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16405900000024

第24章 现代礼仪美(9)

《规定》明确指出,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依傍学校围墙或房墙构筑建筑物。不允许校园周围的建筑影响学校教室采光、通风。对已造成影响的,应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治理。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周围从事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噪声)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设立精神病院、传染病医院。

对已造成危害和影响的,应要求其按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限期治理或搬迁。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校园内从事以师生为消费对象的盈利性营业活动。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门前200米半径内设置台球、电子游戏机营业点。不允许在学校门前和两侧设置集贸市场、停车场、摆摊设点、堆放杂物。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所属地域内放牧、种植作物、打场、堆物、取土、采石。

《规定》最后强调指出,对认真执行和维护本规定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的,应依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办法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属行政管理不当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令其限期改正;工作中发生错误,造成一定影响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校长及其他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后果者,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应追究其行政责任,后果严重的,提请政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工商管理范畴的,提请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有关法规处理。

属民事范畴的,提请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处理。属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报请当地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对构成犯罪的,交由政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MZ(2H〗育人环境与校风〖MZ)〗人是属于一定社会的,人的思想和品德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其整个成长过程无时无刻不受学校、家庭、邻里、朋友及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说的是环境对育人的重要作用。

除了家庭和社会教育外,学校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校风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

有人比喻:校风是装有不同颜料的大染缸。对涉世不深、心灵稚嫩的少年学生来讲,想用主观意识排除客观环境的不良影响是十分不易的。良好的校风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关系着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尤其是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复杂,头绪多,工作难度大,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校风,就显得更加重要。

近几年来,我校由于充分认识了校风建设的重要性,以务实开拓的精神,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在建设良好校风方面下了些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学校十分注重把政治思想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知其行,明其义,以义促行,思想领先。为此,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教育”等,保证了校风建设的正确方向。

校容校貌、学校办学条件对人的情绪影响很大。不良的校容校貌,会使人情绪消沉,精神不振,影响教育效果。

为此,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按山东省“五达标”要求,改造校舍,拆除危旧平房,建起现代化实验楼,翻建五千平米综合教学楼,自筹资金为学生打制学习实验两用课桌;加强环境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工作制度,使整个校园得以美化。

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不为搞活动而搞活动,走形式。每项活动严密组织、严格要求,不敷衍了事走过场,拿出最高水平,取得最佳效果。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外活动,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训练。

通过上述工作,学校校风明显好转,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大批德才兼备的职业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受到社会好评。学校连续五年被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卫生城市先进单位”。

〖MZ(2H〗校园环境的建设与管理〖MZ)〗学校环境的教育意义和管理意义,主要有:

1.可以提高教育行为的情境性。

2.可以提高学习行为的智能性。

3.可以提高参与行为的积极性。

4.可以提高管理行为的有效性。

5有利于提高学校行为的继承性。

建议校园环境的主要原则:

1.规范性原则。

2.情景性原则。

3.效率性原则。

4,功能性原则(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暗示功能)。

5.参与性原则。

建设校园环境的主要环节:

1.规划与计划。

2.设计与构思。学校环境的建设具有多因素、多方位、多色彩、多途径的特点。

3.实施与布置。

4.检查与调整。检查的几个基本指标:(1)规范。(2)方便。(3)有效。(4)适时。调整的主要方式有:(1)及时性调整。(2)改正性调整。(3)弥补性调整。(4)经常性调整。

(5)功能性调整。

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现代各国的一些著名学校都有优美、舒适、高效的校园环境。我们社会主义学校应该把校园建设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环节来抓。

〖MZ(2H〗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容〖MZ)〗环境道德,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规范。环境道德教育是人类公德的教育。在我国加强环境教育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刻不容缓。

横向,可划分为社会环境道德教育内容与自然环境道德教育内容;纵向,可划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环境道德教育内容。如下表所示:

横纵社会环境道德教育自然环境道德教育环境知识环境公德环境法规环境公德环境知识环境法规幼儿园认识身边社会环境〖〗爱护庄稼,爱护公物不浪费食品和水电,不虐待小动物了解自己保护生活的自然环境爱护植物,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了解保护环境的规定小学认识自己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废物,不大声喧闹植物种草,饲养动物,节约能源,爱护设施认识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做污染环境的事,热爱大自然遵守国家保护环境的规定中学认识人类与社会环境关系恪守社会环境公德准则学习环境法规和人口政策,珍惜土地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爱护生态〖〗学习《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以上各环境道德教育内容,是相互渗透又相互区别的,分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它体现了人类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全球的人道主义观点,是人类恪守的基本的环境道德规范、准则。

〖MZ(2H〗谈宿舍布置〖MZ)〗我们师范生学习之余,不少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创造一个美好的宿舍环境,不仅能使人身心舒畅,怡情悦目,还可以培养人高尚的审美趣味和情操,从生活侧面反映出我们师范生的思想作风和精神面貌。

清洁整齐、和谐有序,是我们师范主宿舍布置的基本要求。

我们师范生一般来说居住还比较拥挤。从卫生的角度讲,清洁整齐的环境,空气新鲜,尘埃较少,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宿舍成员的身体健康;从美化生活的角度讲,没有清洁整齐的宿舍环境,一切布置、美化都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师范生要养成经常打扫居室的良好卫生习惯,勤洗衣服,勤晒被褥。宿舍成员每人都有的物品,如箱包、脸盆、水瓶、茶杯、饭盒等等,应商定地点,统一放置,排列有序。

阴柔阳刚,各具特色,是我们师范生在宿舍布置上应该注意的又一个方面。

由于性别的差异,男女生在生活习惯、生活情趣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在宿舍布置上,应体现这种差别。女生宿舍,可以布置得较有生活情趣,显示出女性的阴柔之美,给人以温柔、恬静的感觉。床单、被面的色彩可以选用明亮、欢快的暖色调,各种小摆设、化妆品可以点缀在书柜、案头;男生宿舍,应布置得简洁、爽气,显示出男性的阳刚之美。床单、被面的色彩可以选用端庄的中间色,以字、画作为室内的主要点缀物。

格调高雅,充满生机,是我们师范生在宿舍布置上追求的理想境界。

我们师范生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我们的学习内容丰富,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在宿舍布置上,我们应该凭借自己学到的知识,学会的本领,以显示基本功的字、画,优美的手工制作为主,自己动手,布置宿舍,追求格调高雅,充满生机的理想境界。比如普师班的同学可以把宿舍布置成充满童趣的“儿童乐园”、“童话世界”,专业班可把宿舍布置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天地”、“音乐世界”。“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经过我们师范生的辛勤劳动,巧手布置,一样可以使宿舍独具特色,香溢屋外,沁人心脾。

〖MZ(2H〗国外德育内容二三〖MZ)〗英国:道德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感健康发展的合格公民,据此提出了学生应掌握的四个核心的道德观念:(1)对人的尊重;(2)公正与合理;(3)诚实;(4)守信。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处理好6个关系:(1)与自己最亲的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与伙伴关系;(2)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劳动就业和社会生活的各种关系;(3)同所有人的关系,即超越地域和时间限制的人类关系;(4)同个人的关系,即对个人的正确理解和评价;(5)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6)对待“上帝”的关系,即宗教信仰问题。

日本:学校对国民的教育从培养其基本生活能力开始,分年段确立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小学一、二年级重点培养基本生活习惯;三、四年级培养遵守日常生活规范的态度;五、六年级培养遵守社会公德、为社会公共卫生做贡献的精神。初中前期以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为主,后期以培养作为生活在世界中的日本人的自主性为主。

高中主要进行人生观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地选择和决定自己行动的精神。

新加坡: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分为道德知识、道德技能、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四大类,具体内涵分别为:(1)道德知识:关于优秀公民、国家福祉、个人成长和学习的知识,决策过程中的道德,民族振兴所需的基本精神。(2)道德技能:道德反省和道德决策、关心他人、友善负责地对待他人、充分发挥个人潜力等技能。(3)道德态度:自尊和实现自我价值、对自己行为负责、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习俗和信仰的态度。(4)道德行为:发展合理的个性,积极为社会福祉作贡献。

〖MZ(2H〗日本中小学校德育方法〖MZ)〗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国家,他们为了实现他们的道德教育目标,有一整套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主要有:公民课、道德时间课、特别活动课、友爱课、体验学习等。通过这些途径采用讲授、座谈讨论、参观旅行、野外考察、社会实践等方法,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有三个突出特点:

1、整体化。即通过校内外全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

日本中小学的《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指出,在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与家庭及地区的配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配套的主要形式有:

第一,结合史地教学组织旅行参观,使学生尊敬前辈人的劳动业绩,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第二,让学生接触地区社会的现实,继承发扬地区中的优良风气,思考地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第三,让学生有组织地在本地区进行劳动、服务,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和为别人做事情的精神。

2、课程化。日本校内的德育活动,都是以课程的形式出现的,他们除有公民课、道德时间课,还把我们作为可搞可不搞的课外活动叫做特别活动课。并作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内容。通过特别活动课,可促进学生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

3、重视“体验学习”。随着日本工业化、都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国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间接经验增多,直接经验减少。为克服这种弊端,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体验,学会体贴别人,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培养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精神,日本文部省自8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推行“体验学习”活动。通过“自然教室”、“森林之家”、“少年之家”、“野外考察”等集体活动,让学生到农村、到大自然中进行体验学习。

〖MZ(2H〗美国教育:平等的理想〖MZ)〗1776年,美国刚从英国分离出来,创建者们在《独立宣言》中阐述了这个新的民族的理想。他们坚信:“所有的人都是被平等地创造出来的。”这种思想使他们想创造一种所有孩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的制度。起初,美国的教育倾向于包括所有的人,不分等级、贫富和能力大小。因此,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免费入学,学校由财政支持;从小学到高中的12年中都没有入学考试。普通教育有两个原因被认为是重要的:首先,美国政府要求公民接受教育,要有学识,以便他们能做出好的决定,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创造者不想让美国成为一个有着固定的阶级区分的民族。因为人们是被平等地创造出来的,他们就应该有平等机会变得富有和有影响力。创造者们相信,平等的机会只能通过平等的教育获得。

开始,普通教育主要是为白人孩子,但奴隶解放后,也包括黑人。后来,教育为每一个人的思想扩大到包括对残疾和弱智儿童的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提供为有身体缺陷的孩子进出的设施,必须为视、听能力有损害的儿童提供特殊的教学。以前这些孩子被分在与其它孩子分开的班级里,近年来,他们被放在正常孩子的班里已经成为主要趋势,因为至少他们通过特殊指导和教师的帮助能够接受部分正常孩子的教育,并得到正常孩子的帮助。不讲英语的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特殊的对待。在大多数地方,他们有权接受用他们的母语进行的教育,目的是保护孩们的第一语言,同时逐渐教他们使用英语。

因为普遍教育的概念已经变宽,所以,教室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孩子,它们在家庭背景、能力和动机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

有人认为,应该放弃强制性的普遍教育,实行像欧洲那样更有选择的教育体制。然而大多数美国人仍然相信教育是改变人的社会地位的关键。虽然学校系统的潜力看上去已被扩展到了极点;但是一种普遍的认识:这种对美国孩子提供平等机会的投入依旧很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