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16405900000005

第5章 语言文明(1)

文明礼貌的称谓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誉称。自古以来,人与人的相处和交往中,形成了许多文明礼貌的称谓。例如:

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

称别人的兄弟姐妹为令兄、令妹,别人的儿女为令郎、令媛。

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为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兄、家姊、舍弟、舍妹。

妻父俗称丈人,雅称岳父、泰山。

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妇女称为巾帼,男子称须眉夫妻一方亡故叫丧偶,夫死女方未嫁者称寡、孀。

父母死后称呼加“先”字,如父死称“先父”、“先严”、“先考”,母死称“先母”、“先慈”、“先妣”;称已死去的同辈人则加“亡”字,如亡妻、亡妹。

称别人家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受业。

学校称寒窗,同学称同窗。

以上这些称谓,今天口头上虽然使用的不多,但有一部分称谓仍可从一些文章书信中常常见到。

〖MZ(2H〗礼貌用语二十例〖MZ)〗初次见面说:您好;客人到来说:欢迎;好久不见用:久违;欢迎购物用:光临;求人解答用:请教;赞人见解用:高见;看望别人用:拜访;陪伴朋友说:奉陪;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帮助说:请多关照;表示歉意说:对不起;麻烦别人说:欢迎下次再来;中途先走说:失陪了;表示答谢说:谢谢;接受感谢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表示礼让说:您先请;助人为乐说:我能帮助您做什么?征求意见说:请指教;表示慰问说:给您添麻烦了。

〖MZ(2H〗书信末尾的礼貌语〖MZ)〗书信末尾的礼貌语,多用祝贺的词语。它起初并没有固定的形式,直到清光绪、宣统年间,方才讲究起来。给父母及长辈写信,末尾问安要冠以含有敬重意义的词,如“恭请金安”或“钧安”、“颐安”等。“颐”是保养的意思。

朋友间通信问安,对方如是文人学士,颂其“撰安”、“著安”、“文祺”;是商人,可称“财安”。如对方夫妻共同生活,祝“双安”、“俪祉”。俪,成对之意;祉,福的意思。

现在常用的是祝“安好”、“安健”,问候病人常用“痊安”。更多的用“敬礼”、“祝愉快”、“祝进步”、“祝健康”、“祝好”等。

〖MZ(2H〗“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说话要看对象〖MZ)〗中国有两句俗话,叫做:“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看人下菜碟”,这两句话多含贬义,往往是用来指说那些逢迎取巧的人。但是,如果排除了其中的贬义,这两句话对于学习语言运用来说却是很有指导意义的,那就是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对象。

说话要看对象,意思是指要看对象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等。当我们与人说话的时候,必须了解对方的上述情况,然后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表达方式,才能取得交际的成功。

比如有一个学生问一位教授:“你今年几岁了?”教授听了很不高兴,不予理睬。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个学生犯了说话不看对方身份地位及年龄特点的错误。首先,学生对老师(下对上)不能称“你”,而应该称“您”,因为“您”表示尊称。其次,他问“几岁了”,这在普通话中是对十岁以内的小孩的问法,这样问一位教授,显得十分没礼貌。

日本一位教授举过如下一个例子:

成人:贵庚几何?

孩子:不知道。

成人:你有哪些雅好?

孩子:不知道。

成人:你的理想和抱负是什么?

孩子:不知道。

很显然,这次交际失败了。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位成人没有考虑对方是个孩子(涉及到年龄和文化水平)。这种情况在中国人对中国人说话的情况下,当然是笑话。但在外国人没有学透汉语的情况下,是可能出现的。上面三句问话如果说成下面这样,孩子就会听懂了:

你今年几岁了?/你都喜欢干什么?/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说话时也要注意对方的性别。比如按照惯例,和女性谈话时不该问人家的年龄和婚姻状况。但有些国人(特别是农村老太大)却不懂这个规矩,见了女孩子喜欢问:“姑娘多大了?有对象了没有?”这在外国人听来是很不礼貌的,就是有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听了,也会不高兴回答的。另外,当面夸女性漂亮,在中国人也是不习惯的,仿佛有居心叵测的嫌疑。

但在外国人看来这是客气的表现,还要答一声“谢谢”呢。

此外,中国人有时喜欢问对方的工资是多少,这问题绝不能向外国人提出,否则会被看作不尊重对方隐私权。

和一位农民谈话与和一位教授谈话,选词用句都会有区别。就拿称呼来说吧,你对农民可以称呼“老大爷”“老大娘”,而对教授这样称呼,一定会碰钉子。你得称呼“先生”“老师”,或直接称“×教授”。记得有一年的某一天,我走在南开大学校园的小路上,迎面来了一位工人模样的人,向我问路时称我为“师博”,我心里感到很别扭。“师傅”是对工人的称呼,在校园里称教授为“师傅”很不妥。这就是没看对方职业和文化水平所致。

总之,交际不单单是传递信息而已,它涉及到诸多的语用因素。尤其在涉外交际中,更有许多讲究,如不注意,往往会造成交际的失败。因此,要想取得成功的交际效果,必须考虑说话要得体,这其中就包括要注意看对象,亦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MZ(2H〗令尊老头子玩艺儿--礼貌用语〖MZ)〗说话要得体,对人要有礼貌,这是应有的社会公德。请看下面几则小故事:

从前有个农夫,听人说“令尊”二字,不解其义,便去请教邻村的一个秀才。

“请问相公,这令尊二字是什么意思?”秀才轻蔑地看了农夫一眼,心想,这乡巴佬连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都不懂,真傻。便戏弄农夫说:

“这令尊二字的意思,是和别人说话时称呼对方的儿子。”农夫信以为真,就和秀才攀谈起来:

“相公家里有几个令尊呢?”秀才气得脸色煞白,可又不好发作,只好搪塞说:

“我家中没有令尊。”农夫看他那副难堪样子,以为秀才当真因为没有儿子而心里难过,就诚恳地安慰说:

“相公没有令尊,千万不要为难。我有四个儿子,你看中了哪个,就送给你做令尊吧!”秀才听了气得浑身发抖,却瞠日结舌,说不出话来。

“令尊”,是过去有文化的人尊称对方的父亲时使用的敬辞,现在一般已很少使用。又如“令堂”是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爱”“令媛”是尊称对方的女儿,“令郎”是尊称对方的儿子,“令阃”是尊称对方的妻子,“令亲”是尊称对方的亲戚。

此外,还有“令兄”“令弟”“令姐”“令妹”等敬辞,这些敬辞都有特定的指称对象,带有比较文雅的色彩。今天,我们如果偶尔使用这些敬辞,一定要弄清它们的准确含义和指称对象,还要注意谈话对方的身份。如果和小孩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交谈,就不宜使用这些敬辞。

上文中的酸秀才戏弄善良的农夫,结果自己吃了大亏。

有个小孩儿在家里经常听见奶奶叫爷爷“老头子”,爷爷总是很高兴地答应着。有一天,孩子学奶奶叫了声:

“老头子,领我去公园玩吧!”爷爷生气了,沉下脸来说:

“胡说八道!一点礼貌也不懂,怎么能叫爷爷老头子呢?”孩子委屈地说:

“奶奶天天叫你老头子,你都高高兴兴的,为什么我才叫你一次,你就生气骂人呢?”爷爷没好气地回答:

“奶奶能叫,你不能叫。”孩子不解地争辩:

“为什么?你不是常说,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吗?”“老头子”是俗称,指年老的男子,常常带有讨厌、嫌弃的感情色彩。如:“这糟老头子,真讨厌!”“这老头子,太腻味人啦!”而年老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老头子”,不含贬义,有时带有亲昵的感情色彩。如:“我们老头子知冷知热,特会疼人。”晚辈对父辈、祖辈绝对不能叫“老头子”,年轻人对年老的男人也不该称“老头子”或“老头儿”。否则就是不文明、不懂礼貌的表现,和“人都应该平等”没有关系。

安徒生很俭朴,常戴着破旧的帽子在大街上行走。

有个行路人嘲笑他:

“你脑袋上边那个玩艺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

“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艺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生活俭朴,不讲究穿着。

但却写出了《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一大批不朽的作品。“行路人”对安徒生恶意嘲笑,多么庸俗无聊!安徒生的回敬辛辣淋漓,令人拍手称快!

一老汉到鞋帽店去买帽子,售货员是个语言粗俗的姑娘。

“姑娘,哪种帽子好哇?”老汉问。

“没长眼吗?货架上明摆着。”姑娘答。

“没大没小,不买啦!”老汉掉头就走。

“哎,怎么不买啦,大的小的都有呀!”“我要的是礼貌,你有吗?”这位售货员对顾客态度生硬,没有礼貌,败坏了职业道德,伤害了社会人际关系,气走了顾客,危害性极大。

〖MZ(2H〗问候是开人心扉的钥匙〖MZ)〗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下午,地铁车内有一位中年妇女打招呼说:“对不起,请给让个座儿吧?”这样一来,眼看着挤得满满的椅子,马上就空出了个连大力士都坐得下的位子。中年妇女说一声“实在对不起,谢谢啦”就坐下了,这时周围的气氛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那样安静,这种美好的氛围是这位中年妇女的问候酝酿出来的。在这里,本来不是问候语,却在问候中得到巧妙的运用,成了一把开心的钥匙。类似的语言还有以下这些:

(一)谢罪语如对不起、实在抱歉、劳驾、过意不去、失礼、请原谅等;(二)慰问语如辛苦了、受累了、麻烦了等;(三)同情语如这么忙啊、不得了啦等;(四)拜托语如关照、承蒙关照、拜托等;(五)致谢语如多谢等;(六)挂念语如身体好吗、不妨碍的话等;(七)赞赏语如太好了、真棒、太美了等等。

出于爱心说话

伊斯兰教的先知们要求弟子在说话的问题上要把三道关卡:一,你说的活是实话吗?二,你要说的话是此时此地非说不可的吗?三,你的话是待人厚道的吗?我们在忠告、劝导和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也要把好这三道关卡。这就是讲求心理策略,出于爱心说话。

例如:一个14岁的女孩,偶然认识了一个外地的中年男子,男子英俊潇洒,谈吐自如。频繁的书信来往,伴着女孩读完了高中,她单纯崇拜的情感也发生了变化。终于,那位男子来信让她到他那边去,并答应为她“安排一切”。她欣然同意前往,家长、朋友都竭力劝阻,可她执意不听,并买好了火车票。临行前,她拔通了中小学生热线电话,说:如果咨询员不能用与家长不同的方法来说服她,她立刻启程。咨询员详细问了情况后说:“我也是一名中年男子,我要是喜欢一个比我小十几的女孩而又没有非分之想,我不会让她孤身前往来看我,我会设法去看她;喜欢美是人的天性,喜欢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并愿意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互相通信都可以的,但我决不会背着自己的妻子。”女孩听了这番真诚的开导,终于说:“你说服了我,我决定不去了。”为什么孩子愿意将心里话告之热线呢?他们需要一种平等的交流。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平等,才是交流的桥梁。

还有这样一种误解,移情交流,只是为了照顾对方的情面,迁就他人的利益,而对自己却有点委屈,甚至是舍弃了自我。其实不然,人际交流是互动即互相影响的过程。你要改变别人就先要改变自己。你要给人刮胡子,先抹点剔须膏不是可以刮得更好吗?

比如,一位厂长在经过“禁止吸烟”的地方发现有几个工人抽烟。他出于管理的责任心可能会严厉训斥两句。这样说话虽然在原则上没什么不对,却会影响这几个工人对他不满意、发牢骚。如果他讲求心理策略,出于爱心说话,就会凑到几个工人眼前,取出烟来请客,而当有人要给他点烟时,心平气和地提醒人家注意安全,遵守厂规,到别处去吸烟。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能够沟通感情,密切关系。你的目的达到了,怎么是委屈自己呢?

卡耐基说得好:我们训练宠物时候都知道对它的细微进步及时给予赞许,那么,对于一起生活或谋事的人,为什么不试试这个善解人意、出于爱心说话的方法呢?所以我们要牢记出于爱心说话的三项原则:一、你说的话是否合乎事实;二、你说话的意图是否为了对方的最大利益;三、你说话的态度与方式是否诚恳和善。

真正的赞扬并不是虚伪的恭维

赞扬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它在人际交往中是最好的礼物和报酬,是滋养心灵的雨露和阳光。如今人们做生意最讲求投入小而收益大,而赞扬别人就是以微小的“投资”获取极大“利润”的秘决,可有许多人却不肯经常这样做。这是为什么呢?

对此,人们会有种种理由来解释,比如:与陌生人刚认识,对人家还不大了解,怎么好赞美?朝夕相处,彼此早已相知,何必还要讨好卖乖?异性交往,尤其是面对一位年轻漂亮的女郎,实在不好意思,人家会怀疑你居心不良;有的人正春风得意,明知人们对他评价很高,自己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对于领导者更不能随便讨好,别人发现了会说你溜须拍马,削尖脑袋往上爬呀!还有,有的人一身毛病,实在不怎么样,有什么可赞美的?……总之,若想寻找不必对别人表示赞扬的理由是很容易的。这些想法在逻辑上也许不无道理,但它却严重阻碍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走向最佳状态!在这里,我们不妨参考一下一位青年朋友的亲身体会。他说:

早在上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并喜欢歌德的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赏”。然而那时候,我并不直正理解这句话的涵义。我总认为只要让父母、教师和同学们承认与赞赏自己就是最大的收获,从来不想我给别人什么感受,尤其对于跟我有不同意见的熟人朋友,我总是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言词咄咄逼人。久而久之,朋友们对于我的高谈阔论表现出一副不屑一顾或加以嘲笑的样子。为此我苦恼过,抱怨过,甚至愤然不平。但是,当我增长了见识、静心反思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幼稚、自私、浅薄,只知道索取他人的真诚赞赏,自己却吝啬得不肯付出一点对他人的赞赏。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份不俗或过人之处,只是许久以来,我总是把别人当作小草一样俯视,而从未发现和赞赏别人的美好之处。这样,我也就把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当作了自我陶醉的美酒,而不能当作自我更新,回报对方的一种动力。

这位朋友的反思道出了我们许多人使人感到居高临下,骄傲自满的缘由。不肯赞扬别人的想法不论有多少种,总的来说无非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心态不够积极,自卑或自负;二是不懂得交际的奥秘,分不清赞美与恭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赞美与恭维确实有共同之处,二者都要洞察别人的心理,说别人爱听的好话。但在本质上二者却截然不同。恭维奉承的特点可由“拍马”、“溜须”的来历说明其目的是趋炎附势、讨取欢心,在虚伪夸大的赞词背后隐藏着心术不正,别有用心的动机。而真诚的赞赏是出于真实的感受,是把人与人之间本已存在、理应发展的相互尊重与友爱表达出来。卡耐基说得好:“恭维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而赞美是发自心灵的。”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须要有人与人相互尊重与友爱这个不可缺少、无比可贵的条件,而学会赞扬才能实现这个条件。

因为赞美的实质就是表达交流彼此的尊重与友爱,所以它可以说是人类心灵升华和人际关系的伟大杠杆。

你会使用“您”吗?