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16403000000017

第17章 报恩:不容回避的人生主题(2)

兄弟之间也没有彼此亲爱的义务,更多时候他们会觉得彼此之间是势同水火的关系,不过,作为兄长一定要履行照顾弟弟的义务,这样就会得到人们的道德认可。

在日本家庭生活中,最大的矛盾是婆媳之间的冲突。在日本人眼中,嫁入这个家的媳妇只是一个外人,因此媳妇必须努力适应新的家庭生活,尤其对于婆婆方面,要做到顺从她的脾气,熟悉她的喜好。有很多情况都是婆婆丝毫不给媳妇留面子,而不客气地宣称媳妇配不上自己的儿子。我们觉得婆媳之间的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婆婆对于媳妇的妒忌造成的。有意思的是,就像日本的一则谚语说的:“媳妇虽然可恨,可是照样可以生出令人疼爱的孙子”,所以,虽然婆媳关系总会出现各种问题,不过孝道的伦理标准还会在婆媳之间存在和发挥作用。俗话说媳妇熬成婆。尽管媳妇在对待婆婆的时候是非常温顺的,但当这些温顺的媳妇成为婆婆时,同样也会像她的婆婆那样苛刻、唠叨、吹毛求疵。当她们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孝道的观念不能任性,可是这并没有让她们成为一个真正温顺的人。随着时间的延续,似乎日渐老去的她们把自己媳妇时代的怨气全部发泄到了新媳妇身上。在现在的日本,姑娘们所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希望自己未来的丈夫并不是一个要继承家业的男子,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与总是霸道的婆婆在一起生活。

必须义务“尽孝”并不代表着这个家庭中充满了温馨和慈爱。我们觉得只有充满温馨和慈爱的家庭,才是一个有道德基石支撑的家庭,世界上很多文化体系也是这样向世人展示的,可是日本并不是这样。日本家庭中更为重视的是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在家族成员心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就像一位日本的作家所说:“正是因为日本对于家庭的作用十分重视,因此他们不很关注每个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纽带关系。”①实际情况虽然与这位作家说的并不完全一样,不过大致说来,日本人基本上就是如此。日本人在家庭中对于长者的服从并非是有意让家庭更加制度化,关键在于这是履行人生义务的一种具体内容,对于家长来说,他担负着家庭中最大的责任,其中就有对家庭成员中年轻人的监护责任,这种义务就要求年轻人也做出自己的牺牲,就算他们并不认同家长的意见,也不得不遵从长辈们的决定,如果倒行逆施,那就是在说自己根本没有把对家庭的“义务”放在眼里。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我们还能够发现在孝道支配下的日本家庭中还存在着家族成员之间非常显见的相互怨恨和不满。因为,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值得尊重的”父母或者子女。可是日本民众在对于向天皇尽忠这一“义务”中,是绝对没有所谓“怨恨和不满”情绪的。天皇在日本政治家的一再塑造下已经成为神圣的象征,已经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间喧嚣。这实在是一个巧妙的设计。神圣的天皇和全国统一在一起,所有国民尽心为国家效力是唯一高尚的理由。有人说天皇就是日本国民的君父,这种说法并不能完全涵盖天皇在民众心目中的意义,因为家庭之中还可能存在着一个人品卑劣的父亲,而天皇则绝对不可能是一个身有瑕疵的父亲,他是超越一切世俗的圣父。只有天皇是圣人,为天皇尽忠才会成为一种最高的道德。这一点,日本的政治家非常清楚。

明治初期,日本的政治家对西方各国进行了各方面考察,在对于国家元首的问题上,日本政治家认为:西方国家的历史不过就是人民与统治者进行斗争的历史,这一点是与日本精神完全不合的。当日本在制定宪法的时候,更是明确写道: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对于国务大臣所作的行为不负有责任。天皇不是国家元首而是日本国民统一起来的最高象征。我们知道,在之前将近七百年中,天皇对于日本的实际统治并没有发挥作用,按照这个传统,在明治维新之时如果继续让天皇隐藏在政治角力的幕后其实是不难的。现在唯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必须在思想上让所有日本人都认同绝对向天皇尽忠的观念,并把这一观念塑造成日本人的最高道德信仰。回顾一下日本的封建时代,日本人已经习惯了“忠”于将军这个“世俗首领”的义务,而忘记了天皇这一神圣的信仰。这让新时代的政治家们认识到:如果要完成日本在精神上统一的历史使命,那么在新的政治体制下,必须要做一些什么来改变日本人已经习惯的传统。

日本民众对于将军的忠诚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人们尽管对于同时兼任大元帅和最高执政的将军也尽忠,不过阴谋推翻将军统治甚至包括准备暗杀将军的事件总能发生。当时的日本人在忠诚于将军还是忠诚于自己的封建主君(大名)的问题上常常出现矛盾,而对大名的忠诚又往往比对将军的忠诚更有强制性。毕竟,大名是更为直接的主从关系,而将军则淡薄很多。在动乱时期,逼迫将军退位、拥立自己效忠的大名的或预谋司空见惯。包括明治维新在内,不也是高呼“忠于天皇”的口号而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吗?天皇当时只是一个深居皇宫、任人摆布的符号而已。拥护天皇的一派还是获得了胜利,这位明治政治家为改造日本传统提供了基础,他们努力把“忠”从世俗的将军身上转移到具有神圣象征的“天皇”身上,1868年的革命才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王政复古”。从此之后,政治上,天皇仍旧隐居幕后,不管理政府和军队,不亲自制定决策。真正在日本掌握政权的是那些贵族政治家——“阁下”们,他们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天皇顾问。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日本人的精神领域之中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根本性变革,日本人已经完全脱离了封建时代对将军尽忠,而是变成了全民对神圣的、永恒的日本统一的象征——天皇的尽忠和报恩,这是新时代日本人的最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