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16391100000027

第27章 学习力培养,让孩子领悟知识的无穷魅力(3)

有一个问题非常重要,那就是孩子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以孩子为主导,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决定。家长只是一个辅助因素,不能强行加入自己的想法,强迫孩子做一些事,应该合理引导孩子。孩子的学习计划要有合理的时间和任务,不能超出孩子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的配合,把握好计划的可行性。

建议三:应该根据学习进度,不断修正计划。

孩子的实际情况,以及孩子的学习任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习计划应该从这些变化的因素出发,及时做出调整,适应实际情况。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在制订计划后的学习效果,如果有明显的进步,那就继续按照计划进行,反之,必须做出合理的调整。

在孩子学习计划初定时期,有可能会出现没有依照计划实施的情况,这时家长不要过多责备孩子,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总之,制订学习计划非常重要。少年儿童还不具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来掌控自己的学习,家长应帮助他们在反复的学习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学习计划的内容,并渐渐学会分清学习中的主次以及先后逻辑次序。有了合理的计划,当学习遇到干扰时,孩子就会有条不紊地去逐个克服这些问题,学习能力会日趋成熟,学习效果也会不断提高。

告诉孩子打破常规,让思维动起来

从四大发明到工业革命,到电子信息时代,科学总是在一次次打破禁锢中前进的。而古今中外,但凡有大作为者,其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就是勤学好问,并敢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为了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家长也要从小让孩子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探索精神是指孩子能够主动地研究、发现事物的某些规律、联系、属性的一种心理倾向。探索是孩子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必要途径。要培养孩子不墨守陈规,敢于打破常规去思索的精神。这对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某市的小华是一名中学生,他很喜欢提问,不问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有一次小华父亲刘先生在辅导他的时候,讲到数学的一道例题,小华觉得,这个例题所用的方法太繁琐。心想:是不是还有更简便快捷的求证方法呢?但是按常规刘先生还是要求儿子在学习时,以书中的解答过程为准,第二天讲数学题的时候,小华就对刘先生说道:“我对这道数学题有新的见解”。刘先生不高兴地说:“你是个学生,在学习上,应该以书上的标准答案为准,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这样会影响以后的学习进度的!”小华却说:“这不是胡思乱想,我通过反复的研究和演算,总结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可以得出同样的结果,但是要比书中的方法简便很多。”说完,就当面写出了他研究出的演算过程。刘先生认真看过之后,发现孩子打破常规得出的方法的确是对的,不由得开始反省自己在教育方式上是不是有些刻板和保守了,于是拉着小华说:“你是对的,儿子,我为能有你这样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而感到骄傲。”

通过小华的例子可以看出,通常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比较习惯于让孩子听从主流思维模式的硬性教导,并无条件接受一些约定俗成的思想,而往往容易忽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那么怎样使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脱离这些思想窠臼的禁锢呢?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家长要注意培育和保护孩子萌动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潜能。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动、好问、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常常会被家长拉着小手剪指甲,心里对指甲刀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有一天,当他剥不开瓜子皮时,可能会想到用指甲刀去剪瓜子,这是孩子自己从家长为自己剪指甲的行为中总结出来的,认为这是可以帮助孩子剥开瓜子的最好方法。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和实践,获得的成功体验,远比家长喂到嘴里的瓜子要香甜。所以家长要在孩子试图去实践这种想法的时候,给予肯定、鼓励和积极地引导。

方法二:为孩子打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主动去发现、探索科学的奥秘。

家长要尽量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会独立探究。比如,孩子要认识和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就离不开实践活动。大自然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最好课堂,不要把孩子禁锢在家里,要鼓励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探索环境的污染和保护、四季变化等。另外,家长还应对孩子的探究过程适当加以引导。这样,他们的兴趣会更加强烈,积极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方法三:帮孩子树立学习榜样,学习那些科学先驱们的探索精神。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包含探索的过程和经历。给孩子适当介绍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人类探索真理的历史,让孩子了解科学家所观察过的现象或所做过的实验,感受科学家思考过的问题和他们所遇到的困难,这既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启迪他们的智慧,同时也能进一步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和失败的探索品质。

当代的儿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一代学子,他们既肩负了传承人类智慧的重任,也同时肩负着开拓未来的历史使命。所以培养孩子勤学好问的探索精神,是帮助他们完成这一使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不能知难而退,而是要学会对同一课题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的思考和研究。

轻松学习,帮助男孩缓解课业压力

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有所成就,为此,家长们常常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报了各种特长班、辅导班。殊不知,孩子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过高的期望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思想压力,使他们离成功彼岸越来越远。

今年读高二的军军学习成绩优异,家长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前段时间省里举行数学竞赛,数学老师要挑选班里的三位同学去参加竞赛,于是举行了一次小测验。数理化成绩向来优秀的军军在这次数学小测验中失利了,错失了数学竞赛的参赛资格。这使得军军的自信心瞬间崩塌了,他变得特别消沉,不断地问妈妈:“我这么努力,却连一个数学小测验都过不了,以后该怎么办呢?”虽然军军的妈妈极力安慰他,但军军却耿耿于怀,常常自言自语:“考试再失败该怎么办?高考考不好该怎么办?”军军似乎无法走出这次失败。

那次测试失败以后,军军虽然照常去学校上课,但人坐在教室里,心却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脑子里一片混沌,老师讲的内容也全然不解。渐渐地,军军连学校都不想去了。他总幻想自己有一天可以再也不用背永远背不完的单词,做永远写不完的习题,再也不用看书看到半夜……父母平时对他的期望值过高,导致孩子的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加之各种课业繁重的压力不断袭来,几乎使军军没有喘息之机,导致他产生了厌学情绪。

军军现在的厌学情绪,可以说是学校、家庭与自己三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学校唯分数是问,家长唯分数是求,军军唯分数是荣,追求高分数甚至成了军军生活的唯一目标。多重重压之下,他的心理、智能、意志上的承受力已经到了极限。

这种过度的学习压力一旦淹没了青春的活力,压抑了孩子快乐的本能,孩子的潜意识里积累的负面情绪便会发生“暴乱”。这种“暴乱”不但干扰了孩子自身的正常生活和学习,更容易让孩子用自毁的方式去报复家长施加给自己的压力,伤了家长的心,同时也毁了自己的前程。

为了防止这些负面效应的出现,家长应该细心地观察孩子每个时期的身心状况,以防患于未然。在教育方式上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升学考试的意义。

升学考试只是人生的拼搏机会,家长和孩子都不要压力太大。不管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境,要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家长不能流露出迫切希望孩子达到自己期望目标的情绪,避免给孩子增加无形的压力,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策略二:适当调节孩子在不同时期的压力强度。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负担过重,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因此,家长一定要改变那种“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最佳点作为标准,当孩子压力较小时适当增加压力,当孩子压力较大时及时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策略三:让孩子放松心情,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在学习中成长的过程,也应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既不能对孩子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也要设法帮助孩子按时完成任务。为了达到让孩子先放松下来的目的,可以先陪他们尽情地玩,比如定期带孩子游山玩水,参加一些休闲娱乐项目;或者让他们打打羽毛球,踢踢足球,让紧张的情绪得以缓解和释放。然后创造清静整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舒适的氛围中按部就班、不紧不慢地去学习。

机器如果经常超负荷运转也会失灵,所以一定不能让孩子长期处于过强的压力中学习,更不能在考试前力求速成,对孩子做杀鸡取卵的蠢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一定要把握好“度”,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适当降低对他们的期望值,为孩子“减压”、“减负”,并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只有懂得缓解他们的课业压力,才是让孩子稳步达到学习目的长久之道。

发现和发挥孩子的优势,他才会越来越出色

孩子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他们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而孩子父母往往是发现这个宝藏的人。作为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善于发掘孩子的特长。因为孩子所从事的事情,只有符合了他们的先天优势,才能引发出无限的热情,使其奋勇向前、所向披靡。

小科是一个聪明、调皮的小男孩,他今年8岁了,小科的爸爸是贸易公司经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全家上下都视小科为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想去哪玩就去哪玩,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这天小科下午放学回家,跟爸爸说,他最近喜欢上音乐了,特别想学钢琴。爸爸一听,觉得有点诧异,一向调皮的孩子怎么突然间变得这么上进了,于是就问小科:“真的想学?真的感兴趣?”小科点点头说:“那当然了,我的同学娜娜就在学,我也要学。”孩子对音乐产生兴趣,爸爸很高兴,赶紧为宝贝儿子买了一部最好的钢琴回来,还专门为他请了一个音乐学院毕业的钢琴老师。可是,小科没学几天就不想学了,而且告诉爸爸是真的不想学了。爸爸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任由小科放弃了钢琴学习。

过了一段时间,小科又告诉妈妈自己想学画画,鉴于上次的经验,妈妈很严肃地警告他:“可以学,但一定要坚持到底”。小科笑笑算是答应了,于是,妈妈为他选择了一个比较不错的美术辅导班。小科这次表现得很积极,每个星期天上午都会准时背好画夹,让妈妈送他去辅导班上课。这样,半年下来,小科几乎没有落过一节课。并且,在学校举行的绘画比赛上,小科的好几幅作品都得奖了。这让父母感到很高兴,后来他才告诉爸爸妈妈:“我以为我也会喜欢弹钢琴。后来,我发现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画画。”

通过小科的例子可以看出,能够发现孩子的特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甚至难以立足。实践证明,孩子能否发挥其特长,决定了他们做这件事是否有积极性,以及能否喜爱这类专业。事实上,只有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无限热爱的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人的先天特征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后天的导向,因此从孩子不加修饰的一举一动中,往往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那么家长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和特长,又怎样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入手。

方法一: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兴趣点。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前提,伟大的发明家,几乎每天都会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地辛苦工作,但是他们丝毫不以此为苦,反而感到其乐无穷。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广泛地参与不同门类技能的学习,再通过细心地观察他们的反应,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就可以进一步确认他们的特长是什么。

方法二:鼓励孩子参加一些技能竞赛,在竞技中发掘潜能。

积极拼搏进取的精神,是孩子们不断探索这个“未知”世界的动力源泉,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如果能在特定的竞技中取得好的名次,这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鼓舞,他们还会在竞赛中学会适应竞争的规则,收获友谊,并养成顽强的品质。在激励之下,他的主观能动性将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即使在十分疲倦和辛苦的状态,也总能保持心情愉快、兴致勃勃;就算困难重重也决不灰心丧气,而是去想方设法克服它。这样久而久之,必定会把孩子先天的优势磨练成后天的才能。

方法三:家长可以适当地将孩子的兴趣与人生规划、职业设计联系起来。

其实现实中,很多孩子的特长往往成为了他成年后的职业。比如孩子喜欢游泳,但孩子并没有想到将来以游泳为职业,而家长就可以因势利导地积极创造条件,试着将他培养成一个职业游泳运动员。当然,仅仅把它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来培养也是很好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实践证明,能够掌握一技之长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家长要懂得在尊重孩子自己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兴趣及特长,理性地进行选择和培养他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他不感兴趣和不擅长的领域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孩子能否早日成材,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早日发现并正确发掘孩子的那些与生俱来的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