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6390600000040

第40章 作为总统的卡特渴望成就,追求卓越(2)

卡特为了推动中美建交谈判,准备采取一种主动进取性的姿态。他在10月11日从外地回到华盛顿,立即就会见了布热津斯基及刚从北京奉召回来的伍德科克。他强调了将1月1日作为结束关系正常化谈判的预定日期,并指示布热津斯基直接起草一份建交公报草案让伍德科克带回北京。

当伍德科克返回北京时,公报草案还未草拟好。这时,华盛顿发生了关于美中关系正常化日期问题的争论,布热津斯基要在公报上把1月15日定为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日期,而万斯国务卿则反对确定任何具体日期,而表示宁愿根据美苏军控会谈的进展来确定美中关系正常化的日程表。最后还是由卡特总统裁决,卡特不仅要在公报上写明日期而且赞成确定为1月1日,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之快大大超出了布热津斯基的期望。

对台军售和美越建交:影响中美建交的两个矛盾问题又需总统决断

在卡特期望美中建交谈判能尽快获得进展的时候,又有两个可能影响谈判达成协议的敏感问题捅进了椭圆形办公室,需要他拍板决断。

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向台湾出售先进飞机的问题,另一个是美越关系正常化的问题。矛盾双方仍然是国务院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实质上就是万斯和布热津斯基的矛盾冲突。

在美中建交谈判刚刚开始的时候,卡特曾经指示国务院作一个友好姿态,于7月1日宣布取消向台湾出售64架性能十分先进的P4战斗机的计划。但在9月初,建交谈判停滞不前的时候,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韩叙在华盛顿就一篇新闻报道约见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提出质询,并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据这篇新闻报道透露,美国有关当局正在考虑向台湾转移销售十分先进的飞机。

其实,这篇新闻报道并非捕风捉影、空穴来风。台湾军方一直希望能从美国购买更具进攻性性能的P4、F-16战斗机,但由于这批飞机带有明显的进攻性质,台湾的请求一直遭到福特政府的反对,卡特政府也于7月1日宣布停售了一批F-4战斗机。这次,原来美台合作生产F-5E战斗机的协议将于1978年失效,而新的协议必须及时产生。台湾方面跟美国防部磋商之后,国务院的台湾科准备了一份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卖更先进的战机给台湾。台湾要求购买的机型是在F-5E上配置改进的导航系统和更加先进的空对空导弹。这种改进型定为F-5C。它虽然只有单引擎,但比F-5E的双引擎更有力。助理国务卿霍尔布鲁克接受了台湾科的建议,国防部也答应极力推进将F-5G售给台湾。

韩叙表示了中方的不满后,国家安全委员会坚决反对在这个关键时刻对台提升武器转让的机型。布热津斯基和奥克森伯格都认为,在伍德科克正在北京进行一线谈判的时候,向台湾出售先进战机会为建交谈判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使谈判更难进行。他们促请总统决断,在这个时候不要批准F-5G售台。正在期望美中建交谈判获得成功的卡特总统当然不愿意谈判为此受阻,所以就决定拒绝向台湾转让F-5G,而只是延长合作生产F-5E的协议。卡特总统对国务院指示,他的对台军售政策只能跟他向北京作出的承诺相一致,即只出售防御性武器。在F-5C的售台计划遭否决后,台湾方面又提出要购买F-4战机,也只能是遭到了国务院的拒绝。

当时有消息说越苏之间准备签订盟约,中越关系越来越恶化。1978年9月29日,助理国务卿在纽约会见了越南驻联合国代表,越南的代表正式表明越南将放弃要求美国支付战争赔款,以此来换取与美国的关系早日正常化。10月,在万斯国务卿的同意下,美越开始就一些建交问题进行谈判:解决冻结双方资产问题、计划互设大使馆等。这个时候,美国行政当局如何权衡同中国、越南进行的关系正常化谈判,成了矛盾的焦点。万斯和霍尔布鲁克主张,美中、美越两个建交谈判可以同时进行。但是,布热津斯基主持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建议两个谈判应该分开次序,先后进行。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呈送到卡特面前时,他没有马上表态。

10月11日,卡特在会见回国述职的伍德科克时,就这个问题征求伍德科克的意见。对当时中国的情况已十分了解的伍德科克建议说:“住在北京才会感受到中国人对越南反感的程度有多么强烈。在这个时候,美国与越南的谈判很可能会使美中建交谈判复杂化。”伍德科克说,现在中越关系已经恶化,且极为敏感,总统应避免与越南过早地实现关系正常化,以免美中关系正常化受到干扰,因为美中建交才是“最重要的”。

他很重视并接受了伍德科克的建议,决定在美中关系正常化之前,美国暂不考虑与越南进行建交谈判。但这个决定没有告诉越南人和中国人。

美方“底牌”打出一个月后还没有得到答复,中国怎么啦?

在伍德科克动身回北京之前,10月30日,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会见了柴泽民,传递了卡特总统的口信,称卡特总统希望加速正常化谈判进程。他说,现在正常化“是一个特殊的时机”,美方希望明年国会一开始就辩论美中关系问题,否则一旦美苏核条约或者其他问题列入议程,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实现将不得不推迟至1979年秋后了,时机不当,会出现困难。

回到北京的伍德科克在接到公报草案的电传后,于11月2日举行双方第五次会谈时,将它交给了黄华外长。美方提出的建交联合公报草案共十六条,将美方的“底牌”基本打出。草案内容包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并相互建立外交关系;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非官方关系;美国行政部门将为调整与台湾的关系向立法部门提出特别立法。草案提出:中方可以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别国无权干涉,中国统一问题是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的事情,中方还应表示,统一问题将和平地实现;美方将表示,对“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中方立场不提出异议,重申对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公报草案还提出1月1日为宣布实现正常化的时间。

必须指出的是,华盛顿几乎在指示伍德科克于11月2日在北京打出底牌的同时,于11月6日宣布继续执行与台湾合作生产四十八架F-5E的协议,并表示顾及中国方面的关注,减少向台湾出售更先进的飞机。

中国人当然注意到,已经离美国底牌中所提出的“1979年1月1日为两国建交日期”不到两个月了,谈判还没有达成协议,美国的底线信号是:坚持在关系正常化之后继续对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

信号的含义是很清晰的:要么建交,要么放弃。

到了11月底,一个月即将过去了,距离1979年1月1日只有一个月了。

美方还没有得到中方作出的正式回答。包括布热津斯基和万斯在内的白宫与国务院的有关官员,对于能否在年底前实现关系正常化仍然心存许多怀疑。

伍德科克递交了建交公报草案后,在北京的联络处里等候得十分焦急。事后他曾回忆说,在递交了美方公报文本后的整个11月份,他都处在一种敏感、紧张而不安的心理状况之中。

中国到底怎么啦?

据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朱启祯、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回忆说:

中美建交谈判到最后,一个问题卡住了,就是美国卖武器给台湾这个问题。我们是三大原则,这三大原则美国接受了,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但是在出售武器给台湾这个问题上,美国不让步。

中国需要最高领导层决策。而邓小平正在出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