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8000000029

第29章 西双版纳傣族竹楼

提起西双版纳,人们不仅会想到郁郁葱葱的亚热带原始森林和绮丽的南国风光,还会想到傣家姑娘那优美欢快的孔雀舞和热闹非凡的泼水节,而那凤尾竹下一幢幢潇洒飘逸的傣族竹楼同样令人赞叹不已。这里要介绍的傣族竹楼是生活在河谷平坝地带水傣(夏称“傣锄”)的住居,一种高敞型干栏式建筑。

傣族竹楼平面大致呈方形,由架空的底层和包括堂屋、卧室、前廊、晒台的楼层及楼梯构成。底层是由数十根木柱支承楼层重量形成的架空层,四周一般无墙,用于存放杂物、柴草,关养牲畜及舂米等。堂屋居楼上一侧,内部空间不作分隔,中央设有火塘。

火塘中常年不熄火,往往是烟火缭绕,上置锅架,供烧茶炊煮。人们围火塘而坐,火塘内侧为家长坐的地方。来客在堂屋相聚,但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更不能跨火塘而过,住宿一般就在堂屋。堂屋靠墙处放置炊具碗架等。卧室与堂屋并列且长度相当,两者之间以墙相隔,墙上开设一门或两门,由堂屋进入,门上挂布帘遮挡。卧室内不作间隔,是一大通间,一家男女老少几代同宿于其中,按一定次序排列睡卧位置;室内不使用床桌,只是在楼面上镶垫、挂帐,席地而卧。按当地风俗,傣人不欢迎外人进入卧室,但对亲密要好的朋友则邀住于卧室中,以示亲如一家。楼上堂屋一端有前廊,设楼梯以供上下。前廊三面无围墙,仅有重檐屋面遮挡风雨,是日常乘凉、进餐、纺织家务活动及待客的理想之处,为各家傣楼必不可少。自前廊一端向外用竹材架设一伸出的平台作为晒台,称做“展”。晒台或设矮栏或不设栏,平时在此盥洗、晾晒衣物和谷物。晒台与前廊相接处的屋檐下放置盛水的扁圆形陶罐,并将此处楼面下降与竹晒台平齐,以保证廊上地面的干燥和水质的清洁。楼梯设于前廊一端或外侧,一般一楼一梯。此外,为了遮挡烈日照射以便使室内保持荫凉,在主房四周扩大一圈檐柱,盖以披屋面,构成偏厦,有的将楼层屋身全部罩入其中。偏厦之设,使得房屋外墙不能开窗,室内光线较差,但偏厦构成的重檐却丰富了竹楼的外观造型。

傣族竹楼是就地取材,用竹木建造而成的,以前多用竹材,后来屋架、梁柱等多改用木材。承重构架以柱、梁、屋架组成,屋架跨度一般为5~6米,两侧再接半屋架。立柱为圆柱或方柱,一般以三行纵列柱为中心组成柱网,横向柱距往往是纵向柱距的一倍。柱间纵横架设梁、仿,构成楼层面框架。梁柱采用桦卯结构,很少使用五金铁件。屋架结构形式多样,屋顶为歇山式,脊短,坡陡,俗称“孔明帽”。

据当地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到达傣族地区,傣家人向他请教怎样盖房子,诸葛亮就在地上插上几根筷子,脱下帽子往上一放说“就照这个样子盖吧”,所以傣族竹楼就像一顶支撑着的帽子,晒台就像帽冠。屋面铺装用草捆扎而成的草排或端部带钩的小平瓦。楼板系将圆竹纵剖展平后铺于楼楞上并以竹蔑捆扎而成,走于其上,有一定的弹性。围墙及隔墙均用竹子编成或木板拼接而成,有的竹墙利用竹子正面、背面质感与色泽的不同,编结出各式花纹。

傣族竹楼的规模大小常常以楼下木柱的根数来表示,一般民宅为五六排、四五十根,最大的竹楼立柱可达一百二十根之多。由于屋架跨度小,室内有成排立柱,大有木柱林立之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处于封建领主制时期的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竹楼建造有若干清规戒律,是傣族竹楼得以保持干栏式建筑之古老形态的重要社会历史原因。此外,按傣族习俗,木柱都有各自的名称,而中柱因为是人死后洗身时所靠,所以平时严禁人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司头人的住宅多采用主辅房屋组合的形式,即在主房外相邻或相连修建干栏式谷仓,上层囤米,下层放杂物;普通百姓的住宅则仅有一幢主房,主房平面最常见的为方形,但也有曲尺形、“凸”字形及横向分隔的形式,堂屋、卧室、前廊的设置及布局也多种多样。正因为如此,更使得竹楼的外观千姿百态。

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家庭结构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与此相适应,住宅形式为一院一楼,其院落结构别具一格。它不像汉族住宅那样作房屋围绕庭院的内向型布置,而是作庭院围绕房屋的花园别墅式布局,灵活自由,开敞明朗。院落居中建楼,周围种植竹木瓜果,四周绕以竹篱。环绕竹楼,是枝繁叶茂的椰树、槟榔树、香蕉树、竹林和那花红叶绿的瓜果菜蔬,到处充满着生机,散发着热带雨林的芳香,构成幽静美丽的生活环境。一座座竹楼庭院方向相同,密集整齐地排列于水田附近的丘陵地和山坡上,组成傣族村寨;住宅之间是纵横交错的街道,站在村寨人口处或较高的山坡、林间空地等地势高敞的地方,会看到高大宏伟的佛塔佛寺在低矮的竹楼院落群中雄踞一方,使村寨的立体轮廓更加丰富,构成西双版纳独有的傣族村寨风貌。

傣族竹楼仅仅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干栏式建筑至迟在七千多年前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后,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远及日本和东南亚。在云贵地区,它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相结合,获得了相当的发展。三千年前的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中曾留下了它的足迹,云南祥云、晋宁、江川等地两千多年前的文物上有它的身影,后来历代史书中也不乏关于它的记载,“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见《魏书》)。时至今日,干栏式建筑仍然为傣族、壮族、景颇族、佤族、布郎族、傈僳族等居民所喜爱,只是由于各地各民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地干栏式建筑在外部造型、空间组织及平面布置、用材施工上都产生了诸多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干栏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