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6390600000048

第48章 中美关系的航船刚刚启航……(2)

几年来,中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对他们来说,来自美国的危险越来越小,更可虞的是苏联。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国家有必要联合起来反对霸权主义,这一反霸的统一战线坦率地讲也包括美国在内。中美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对付苏联称霸世界,美国理所当然是一支重要力量,但美国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从自己所负责任的角度来说。有某些不足之处。

两人一致认为,如果我们两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那将是个严重的错误,只会进一步孤立苏联人。

会谈进行了1小时20分钟。然后,邓小平由万斯陪同用完工作午餐后,来到白宫外交接待厅。这时,一群守候已久的记者蜂拥而至,纷纷询问邓小平与卡特谈了些什么问题。邓小平不像一般领导者拒绝记者说“无可奉告”之类的套话,而是以他特有的诙谐幽默语气对记者们说:

“我们无所不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

记者们的提问虽然被邓的这句话挡得严严实实,但他们却对邓小平的幽默和智慧感到由衷的佩服。

午餐后,卡特和邓小平的第二次会谈开始了。着重谈的是与苏联有关的国际局势问题。卡特对苏联势力的扩大感到关切。对于美苏关系,卡特认为,最好是在苏联采取建设性态度时同他们合作,在他们不采取建设性态度时与他们竞争。美国希望永远避免战争。卡特还谈到希望中国人利用在北朝鲜的影响来帮助安排朝鲜和韩国间的直接会谈。

邓小平说,他不反对正在进行的美苏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谈判;有这个协议可能是必要的。但是,他认为这第四场谈判的结局肯定同另外三场一样——限制不了苏联扩充战略军事力量。他谈到了有关希望中国影响朝鲜的问题。他说,许多人向他提出过朝鲜的问题;根本不存在北朝鲜发动进攻的危险。

他说,他希望南北朝鲜能通过谈判达到统一。他说,苏联同北朝鲜的关系从来就不是很牢固,近来,由于苏联人试图影响北朝鲜政府的政策,两国关系已削弱了;如果中国试图对北朝鲜施加压力,也会失去影响。

这时,卡特与邓小平让顾问与助手们都离开,两人间谈了一些最机密的问题。对此,卡特的自传里作了这样的记述:

差不多已到该为参加晚宴做准备的时候了,但邓要求我们离开一下那一大群顾问们,以便同我讨论一件更为机密的事情。于是,弗里茨、赛伊、兹比格和我陪同邓及其译员从内阁会议室走到椭圆形办公室。我们仔细地听这位中国领导人扼要地讲出他的一个暂定的计划:

中国越过边界去给越南一次惩罚性的打击。邓问我对此有何意见,我试图劝阻他。我指出,由于越南人越过边界侵入柬埔寨,成了侵略者,他们正在受到谴责,在世界上越来越孤立。但如果中国部队向河内进军,却反而会引起人们对越南人的同情,有些国家还可能会认定中国有错误。此外,我还说,美中建立新关系的诸多理由中,最好的一条就是,新关系会对亚洲的更加和平与更加稳定作出贡献;而中国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却会否定这个最好的理由。邓副总理感谢我所提的意见,但又补充说:中国很想让它那些狂妄的邻国知道,它们要是对中国和本地区其他国家捣乱,那是不会不受到惩罚的。

由于时间相当晚了,我提议明天上午再谈。邓对此表示同意。

下午的会谈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邓小平与卡特举行中美双方会谈。

后来有的西方评论家注意到,邓小平这次在白宫谈到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就与毛泽东强调战争不可避免有不同之处。邓小平强调的是中国不想打仗,中国需要长期的和平环境来进行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这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个反对中美建交的参议员不得不说:你们把我打败了

尽管它有珍贵的云石雕刻大壁炉,四壁装饰着英国橡木镶板,极显豪华与典雅,但与中国那能容纳五千宾客的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相比,这个号称白宫第二大厅的宴会厅简直就像一个大一点的单间而已。这个宴会厅在肯尼迪时代经过装修改建,也只有140余个舒适的位子,好些美国社会名流、政府要员及大企业家都没法参加这个宴会。这次宴会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美国三大电视网同时实况转播,被人们称为“全世界大多数人都睁大眼睛注视的宴席”。

外面是寒冷的冬末景色,宴会厅的四周竟然开放着各种色彩的山茶花。客人们都大吃一惊。原来,卡特对这次宴会是颇花了一番心思的。宴会上装饰着特地从卡特的家乡——佐治亚州运来的1500株各种颜色的山茶花,表达了主人的心意,也使宴会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卡特深知,宴会厅的座位再少,也不能少了两个对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过贡献的前任总统尼克松和福特。这是尼克松总统自从因“水门事件”辞职后第一次出现在白宫的公众场合。除了邓小平,尼克松成了特别引起传媒关注的焦点。1975年底福特总统访华时,邓小平尽管内部受到批判,但对外仍主持了与福特进行的外交谈判。尼克松1976年2月下旬再次访华时,邓小平已经遭到软禁,失去了领导权。这次在白宫,是尼克松与邓小平的第一次见面。在宴会上,尼克松很高兴对邓小平谈起第一次打开中美关系之门的访问。邓小平告诉尼克松:“你来的那时候,我还远在长江南边。在一个叫南昌的省城郊区的机械厂做工。得知毛主席请你来访问,我是很高兴的。”

布热津斯基见白宫的工作人员和中国客人都对尼克松表示热烈欢迎,不禁想到副总统蒙代尔等都曾反对邀请尼克松,认为尼克松出席宴会将引起麻烦。

尼克松很大度,认为应以美中关系为重,不想惹起麻烦。卡特总统最后还是决定邀请尼克松,因为尼克松对开创美中关系起过重大作用。

卡特在一旁看着邓小平与尼克松说话。他在回忆录里写道:

虽然尼克松不认识中国的现领导人,但是他很高兴在这个短暂的招待会上同他们谈论他自己以前的访问。从中国人私下的言论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始终是他们敬重的朋友,他们认为有关“水门事件”的指责算不了什么大事。

邓小平在宴会上用祝酒词的形式宣布了此次中美会谈中的一个突破,将反霸内容写进即将发表的联合公报中。他说:

我们两国曾经在三十年间相互处于隔绝和对立的状态,现在这种不正常的局面终于过去了。我们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但是,两国政府都意识到,两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利益要求我们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观点来看待两国关系。正是因为这样,我们顺利地达成了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协议。不仅如此,还在关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庄严地作出承诺,任何一方都不应当谋求霸权,并且反对其他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一承诺既约束了我们自己,也使我们对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增添了责任感。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发展,也必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的强大因素。

宴会进行中,美国着名歌星雪莉·麦克莱恩来到邓小平面前说:“副总理阁下,我对你的个人经历极感兴趣。”

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金奖。”

在场者听了齐声喝彩。这时,中国驻美使馆人员陪着一个秃顶老人给邓小平介绍说:“这就是费正清教授。费先生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呼吁奔走了五十余年啊。”

邓小平肃然起敬地与其握手。他早就听国内梁思成教授说过费正清的名字是“正直清白”的意思。他读过费先生的专着和文章,还知道费先生从1932年开始以外交人员和学者身份来华,在中国有传奇的经历,其后在哈佛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四十余年,是西方公认的首屈一指的中国问题专家。

两位老人握着的手都没有松。邓小平问:“教授贵庚?”

“七十二岁。”

邓小平说:“我今年七十四岁。”

费正清惊奇地打量着脸色红润的邓小平,感叹地说:“你满头银发,我却秃头了。”

邓小平忙说:“这证明你用脑很多,成就很大!”

国宴结束后,卡特觉得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晚上。在宴席上,邓小平谈笑风生,无拘无束,卡特对人说:“与邓相伴会使人觉得很高兴。”

在整个宴会期间,邓小平喜欢谈论中国的生活和国家的面貌正在发生的变化。两人还就传教士的问题产生了心平气和的争论。卡特谈起了从小他就对到中国去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很感兴趣,就说:“在我小时候,当海军的舅舅常去中国的港口,就给我们写信描绘了中国。回国休假的传教士放了有关在中国传教的幻灯片。”

邓说:“是的,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的传教士深入到了中国的内地。在我们老家四川也能看到他们的足迹。”

卡特说:“我把母亲给的零用钱一分分节省下来,去看这些传教士所放的布道的幻灯片。看后使我懂得了把中国人看做朋友。懂得中国需要医院、食品和学校,需要懂耶稣基督是救世主的道理。我们都把这些传教士看成是杰出的人。”

邓小平表示了不同看法,说:“许多传教士到中国去,只是为了把东方的生活方式改变为西方的生活方式。当然,他们当中也有一些是好的。他们开办的一些医院和学校至今都还在。”

卡特试探着问:“那我们可以再派传教士去中国布道吗?”

邓小平明确地说:“现在时代不同了,尽管我们主张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是我们不赞同恢复任何外国人到中国传教的活动。中国的基督教协会也赞同我的意见。”

卡特又建议说:“中国是不是可以考虑允许不受限制地散发《圣经》及人们有做礼拜的自由?”(在卡特总统卸任后到中国访问时,发觉邓小平考虑了其所提的那两个建议。)两人从宗教还谈到了去麦加朝圣的问题。邓小平对卡特说:“中国的穆斯林也许有七百万之多,政府不干涉他们的信仰。”

卡特问:“中国让不让这些信徒去麦加朝圣呢?”

邓小平说:“目前没有同意。可是,如果到麦加朝圣是意义重大的事情的话,政策是可以改变的。”

两人当然也谈到了台湾问题。邓小平坦诚地说:“中国是愿意用和平方式解邓小平夫妇在卡特夫妇陪同下,在肯尼迪艺术中心观看演出。

决台湾问题的,但我们不会把自己的手脚捆绑起来,那样反而不利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

当时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尚未建交,会谈后,卡特很快就把这一信息转达给沙特阿拉伯的领导人。

卡特是这样记述招待邓小平的这个晚宴的:

在正式的祝酒词和私下的谈话中,人人都心情愉快、兴致很高,好像有意要打破常常使这种场合气氛沉闷的正式外交客套。我特别高兴的是,看到国务院的中国问题专家迫不及待地当面探问他们以毕生精力研究的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代的风俗习惯。

宴会结束后,邓小平夫妇在卡特夫妇及女儿艾米的陪同下,出席了在肯尼迪艺术中心的文艺晚会。这是一家石油公司资助五十万美元举办的,堪称卡特总统任期内最讲究的活动。

这次晚会,主人安排了好些美国明星演员参加演出。美国着名节目主持人安娜·威尼斯勒把节目安排得极为出色。精彩纷呈的现代芭蕾舞演出使人如入仙境;着名钢琴家鲁道夫·塞金、歌唱家及吉他演奏家约翰·丹佛的表演令人陶醉。主人获知邓小平爱好篮球,还安排了哈莱姆环球游览职业文娱球队的篮球表演,博得全场喝彩。世界着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亲自登台。美国宇航员格伦为迎接中国客人也罕见地登台表演。整个晚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最后的节目是一群天真活泼的美国儿童唱起了中国歌曲,使晚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最高潮。邓小平夫妇和卡特夫妇登台与演员们见面,邓小平拥抱亲吻小演员的场面极为感人,在美国传为佳话。

卡特在这天晚上的日记中这么写道:

在肯尼迪中心看了一场精彩表演。表演结束后,邓和我还有他的夫人卓琳女士、罗莎琳和艾米走上舞台同演员见面。当他在拥抱美国演员,特别是唱了一首中国歌曲的儿童时,确实全场感情激动。他吻了许多演员,报纸后来说许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一直强烈反对同中国建交的参议员拉克索尔特在看了这场演出后说,我们被他打败了;谁也没法对唱中国歌的孩子投反对票。邓和他的夫人看来真的爱人民;他确实令在场的观众和电视观众倾倒。

也许是因为他充满活力和个子矮小,邓那天晚上成了艾米和别的儿童最喜欢的人,而且看来这种感情是双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