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16391100000008

第8章 习惯培养,阳光男孩要注意生活细节(1)

帮男孩改正丢三落四的毛病

当你千叮咛万嘱咐你的男孩,千万要把作业本装好了,不要忘记带,孩子满口答应,结果第二天,还是忘记了;当孩子做什么事情总是丢三落四的,不是忘记这个,就是忘记那个,你是否特别头疼孩子的这个坏毛病?

在生活中,孩子有丢三落四的现象是很平常的事,不要感到大惊小怪。但是,如果孩子经常这样,家长就要多注意,多关注孩子,千万不要认为“孩子长大懂事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对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要及时引导并纠正。

谭谭有丢三落四的坏习惯。不是今天忘记带铅笔就是明天忘记带书。生活上也是一团糟,经常不叠被子不说,自己放的袜子也常常找不到。跟同学出去玩,也常常忘记带东西,因此同学给他起了一个外号“马大虎”。

一天早上,妈妈因为赶时间送谭谭上学,便叫他自己去整理书包。可是当她看见儿子折腾了半天,把书包弄得乱七八糟的,甚至有些书都掉在了地上,便着急帮他整理好了。到了学校,却发现作业本忘记带了,老师批评他,他却说:“都怪我妈妈没给我装好。”

事后,妈妈知道了这件事,知道是自己什么都替孩子操心的错,导致孩子事事都不操心,出现问题还要埋怨自己。后来,妈妈告诉谭谭:“你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房间和书包,都要自己去整理。”妈妈还及时引导谭谭养成列清单的好习惯,过了一段时间,谭谭渐渐很少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了。

当发现孩子经常忘记带东西,家长也很烦恼。不禁会有一个疑问,孩子为何出现这个问题?原因在哪里?其实,家长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事事都替孩子操心;是不是总提醒孩子别忘记带东西,却没有让他自己监督自己;是不是一直心疼孩子,看见他的东西乱放,就帮他整理房间,却没有让他学会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这些都会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导致丢三落四的情况频繁发生。

当然,也有孩子自己的原因:第一,孩子的记忆力比较差,没有列单子的习惯;第二,孩子的态度比较马虎、粗心。常常没有听懂或者没听完别人说什么,就忙着去做;第三,孩子在生活上缺乏条理性,东西乱摆乱放,常常找不到想找的。

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并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呢?

第一,养成列清单、做检查的好习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把要做的事情都写在一张纸上,每做完一件事情就在旁边做个标记。如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昨天的作业和要带的东西列在单子上,然后查缺补漏。将单子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帮助提醒孩子记住事情。列单子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还可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

第二,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东西要放在固定的地方,这样,拿东西或者找东西都比较方便,以免要用时找不到。

第三,让孩子自己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当孩子找不到东西,忘记带学习用品时,家长不要去管,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这样孩子会对自己的坏毛病痛定思痛,从后果中吸取教训,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习惯。

第四,避免为孩子包办代替。家长如果把所有事情都帮孩子做了,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家长一定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事情,适当地提醒孩子是很有必要的,但不是动手帮孩子完成。

一旦发现孩子有丢三落四的恶习,家长就要用心,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

告别做事拖拉,增强男孩的时间观念

在生活中,常常会有做什么事情都慢半拍的男孩,穿衣穿鞋、收玩具、写作业等老跟不上别人的速度,一点都不着急。即使家长不断地催促孩子快一点,孩子依然表现的不紧不慢,很多家长就开始帮着孩子做。长此以往,孩子就有了很强的依赖性,心里想着:反正我慢一点也没有关系,爸爸妈妈会帮我做的。

孩子天生就喜欢玩,由于对时间观念认识不足,做事就会比较拖拉,这一点让很多家长为之头疼。家长想尽了办法,想改掉孩子做事磨蹭的坏习惯,却往往以失败告终。主要还是有些家长一味地要求孩子快,并没有深究孩子做事慢的原因。

小新今年8岁了,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是慢腾腾的,写作业也拖拖拉拉。就因为这一点,没少挨批评。早上叫他起床,穿衣服就要很长时间,上学快要迟到了,也不着急,天天早上都要磨磨蹭蹭的,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吃完晚饭,妈妈叫他去洗澡,等了一会,他还在玩游戏呢,妈妈催他赶紧去,他头也不回地说:“马上,一分钟。”这一拖就是半个小时,最后还是妈妈把他的游戏机拿走了,他才慢腾腾地站起来。

当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没有紧迫感,对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还有些孩子天生就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都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不着急。

家长不妨分析一下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

1.有些孩子是天生慢性子;

2.孩子没有时间观念;

3.孩子对某些事情不感兴趣,不喜欢做,故意磨蹭时间;

4.孩子受到家长的拖拉习惯的影响。

温温是个十分顽皮的孩子,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迟到是家常便饭,老师也因为这个问题没少找他的妈妈交流。为了改变他做事拖拉的坏习惯,爸爸妈妈商量后,决定让儿子吃点小苦头,让他知道磨蹭的后果。温温喜欢赖床,眼看着上学要迟到了,就要求妈妈帮忙穿衣服。妈妈不帮忙,只是提醒他:“快迟到了,自己穿衣服、准备东西,妈妈可不帮你。”当温温吃饭时磨蹭,全家人吃完后,妈妈就会“故意”把饭菜都端走,说:“爸爸妈妈还有别的事要忙,不等你了。”

经过长时间的纠正,温温终于知道了磨蹭带来的害处,做事很少再拖拉了。

孩子做事拖拉,或者磨蹭,有的和孩子的生活习惯有关,有的和孩子的性格有关,不管是哪一种,家长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孩子拖延时间的坏习惯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没有及时给予孩子引导的话,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生活。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掉做事拖拉,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呢?

首先,家长要给孩子做好示范。有些孩子做事磨蹭也许是因为缺乏操作的技巧或者是动作不熟练,家长就要教孩子生活中的各种技能,训练孩子做事的动作规范性。如书籍、玩具要分列摆放。

其次,要给孩子定规矩,勤督促。家长要求孩子做事情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如果孩子完成了,夸奖他并给予奖励,完不成也要有小惩罚。如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家庭作业,不能玩游戏;家长安排做的事情没做完,不能出去玩等。

最后,要给孩子玩的自由时间。让孩子自己自由支配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如,孩子写完作业了,想玩游戏或者看课外书,家长不可进行干涉,逼迫孩子做别的事情。

孩子做事拖拉或者磨蹭,都会有其原因。家长一定要善于发现问题的所在,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切不可对孩子打骂,说一些“你真笨”之类的言语,否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不懂就多问,虚心好问的男孩人人喜欢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对于不懂的事情,从来不会问父母,也不敢问老师,向别人请教的可能性也少之甚少。长期下去,孩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的心理,严重影响孩子今后的智力发展。

学习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识。如果孩子不懂的东西不问,很容易造成学习上的障碍。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询问他人。

旺旺9岁了,不爱学习,成绩也不好。平时,旺旺无论是做作业还是上课,遇到不懂或者不会的问题时,从来不会主动询问同学或者老师。老师也曾向妈妈反应,旺旺在学习中,从未主动提问过。虽然妈妈总是对旺旺说:“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主动向老师提问,而且老师非常喜欢总问为什么的孩子。”旺旺每次听完妈妈的话,总是点头答应。可是到了学校,还是遇到问题不吭声,学习成绩也持续下降。为此,妈妈也非常着急,可是却不知道怎么才能改变旺旺,让他遇到问题主动向别人请教。

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需要解答。在学校里,一些男孩在学习中发现不懂的问题,由于害羞或者因为上课时老师已讲过,怕老师反感或者指责,不敢问老师;即使是询问同学,有些孩子又怕被他们嘲笑,认为自己太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男孩在家里做作业、练习时,家长过于忙碌,爷爷奶奶又不会,找不到合适的人请教,即使有答案,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求知欲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形成了不懂也不问的坏习惯。

思思一直学习很好,可是上了初中一年级后,成绩一直不是非常理想。妈妈一直也苦恼着,后来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小学的知识都比较简单,思思人很聪明,只要认真听讲,很容易就学会了。可是初中的知识比以前难,思思性格比较腼腆,又不敢向老师问问题,学习起来自然就比较吃力。在家里,思思偶尔会向爸爸请教,但是赶上爸爸不耐烦,就会让他自己去想,后来思思也就不经常提问了。妈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开始跟思思沟通。当妈妈知道思思怕老师烦、怕同学笑话的心理后,就开始鼓励他提问题。告诉思思,不懂就问,虚心好学的孩子,老师都会喜欢的。而且在家里,爸爸妈妈也经常询问思思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后来,思思开始主动向同学们或者老师问问题,渐渐地,成绩得到了提高。

不懂就问,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铺路石。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男孩不但可以与他人互相切磋,共同探讨来解决问题;也可以向他人请教,吸收别人的经验来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还可以利用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遇到孩子不懂却不问的状况时,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来帮助孩子,让他主动询问。

第一,耐心回答孩子的问题。无论家长多忙,当孩子提出问题时,都要耐心回答。如果遇到很难解答的问题,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查找相关的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多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家长要了解孩子不懂不问的原因,告诉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多向身边的同学或者老师提问,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让孩子大胆地提出问题。

第三,多向孩子讲述好学好问的事例。有些孩子即使自己有问题要问,却由于不自信,怕出错,被嘲笑或者受到责备而不敢开口。家长要多向孩子讲一些好学好问的事例,如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激励孩子养成好问的好习惯。

当孩子有问题不主动向他人询问时,家长就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正确引导孩子,遇事多动脑,有难题要积极大胆地提问。让孩子明白,只有虚心向他人请教,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男孩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问,只有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分清主次,让男孩把重要的事放在首位

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先打开电视,看动画片。直到爸爸妈妈下命令了,孩子才不情愿地关上电视,去乖乖写作业。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也是令众多家长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

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最喜欢玩游戏,总是凭兴趣做事,兴趣往往在孩子心中排第一位。比如做作业,很多孩子都选择先玩再做,而且做的时候容易分心。长此以往,孩子会逐渐养成做事不分主次的坏习惯。

炎炎已经上二年级了,喜欢做的事情很快就能做完,不喜欢的事情就做得很慢。平时,炎炎一放学就放下书包,打开电脑就开始玩游戏。妈妈看见了,就问炎炎:“儿子,做完作业了没有?”炎炎说:“没有。”妈妈说:“先写完作业,再玩游戏。”炎炎就说:“妈妈,让我玩一会,一会就写作业了。”不管作业多还是少,炎炎总是先玩后写作业,作业错误率当然就高了。虽然妈妈没少说他,可炎炎依然没有改变,就是周末的时候,炎炎也总是先玩,看课外书,玩游戏等,玩够了,才记得去写家庭作业。炎炎常常因为玩忘记做作业,没少被老师批评。虽然,妈妈也曾跟他交流过,但效果不佳。

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由于对事情的主次分不清,做事效率就不高,这些往往跟家长的教育有关。由于家长的疏忽,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孩子做事情通常不知道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涛涛是个非常调皮的孩子,很贪玩,总是先玩再做作业,往往写到很晚才睡觉,影响第二天的上课的精神状态,学习成绩自然有所下降。针对儿子这种做事不分主次的情况,妈妈想了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妈妈拿了一个瓶子,然后装了些石头,问涛涛:“儿子,瓶子装满了吗?”涛涛说:“装满了。”妈妈又倒进了一些沙子,又问:“现在瓶子装满了吗?”涛涛迟疑地说:“装满了。”后来,妈妈往瓶子里倒了些水。接着问涛涛:“瓶子满了吗?”儿子自信满满地说:“装满了。”妈妈笑着说:“如果刚开始没有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那么,等杯子满了后,石头就装不进去了。做事情也是一样的,一定要分清主次,否则就会手忙脚乱,漏掉最重要、最要紧的事情。”

自那以后,涛涛每次都是先做完作业,再看电视,上课认真听讲,成绩也越来越好。

在生活当中,孩子渐渐独立后,面临各种事情时,就会感到心烦意乱。由于孩子无法平静地判断出当前最该做的事是什么,哪些事情是无关紧要或者可以晚点做的。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做不好事情。

这时,孩子最需要得到家长的帮助。家长就要帮孩子分清做事情有三种:第一种是必须做的事情,第二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第三种是不该做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必须做事情就是认真读书,学习,做作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是玩乐,玩游戏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清主次,先做最主要的事情,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教孩子学会分清事情的主次。面对各种事物,孩子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将复杂的事情进行分类,排列主次分明,然后让孩子按照排列顺序一件件去完成。

其次,有意识锻炼孩子自行制订计划。如暑期要如何安排,让孩子自己去制订出计划表,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做。平时要求孩子制定每日计划,表可划分两栏:必做项和选做项。每日晚上要检查一下计划表,必做的做完没有,选做的做完多少,再制定出第二天的计划。

最后,用事例或者讲故事的形式启发孩子。孩子做事杂乱无章,是由于没有意识到不分事情的主次会造成哪些后果。家长就要告诉孩子,不分清事情主次有哪些害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多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故事,让孩子从中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