十公里的骊山北麓的临潼姜寨遗址,是又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村落。

姜寨村坐落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的河谷平原上,南依骊山,北望渭水,临河自南而北流经村西。据考古发掘和研究,姜寨村始建于公元前6600年,由居住区、烧陶窑场和墓地三部分组成。居住区平面呈椭同形,面积近2万平方米,西南以临河为天然屏障,东、南、北三面有人工壕沟环绕,壕沟内侧有用木桩和树枝编成的栅栏,并每隔一定距离建一座小房子用作哨所。居住区西南有一通道,以便到河中取水及外出作业;东南有两个出入口通向墓地。居住区中部是一个面积约四千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广场四周分布着五组以大房子为主体的建筑群。每组建筑群各有大房子一座,其附近建有中小型房屋十几座甚至二十几座,全部房屋的门向均朝向中心广场。房屋附近分布有储藏粮食及物品的竖穴仓窖和许多儿童瓮棺葬。广场西侧南北并列有两个圆形的家畜圈栏。村西南的临河岸边,有数座陶窑构成的陶器烧制场,似乎是氏族的共有产业。村东壕沟外为墓葬区,南北分布着三片墓地。就整个布局结构来看,姜寨村显然是五个母系大家庭构成的一个氏族的住地,或者是由五个氏族组成的一个胞族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