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16338100000040

第40章 煮酒与火迫

唐宋时期,中国酿酒工艺中已经普遍应用加热防腐的方法,以求达到消毒保质的效果。这一点在《北山酒经》中记载得比较详细。该书下卷《火迫酒》一节讲,取清酒,三五日后,根据酒的多少再取瓮一口,先洗刷干净,用火烘干。在瓮底旁钻一小孔,用柳屑子塞住,注酒于瓮,另入黄蜡半斤,用油单纸将瓮口封严。找一处不通风的干净小屋,置瓮其中下垫数层砖块,四周围炭,然后点火加热。经过七日,便可诹出酒瓮,再过七日即能饮用。取酒时,用细竹竿裹少许棉絮,慢抽塞子,以器承之,再用棉头蘸除瓮底的杂物。另有《煮酒》

一节称,凡煮酒,每斗人蜡二钱,竹叶五片……置于甑中(注:第二次煮酒不用先前的汤,要新取冷水来做),然后点火,待酒香弥漫,酒液溢出倒流时,揭盖观察,若酒液滚沸即可一灭火良久才能取下,置于石灰中。切忌频繁移动。

煮酒是靠蒸气烹热,火迫则以慢火烘烤,目的都是一样的,要让成酒在封贮过程中不再继续发酵,通过加温灭菌,防止酒质变坏,使之可在无菌状态下保存较为长久的时间。在西方,法国人尼古拉·阿贝尔于1809年才发明了高温加热灭菌方法,后来巴斯德又用低温加热灭菌,解决了当时法国葡萄酒易腐变质的难题。煮酒要达到酒液沸腾的程度,类似于高温灭菌;而火迫则属闷烧,而且需要七天的周期,所以不会把温度调得太高,有学者估计在60℃~70℃,与巴氏的灭菌法极其相近。

应该说,中国古代应用的加热杀菌法,比西方提早了近千年时间。当然,巴斯德是以细菌学说为依据来进行实验的,而中国古人只是靠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才摸索出了一项行之有效的保证酒质的专门技术。用现代科学的水准来判定,二者自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如果就技术原理、操作方法及其达到的效果而论,二者又殊途不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