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美建交:邓小平与卡特握手纪实
16390600000057

第57章 中美关系之航船在“一个中国”的航道上前行

尽管出现了《台湾关系法》这样的不稳定因素,但是,我们仍需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有一个总的全面的认识。

中美两国间相互敌视隔绝二十多年了,如果说,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的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的《上海公报》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在台湾问题上第一次承认:中国只有一个,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当时《上海公报》中美方声明的措辞是: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当时,美国是用模糊的语言掩盖了双方存在的分歧。在当时,美国与台湾当局还保持着外交关系。

经过了7年的风雨坎坷之后,邓小平与卡特于1978年11月15日同时宣布的中美建交协议中,对于这个两国间极为敏感的“一个中国”问题,与《上海公报》的内容相比,已经实现了难能可贵的突破。因为中美建交是在美方接受邓小平提出的“断交、废约、撤军”的三个重要原则,而中方接受美方对台有限军售的这样的基础上实现的。邓小平始终坚持的“断交、废约、撤军”三个重要原则的核心,就是坚持美国明确地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双方在北京与华盛顿同时宣布的《中美两国建交联合公报》中,就明确地用下列文字声明只有一个中国: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在认同只有一个中国的政治基础上,中美两国间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美建交有如打开了一道关闭多年的闸门,蓄挡已久的洪流冲泻而出,中美关系发展的势头是好的,两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甚至军事关系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迅速的进展。

我们从外交档案中可以查阅统计出这样一个结果:邓小平访美回到北京后,2月10日至5月10日的三个月内,总共会见了二十九批各国外宾,平均每三天会见一批外宾。在这二十九批外宾中,美国客人占了十三批,将近占了一半。在邓小平接见的这些美国宾客中有两个由部长率领的政府代表团、四个由国会有关领袖率领的议员访华团。不妨将这些主要美国宾客名单开列如下:

2月27日,会见美国财政部长布卢门撒尔;2月28日,会见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杰·蒙哈德与夫人;3月17日,观看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在北京的首场演出,并会见了团长小泽征尔等主要负责人;3月26日,会见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艾尔·厄尔曼率领的美国众议院议员访华团;4月16日,会见美国众议院军委会主席梅尔文·普赖斯率领的众议院军委会议员团;4月18日,会见美国众议院政府工作委员会主席杰克·布鲁克斯率领的众议院议员团;4月19日,会见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主席弗兰克·丘奇率领的参议院外委会访华团;4月27日,会见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5月10日,会见美国商务部长朱厄妮塔·克雷普斯。

1979年4月间,因出现了《台湾关系法》等问题,为了防止中美关系倒退,布热津斯基一再向卡特总统建议,必须对中国采取广泛的主动,特别应在最惠国待遇方面给予通融。在这样的背景下,继这年2月下旬美国财政部长克卢门撒尔访华后,5月6日至15日,美国商务部长克雷普斯率团访华,再一次与中国政府商讨中美经济贸易实质性问题,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于5月14日草签了《中美贸易协定》。协定规定,为了使两国贸易关系建立在非歧视性的基础上,缔约双方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年7月7日,中国外贸部部长李强和美国驻华大使伍德科克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为期三年的《中美贸易协定》。根据这一协定,中美双方将在关税、手续税费用方面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向对方的商号、公司等贸易组织提供最惠国待遇,相互对等地保护专利、商标和版权,允许建立在本国领土内的对方的金融机构,根据最惠国待遇开展业务。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

同年10月22日,中国外贸部部长李强到达美国访问。2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以74比8和294比88的投票结果,批准了《中美贸易协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艾尔·厄尔曼评价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美中关系的转折点”。

1980年八九月,中国副总理薄一波在访美期间,主持了在旧金山举行的“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开幕式。9月17日,薄一波副总理与卡特总统分别代表中美两国政府在白宫玫瑰园正式签署了《中美民航协定》、《海运协定》、《纺织品协议》和《领事条约》。这三个协定和一个条约的签订,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民航协定》结束了中美两国间三十多年来没有例行定期航班的历史;《海运协定》使两国的港口可以向对方的船舶开放;《纺织品协议》使中国的纺织品更加有序地进入美国市场,也有利于美国消费者和零售商;领事条约阐明了领事官员为两国公民提供服务的职责,将确保在对方国土上的本国公民的利益。

历史证明,这些可喜的成果进一步巩固了中美关系的基础,推动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势头,并造福于中美两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